第兩百八十七章 幕府(第一更)(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2282 字 2021-11-03

若非百年前,秦國有耕戰國策,對外征戰多有戰勝,從山東六國源源不斷地奪取財富人口,僅靠自身產出,實不足以稱雄稱富於天下。

其間因由,便是在於秦川之地的兩大難題:白毛鹼灘,近水旱田。

河流交錯,池陂浸漬,秦川的低窪積水地帶往往生成一片片奇特的鹽鹼地。終年漬水,久濕成鹵,地皮浸出白生生鹼花,夏秋一片汪洋,冬春白塵蔽日,種五谷不出一苗,此等五谷不生的白毛地,老秦人呼為「鹽鹼灘」。

此等田地,縱然有益水多多,但仍舊是大害之田,毗鄰良田但有排水不暢,三五年便被吞噬,轉眼便成了見風起白霧的荒莽鹼灘。

良田一旦變白,農夫們縱然費盡心力,修得毛渠排水,十數八年也休想改得回來。老秦人多有苦澀之音:水鹽花鹼,有灘無田,白土殺谷,千丈狼煙。

秦川西部地勢稍高,排水便利,此等鹼灘很少生出。然一進入逐漸開闊的秦川中部,從大咸陽開始直到東部洛水入渭之地,此等白毛鹼灘便頻頻生出,綠野之中片片禿斑,丑陋得令人憎惡,荒蕪得令人痛惜。

而今這般情景,自然也是落入周清的眼中,從咸陽而出,一路北上,不久便是入涇水,並未乘船,而是過涇水,縱馬繼續北上,放眼處,鹽鹼灘地數不勝數。

「小師叔,無怪乎秦王一力修渠!」

「秦川之地何止數十萬頃,根基不亞於蜀中沃土,然若都是這般鹽鹼地,那可就相當於荒漠了,無數秦人空守此地,未得產出,長此以往,必生事端!」

一行十多人行走在秦川西部區域,地勢逐漸升高,目光看的自然也是越來越遠,時值臨近夏收,在那一片片稀疏無比的天地內,一處處空白的區域很是礙眼。

縱然有河渠存在,但這般的情景之下,老秦人也不看輕易使用河渠,引水不排,數年之後,又成鹽鹼之地,倘若引涇入水,融入其中,水系暢通,洗滌鹽鹼,數年之後,關中成就沃土。

這才是水家水工之能!

「渭水橫貫秦國,分南北之勢,渭南之地不存在這種情況,渭北則是常見,涇水由西北而入渭水,涇水東向八百里,則為洛水。」

「關中之地夾雜在涇水與洛水之中,鄭國之能,勘察地勢,貫通涇水、洛水,連通水系,渠成之日,白毛鹼灘,近水旱田不存。」

「如此,關中之地與蜀中之地便可為秦國兩大根基之地!」

周清一馬當先,驕陽橫空,陽光正烈,看著在道路兩側田地里忙碌的老秦人,坐擁田地不少,但礙於白毛鹼灘、近水旱田兩大害。

這里的收成明顯比自己去歲所觀的渭南之地少上太多,而且,似乎從四月以來,如今五月底已至,均沒有雨水降臨,田地干裂,收成更是無言而語。

越向北,地勢越來越高,土峁交錯,溝壑縱橫,瀕臨河池。老秦人望水而居,看似是可墾可耕,然卻偏偏是臨水而旱,瘠薄難收。

百家敵秦久矣,秦國內的水工不多,縱然修渠,與坡地更是艱難,何況秦國百年來,多有對外戰爭,精壯男子多入軍旅。

留耕男女則隨時可能被征發為輜重民伕。郡縣官署得應對戰事征發,根本不可能籌劃水利,即便有籌劃,也擠不出集中民力修渠引水的大段時日。

秦國自孝公以來崛起,東出函谷,能夠在這般情況下強悍戰國,獨霸戰國,實在是難以想象,與周清而言,更是如此,近距離一觀秦國現狀,心中感慨不已。

根據自己從咸陽宮所觀的史書來看,整治關中之水從商君之時就有,其後秦國的歷任相邦都曾殫精竭慮,力圖解決關中兩大害,卻終因種種突發事變而連番擱淺。

商君方立謀劃,遇孝公英年猝死,自己也在朝局突變中慘遭車裂,大興水利遂成泡影。惠王王張子一代,迭遇六國遏制秦國崛起而屢屢合縱攻秦,大戰連綿內外吃緊,關中水利無暇以顧。

昭襄王前中期,秦國與山東合縱與趙國生死大決,幾乎是舉國為兵,完全無暇他顧。

到昭襄王後期,計然家蔡澤為相邦,對渭北地帶做了翔實踏勘,上書提出應對之策:渭北臨水旱田計四萬余頃,白毛鹼灘兩萬余頃。該當引涇出山,居高臨下南灌關中,解旱情,排鹽鹼,良田大增,則秦川之富無可限量也!

正在蔡澤一力籌劃的關中水利將要上馬之際,卻逢秦國低谷,內外交困,昭襄先王不得不奉行「守成固國」方略,小心翼翼地處置王儲大事,治水又不得不束之高閣。

孝文王庄襄王兩代四年,呂不韋領國,欲展經濟之長以大富秦國,卻又連逢交接危機,穩定朝局成為第一要務,始終不能全力解決關中經濟之病根。

除了近年來,隨著秦國對外的戰爭少了一些,呂不韋才任用鄭國整治河渠,乃有了如今的局面,依據秦王政的性格,這引涇入水看來是不成不行了。

一路北上,過涇陽,北地路高,未幾,便是到達如今引涇工程的關鍵之地——瓠口,靠近瓠口,民力農夫越來越多,為了修渠,王書而下,已經從秦國各郡縣征發超過五十萬的民力。

從關中西部的涇水上游山地,直到東部洛水入渭的河口,東西綿延近八百里,雖不清楚河渠關隘之地的狀況,但想來與眼前的景象一般無二。

到處都是黑壓壓的帳篷,到處都是牛車人馬流動,到處都是彌漫的炊煙與飄舞的旗幟,活生生亘古未見的連綿軍營大戰場。

手持王書,由著涇陽縣令帶領,便是直往瓠口幕府所在,那里是如今修渠的最為核心之地,也是如今整個修渠工程人員匯聚之地。

河渠令鄭國、河渠丞李斯正在那里,其余相關的秦國水工人員亦是在其中,靈覺擴散,籠罩方圓數千丈的區域內,密密麻麻的民力匯聚,想要探察出異樣之人還真不容易。

「大師,河渠令鄭國便是在其內!」

涇陽縣令在前,騎乘身下的駿馬,領著周清一行人行入谷內,谷口兩側的民力來來往往,牛車不斷,屎尿橫行,氣味難聞,更甚者似乎吃飯的地方就在不遠處。

縱然是自由生長在百越之地,民風開闊、文明不顯區域的焰靈姬都為之皺眉,不過有公子在身邊感同身受,不然,自己一個人可是呆不下去的。

「我們進去!」

涇水幕府設置在涇水河谷之內,時值傍晚時分,幕府所在的山凹一片幽暗,巡邏的兵士的火把星星點點,映襯著絲絲光亮。

幕府前的黃土大場已經灑過了水,卻仍然彌漫著蒙蒙塵霧。場中張著一大片半露天的牛皮帳篷,帳下火把環繞,中間黑壓壓佇立著一排排與會工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