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長孫皇後痊愈(2 / 2)

墨唐 將臣一怒 2357 字 2020-07-20

第五日,孫思邈親自前來皇宮,仔細診斷長孫皇後的脈相之後,滿意的點了點頭道。

一眾太醫也紛紛上前診斷,結果和孫思邈的診斷結果並無二樣,誰也沒有想到原本讓所有人都束手無策的頑疾竟然如此簡單就被治好了。

「神葯呀!」一眾太醫眼神炙熱,不由心思浮動,顯然對所謂的青龍真葯動心不已,不過此乃皇後娘娘痊愈的時刻,誰也沒有在此煞風景。

「如此說來,皇後的氣疾已經痊愈了!」李世民一片期盼,激動道。

孫思邈搖搖頭道:「非也,疾病分為先天之疾,和後天之疾,先天之疾就是華佗在世也無法治愈,皇後娘娘的氣疾就是先天之疾,青龍真葯雖然療效驚人,卻也只能治愈後天之疾,皇後娘娘的氣疾和氣血虧損恐怕還需要日後慢慢調養,日後多加注意身體。」

這一次,治好的僅僅是長孫皇後氣疾發作的並發症而已,真正的氣疾依舊存在。

李世民頓時大所所望,剛才的激動頓時消散了不少。

一旁的長孫皇後安慰道:「臣妾能夠撿回一條命已經僥天之幸,真敢還做他求?」

經歷過一番生死劫難之後,長孫皇後早已經看淡了很多,能夠活下來已經是幸運了,更重要的是此葯一出,更為以後救治晉陽公主打下了基礎,這一切已經讓她極為滿足了。

「多謝墨醫二家!此次你們救治皇後有功,朕定然會論功行賞。」李世民這才轉憂為喜,朗聲道。

「治病救人,此乃醫家的本分而已,不敢居功!」孫思邈謙虛道。

「皇後病重,微臣不過是盡一份孝心罷了!又豈敢領賞。」墨頓更是搖頭推脫道。他之所以不遺余力,甚至不惜開掛研制青霉素,乃是看到了長孫皇後病重之時。想到了長樂公主同樣也是極為短壽,而且這時代生育的風險極大,如果能夠此葯問世,又多了一重保障,此葯他不光是為長孫皇後研制,更是為長樂公主而研制,自然不願領功。

孫思邈和墨頓都拒絕了李世民的賞賜,然而李世民並未小氣,大手一揮,所有參與青龍計劃的人員皆有封賞。

墨五和解決空心針難題的老張頭不說,就連許嬸也有封賞。

「七品誥命夫人!」

許嬸跪在那里,聽著聖旨上的封賞,一下子愣在那里,她不過是一屆商賈之妻,地位極為低下,誰能想到有朝一日竟然有封為誥命夫人的時候。

「那豈不是我的孩兒可以考取功名了!」許嬸欣喜若狂道,許家乃是在冊的商賈之家,許嬸的兒子根本無法參加科舉考試,如今她被封為七品誥命夫人,豈不是也改變了她兒子的命運。

一旁的許傑呵斥道:「考什么功名?我已經決定了讓我兒跟隨老張頭學習墨技,未來並非沒有出頭的機會,不過能改成良籍,倒也是一個好事。」

「對對,學習墨技!」許嬸笑的合不攏嘴道。

這一次救治長孫皇後,墨家墨技可是大大漲臉,一時之間,風頭無兩,整個長安城都為之震動。

…………………………

「青龍真葯!」

一時之間,成為長安城中津津樂道的話題,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都是如此,對這個起死回生的神葯又有哪一個不會在意,畢竟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條。

「這世間又豈能有起死回生之葯!」也有人不信道。

「那還能假,長孫皇後本已經病入膏肓,結果現在已經痊愈了!」一個長安市民高聲道,長安城在外傳的乃是長孫皇後已經痊愈,並不知道長孫皇後的氣疾並未完全治好。

「還有,東城門的李財主染上了肺癆,都快要吐血而亡了,最好還是被此葯治愈。」

「還有………………。」

隨著眾人一一舉例,一個個在眾人看來都已經是必死之症的疾病竟然用此葯一一治愈。

「此葯再好又有什么用,聽說此葯看成液體黃金,其價格可想而知,也不是我等平民百姓用得起的。」一個貧寒之士心灰意冷道。

「據說此葯依舊是試葯階段,目前並未收費!」

「醫家懸壺濟世,墨家兼愛天下,應該不會吧!」

也有人不禁為醫家和墨家辯解幾句,但是都顯的有些沒有底氣,畢竟任誰都知道這樣神葯定然是產量稀少,其價格絕對不菲。

長安城百姓之中尚且如此,在一眾百家之中更是一片軒然大波。

……………………

「青龍真葯!」

會昌寺中,會昌方丈有些咬牙切齒道。

他怎么也沒有想到醫家和墨家竟然真的將長孫皇後的病治好,將佛家籌劃多年的計劃毀於一旦,更可恨的是醫家擁有此葯,能夠救治更多之人,這對佛家來說,簡直又是一場災難,百姓有病皆花錢去醫院治病,佛家的香火錢恐怕更是雪上加霜。

「世間真的有起死回生之葯!」坐在下首的辯機不禁喃喃自語道,起死回生之葯乃是宗教慣用的宣傳手段,然而卻從未現世,沒有想到竟然在墨家的手中出現。

會昌方丈搖頭道:「真正的起死回生唯有佛祖方有此手段,此葯只能治療後天之症,當不得此稱謂。」

辯機連忙附和的點了點頭。

「然而哪怕是只能治療後天之症,此葯也不可把控在墨家一家之手。」會昌方丈不禁聲音低沉道,

「可是此葯價值連城,墨家又豈能甘心拱手讓出。」辯機不禁遲疑道。

會昌方丈不禁冷笑道:「沒有哪一個百家願意看到墨家獨享這種近乎神的手段,也沒有哪一個人願意接受墨家支配自己的命運,包括陛下!」

辯機不由眼神一亮,心領神會的點了點頭。

佛家果然對人心掌控極為了得,就在整個長安城甚至整個大唐對青龍真葯最為狂熱之時,一股針對墨家青龍真葯的潛流悄然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