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吾皇萬歲(2 / 2)

王陽明的心微微動了一下。

他想起一件事,那時候他還年輕,第一次參加科舉落榜,父親安慰他,他卻說世人以不登第為恥,而他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

一個真正的聖賢,應該做到寵辱不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對。

可隨著年齡的增長,王陽明漸漸拋棄了這種看法,就算寫下這句話的人,也未必能做到。

對於一個活生生的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遵從心中的良知。

憑著良知說話,依照良心做事。

這種朴素的准則,哪怕街頭巷尾的老百姓都明白,可真正想時時做到,卻是無比艱難。

就拿現在來說,天子關切,他只要說幾句慷慨激昂的好話,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聽得高興,提氣,就十分完美了。

可面對天賜良機,真的要這么浪費掉嗎?

王陽明默默搖頭,他決定按照自己的真心說話,哪怕會有不可測的後果,也顧不得了,畢竟這一戰不是他自己打贏的,而這一戰,也不意味著從此邊疆無憂,可以安枕高卧。

想到這里,王陽明深深一躬。

「啟奏陛下,臣統御一萬兩千名將士北上,奪回陽和堡之後,有三百八十五人折損,其中殉國者,二百一十余人!」

大勝的時候,提到了戰死將士,熱鬧的氣氛不由得開始降溫。

王陽明恍若未聞,繼續道:「臣在陽和堡得知韃靼小王子卜赤舉六個萬戶之兵,進犯大同。臣又以韃子後方空虛,決定和張永分兵,統帥三千人,去襲擊草原上的韃子部族。行避實擊虛,出其不意之策。此戰,三千將士,損失五百有余。成功之後,臣率領其余將士,押解繳獲,返回大明。」

「期間,韃子多次追擊,將士奮力死戰,到達遼東之時,損失超過八百人。另外還有數百士兵因為傷勢過重,或是殘疾,不能返京,只得留在遼東養傷。這幾日內,已經陸續有一百多人喪命!」

王陽明聲音不高,但很有穿透力,周圍人聽得一清二楚。

尤其是朱厚熜,他默默盤算著,三千人出戰,能站在他面前,接受郊迎,享受勝利成果的,竟然不足一半的人!

准確說,是只有一千三百六十七人!

超過一半的人,或是受傷,或是喪命……都說一將功成萬骨枯,可是真正面對這個結果的時候,居然是如此傷心悲痛。

朱厚熜神色黯然,忍不住嘆道:「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王卿,你們太不容易了!將士們,朕代天下百姓,謝謝你們!」

此話一出,士兵們無不放聲痛哭,王陽明雙膝一軟,直接跪倒。

「陛下,臣以為我大明雖然富有四海,但是多年來,武備不修,邊防不備,軍中空額嚴重,縱然能勝一次兩次,依舊沒法扭轉頹勢,若是不能借此機會大力整頓,只怕日後韃子再度入寇,還會有無數百姓受到塗炭之苦!」

王陽明悲聲道:「請陛下以蒼生為念,以死去的將士為念,大力整頓軍備,壯我大明天威!」

王陽明說完,匍匐地上,無數吃人的目光,簡直要把他穿透,變成馬蜂窩,有來自文官,更有來自勛貴!

姓王的,你敢砸大家伙的飯碗,咱們沒完!

就在這時候,突然又有幾個人快步走到了王陽明的身後。

「臣(奴婢)以為王部堂所言極是,請陛下恩准!」

王岳,楊一清,張永,三個人一起跪在了王陽明的身後,陽明公的處境驟然一變!

朱厚熜咬了咬牙,環顧四周,朗聲道:「朕決定恢復永樂舊制,重新設立三大營,以王守仁為總督戎政大臣,張永為監軍,此戰有功將士為筋骨,打造出一支百戰百勝的強軍!為我大明銅牆鐵壁!」

聲音一落,歡呼萬歲之聲撼天動地,久久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