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治本之道(2 / 2)

我們也太倒霉了!

有人說無君無父的話,也是我們的錯?

這鍋有點太過分了吧?

面對方獻夫的一肚子冤屈,朱厚熜是十分懊惱沮喪。這事情這么明顯,怎么以往沒有注意到?非要小富貴提醒才行呢!

想當年,朱元璋親自修訂大誥的時候,是把書籍送到每個百姓的家里。

而且這本大誥言語通俗,後面還用了非常典型的案例,向百姓講解闡發。有了大誥作為武器,老百姓雖說並沒有徹底改變命運,但是不可否認,在洪武朝,還是有些百姓頭頂大誥,扭送貪官污吏進京,敲響登聞鼓,向天子伸冤。

雖說次數有限,雖說象征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

但是不可否認,那就是對貪官污吏的一種震懾,對窮苦百姓的保護!

朱元璋不但修訂律法,還讓法令落到實處,這個思路絕對是遠遠領先時代的。他不是像法家那樣,用律法嚇唬百姓,迫使百姓服從,而是真心想讓百姓學會保護自己。

就是這份用心,在古往今來的皇帝當中,都是絕無僅有的。

老朱珠玉在前,後輩子孫不但沒有發揚光大,反而把老祖宗的傳統都給丟了,著實該死啊!

「方尚書,朕的意思是天下的學堂書院,除了教四書五經之外,是不是要教歷史?尤其是我大明立國以來的歷史。還有啊,自從立國以來,有多少英雄人物,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是不是也要編成一本書,讓學童們了解掌握?」

「不然,他們光是讀三百千,只知道二十四孝,張口子曰,閉口詩雲。又如何能指望他們一心效忠朝廷?你說是不是?」

「還有啊,撫遠伯最近也編了不少小冊子,朕以為應該把這些東西都整理好,作為教材,一並傳授給學生。」

「你們禮部的擔子非常重,我們想要什么樣的人才,就要如何去培養。總不能讓光知道四書五經的人,就去領兵打仗,為國戍邊吧?」

「朕大興教化,也投入了這么多財力物力,朕要培養大明需要的人才,朕需要的人才……方卿,你說朕的想法過分嗎?」

方獻夫聽著朱厚熜的這番長篇大論,他都聽傻了。

陛下啊,你怎么會過分呢?

你簡直是刨祖墳啊!

要知道過去朱厚熜做了很多事情,朝野一些人並不怎么在乎的。或者說綿延了兩千多年的儒家學說,有足夠的生命力,也有足夠的底氣。

道家沖擊過儒家,釋教也曾發起過挑戰,包括儒家本身,也是有著許許多多的分歧,各個門派之間,彼此爭斗不休。

但是作為一個高明的儒者,並不會在乎這些……因為只要基礎還在,框架還在,不管怎么沖突,都跑不出儒家的格局。

畢竟怎么讀論語,也讀不出歷史唯物主義來。

可是這一次卻不一樣了,非常非常不一樣!

儒家的教化體系終於要被沖破了。

有人不是無君無父嗎?

那就在教材的當中,增加大明的歷史,增加國家觀念的教育。

這才是避免顏鈞那種人出現的治本之道!

不是單純的嚴刑峻法,不是血流成河……殺戮能解決的問題實在是太少了……教育,必須進行徹徹底底的教育,樹立起正確的歷史觀念,凝聚起社會共識,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方卿,你覺得朕的打算如何?」

方獻夫艱難地咽了口吐沫。

「陛下,陛下深謀遠慮,臣五體投地,只是臣唯恐,唯恐開支太大,朝廷負擔不起來,若是徐徐圖子,是否會更好一些?」

「哈哈哈哈!」朱厚熜朗聲大笑,「你說的也不無道理,但是凡事總要有個頭兒啊!這樣吧,挑個日子,讓禮部上下,都去西山學堂,都去旁聽課程,看看撫遠伯講得到底怎么樣,也看看那些學子,風貌如何……朕相信我大明的官吏,還不至於睜著眼睛說瞎話,是吧?」

方獻夫唯有諾諾答應,一種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他們這些人,八成要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