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再做一期節目(2 / 2)

醫者為王 方千金 1517 字 2022-07-26

在林源看來,中醫系有著巨大的分歧,各有各的特點,不能說哪個就比哪個強,更不能說誰更勝一籌。兩者都有從對方身上借鑒的地方。如果認為中西醫水火不容,甚至是無法做到互通有無,那將是整個醫學界的悲哀。

芮蔓聽得連連點頭,笑問道:「林先生,您說的未免有些悲觀了吧。中醫的情況我不太了解,而西醫已經進入到電腦控制納米機器人進入人體進行治療的時代。雖然這還只是起步階段,但未來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在這種情況下,您覺得中醫還會有抗衡西醫的資本么?」

「呵呵,芮女士,無論什么時候,無論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最後都會有個共識,那就是越展,人們對於中醫的認識就越慎重。芮女士,你大概知道西方人目前有個觀點,認為科學的終極是神學,西醫和中醫,展到最後也可能會是這樣的現象。」

芮蔓沉吟一下說道:「林先生,從您的話語中,我聽到了無比的自信,請問一下,您的這種自信是來源於什么呢?難道就類似於您說的科學展到極限就是神學這樣的思想極限么?」

「呵呵,我是不會在思想展的標准上推斷未來的。」

林源給芮蔓舉了一個例子,那就是在處理病患無法避免的疼痛的時候,中西醫所采取的一些不同的方法。

就比如做大型的手術,病患因此而遭受難以想象的痛苦。

在手術的過程中,西醫會用麻醉葯物來讓病人減輕痛苦,可等手術完成之後,那種難以想象的痛苦,會讓病人有痛不欲生的感覺。

西醫對此無能為力,只能任由這樣的事情生。

但在最近,西醫一些研究者現,在手術的術中和術後,用華夏的針灸技術,可以極大緩解病患的疼痛。

而且,在術後的恢復過程中,中醫的一些保健類的食療葯療,對於病患的恢復有非常神奇的作用。

目前,在美國的一些頂級的研究機構中,已經開始了對針灸的臨床手術的課題研究,每年獲得的科研基金,是非常多的。

這就說明,中醫在向西醫學習的同時,西醫也在汲取中醫的寶貴營養。

林源笑道:「芮女士,我所看到的,是中西醫在不斷互相影響,最後,會有一個相對互相融合的過程。這是大勢所趨,可不是我胡亂預言的。」

「林先生,既然這樣,那中醫就應該積極和西醫產生良好的互動,您怎么在杏林會上有回歸傳統這一說啊?」

「這是個很復雜的問題,因為中醫在清末一直到現在,經歷了一段非常讓人痛心的過程,在一百多年的時間里,中醫丟掉的東西太多了,被打壓得太厲害了,甚至都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了。芮女士,您的見識就夠廣博的了,請問一下,您對中醫了解多少呢?」

芮蔓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說道:「林先生,沒有聽您講解以前,我自認為對中醫了解不少了。但聽了您的一番話,我才知道我對中醫的認識有多么的膚淺。確實,中醫在人們的心目中甚至到了偽科學的邊緣,這是您提倡中醫回歸傳統的原因么?」

「是的,中醫無力,中醫人是責無旁貸的,但也有其他方方面面的復雜原因。要想讓大眾對中醫有個客觀的認識,就要讓中醫回歸本來的面目。神話中醫和妖魔化中醫,都是對中醫的巨大傷害,回歸傳統,回歸本源,以真面目示人,才是一個科學審慎的態度。」

芮蔓點點頭,想了一下說道:「林源先生,我想再做一起訪談,讓您和我們的觀眾現場連線,這樣,就能夠有一個互動,您接收這樣的安排么?」

「這個……」林源一下子想起了曾經看到過的類似節目,一個主持人,一個專家,推銷產品,怎么看,都像是騙錢的一樣。

「是這樣的,林源先生,我們的節目播出以後,反響是很不錯的。有很多人給我們欄目組打來了熱線,詢問有沒有續集。呵呵,我們節目都成了電視劇了,非常多的觀眾,希望能夠看到一些延伸的東西。」

「行,我接手這樣的安排,芮女士,不會讓我做一些推廣和宣傳之類的東西吧?」

「放心,林先生,我們可是正規的央視節目,絕不會在節目當中要求您做別的事情的。我倒是想跟您交代一下,在我們的訪談節目中,請不要插進去自己的植入廣告,那樣會被直接掐掉的。」

林源一下子放心了,現在做節目,尤其是涉及到醫學類的節目,弄得面目全非,不是廣告就是推廣,林源可不想成為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