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九十二章 七橋(1 / 2)

襄王世子唯一想不透的,自己到底和這詩仙詞聖,結下多大仇多大恨,值得他這般污損英名。

襄王世子不知道的是,許易根本不在乎這詩仙詞聖的所謂英名,這般狠踩襄王世子,只為還大越天子一個人情。

誰叫這位襄王世子先前風頭占得太足,不徹底將他踩入泥濘,許易便覺對不住大越天子開一回金口。

然就目前來看,襄王世子還被踩得不夠狠,許易又道,「許某亦有兩惑不得開解,還請世子賜教。」

襄王世子攸地回神,陡然意識到即便許易兩題全部答對,他也未必全無機會,論及急智,襄王府中一眾智士,也未有勝過他的。

許易能破他的難題,他難道就定然解不開許易的難題。

即便只解開一道,那也是替詩仙詞聖開了惑,先前丟失的顏面,可一並拾揀回來。

可他心頭仍舊對那石水之論,耿耿於懷,當即說道,「是非曲直,自有公論,先生拼著連名聲也不顧了,也要贏某,某也無話可說。現下,就請先生出題,某且試答便是。」

許易道,「世子請聽題。」

豈料,他話方出口,滿場俱是白紙翻飛,筆頭攢動,便連大越天子的王座之前,也新橫了一張寬闊條案,置了御筆御墨。

顯然,這場別開生面的智斗,已經激發了所有人的興趣。

更有甚者,就在許易和襄王世子舌辯之際,幾位皇子著小黃門置辦了盆、石、碗、水,用來驗證許易所言。

當石頭沒入水中,水線明顯浸過先前刻錄在碗身的紅線之際,滿座轟然叫起好來。

其中內因到底如何,底下已嘈切成一片,卻無一人能盡透其理。

此刻,聽聞許易這位名垂天下的詩仙詞聖,兼當世第一智者,要出題考校,這種轟動效應,自是遠遠超過了襄王世子。

更有甚者,無數人斷定,今次這番智斗,必將載入大越文史,眾人皆有參與一種參與歷史的奇妙感覺。

卻聽許易道,「在許某老家,有兩座小島,一名桃花島,一名俠客島,共有七座木橋將兩座小島,並兩岸連接起來。許某幼時,常在島與島之間游玩、往來。偶然一次,許某便想,能否從兩島與兩岸之間任意一處出發,恰好將每座木橋都經過一次,再回到原點。自十二歲發現此趣味之始,總計六七年,許某來往復行七橋上百次,總是不得而解,今請襄王世子代許某解惑。」

說罷,他便問宦官要來紙筆,當眾落下那兩島與兩岸並七橋之草圖,宣示眾人。

此題才出,滿場又是轟然,誰也沒想到值此關鍵時刻,這位詩仙詞聖,竟弄出此近乎玩笑之題。

相比那石頭浮水,明顯能看出玄機,這題根本就是走線,只須多試幾遍,總能得出結果。

饒是襄王世子已提起心思,驟然聞聽此題,也忍不住一喜,他不懷疑許易題中有深意,可他大可照貓畫虎,學許易答那石水之問一般,只給結果,不給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