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3.第1333章 裴元灝的「乾坤大挪移」(2 / 2)

「辛苦了。」

「不敢。」

要說在朝中的資歷,南宮錦宏比起傅八岱要老得多,但眼下,這位太傅的的確確是壓力他一頭,這個人倒也很忍得,這個時候也看不出他的絲毫不悅來。

裴元灝又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後對玉公公說道:「快給太傅大人看座。」

「是。」

椅子又搬來了,對著南宮錦宏擺的,傅八岱顫顫巍巍的走過去坐下來,然後其他幾個人就分列在兩邊站著。

倒是分得均勻。

玉公公給傅八岱奉上了一杯茶,然後,他退回到裴元灝的身邊。

裴元灝也端起自己手邊的茶杯喝了一口,然後的說道:「議事吧。」

「是。」

幾個大臣都恭恭敬敬的,卻也沒有人敢先開口。裴元灝從桌上另一邊堆得高高的幾本冊子里拿出了一本來,一邊翻看,一邊說道:「一大早,朕就讓戶部把今年開年吳尚書擬好的票本都搬到了御書房來,也看了看,吳彥秋這個尚書當得倒是辛苦,也仔細,難為他一開春就去了河南,臨走前還能把今年預計的支出算得一清二楚。你們,都看看吧。」

說完,便將手里的遞給玉公公,玉公公急忙將冊子拿下去,正要奉給傅八岱,他輕輕的擺了擺手,玉公公點點頭,這才轉身給了南宮錦宏。

南宮錦宏翻看了幾下。

他的臉色倒是沒有什么變化,只是這樣沒有變化,反而顯出了幾分凝重來。他看完之後,又遞給了旁邊的龐征和方同庭他們,然後才傳到査比興的手上。

裴元灝低頭喝茶,道:「你們,都看過了。」

「是。」

「都看過了。」

裴元灝說道:「大體的開支,吳尚書都寫得很清楚了,也是事先跟朕商量過,只是有幾筆,朕要問一問。關於工部那邊要督造集賢殿藏書閣,還有買書的款子,太傅,朕看了一下,好像比去年提的三百萬兩,又多出了一百萬兩來。」

傅八岱點頭道:「是。是老臣提的。」

「這一百萬兩,是打算如何花?」

「皇上早年就跟老臣提過,要重修正史,老臣打算借著清理藏書閣的機會,召集三百學子,開始修史。」

「這,倒是大事。」

他說著,手一抬,玉公公急忙將那票本拿過來,奉到他手上,他拿起御筆,立刻便在上面批了紅。

下面的人一個個目瞪口呆,連同南宮錦宏,這個時候也有些沉不住氣的:「皇上。」

「嗯?」

裴元灝抬起頭來看著他。

南宮錦宏臉色蒼白:「皇上這是——」

裴元灝笑了笑:「愛卿是不是覺著奇怪,為何朕在這里,跟你們商討起了戶部該做的事了?」

南宮錦宏看著他,一時也不敢輕易的開口,裴元灝收起御筆,將票本吹了吹,放到一邊,然後說道:「朕正想告訴你們,從今天開始,戶部擬票,出票的事,也就不用再交給其他人去做,就由咱們幾個商討著來,雖說麻煩了一點,但好歹人多,紕漏少。」

「……」

「商議出的結果,在交給戶部的人辦。鄭追——」

原本也蒼白著臉站在一旁的戶部侍郎鄭追這個時候還有些懵懂,一聽到裴元灝叫自己的名字,急忙上前一步:「臣在!」

但也許是他有些控制不住,聲音大了一些,在御書房內回響了好幾下。

裴元灝倒也並不生氣,只微笑著說道:「今後,你們戶部的事,就輕松很多了。朕的旨意會隨時下發下來,你們只管辦差,辦得好,朕自然有賞。」

「……是。」

「對了,」裴元灝又轉過頭去,對一旁一直守在傅八岱身邊的査比興說道:「査比興,今天,你可應該好好的感謝一下南宮大人。」

査比興抬起頭來,那雙琥珀色的眼睛閃著光:「哦?皇上此話怎講?」

「南宮大人今天幫你謀了個職。」

「啊?」

裴元灝笑盈盈的又轉頭對南宮錦宏說道:「愛卿,這個人情還是歸你,你來說吧。」

南宮錦宏的臉色已經蒼白了,這個時候抬起頭來,眼神也顯得有些恍惚,但皇帝開了口,他還是只能輕咳了一聲,勉強笑了笑,說道:「皇上說哪里話,老臣這也是為國舉賢。査公子才思敏捷,有膽有謀,連太——連常老都贊不絕口,這樣的人若不得重用,那是老臣的罪過。査公子,老臣已經向皇上舉薦你,入朝參政。」

査比興立刻上前一步,長身一揖到地,不過因為他的動作太快,那禮行得有點誇張,南宮錦宏被他袖子激起的風扇得眼睛都忽閃了一下,査比興恭敬的說道:「多謝南宮大人,高風亮節,令晚輩佩服!」

「呵呵,好說,好說。」

裴元灝笑著說道:「朕剛剛也想了想,如果讓你只做一個御書房行走,未免有些屈才了,不如這樣,你就到戶部去,跟鄭侍郎學著如何辦差,有什么事,你們商量著來,若有不懂的,不妨問問太傅,再有不懂的,你就來問朕。」

査比興又上前一大步,對著裴元灝道:「皇上事無巨細,為草民——為微臣答疑解惑,實在是微臣之幸,多謝皇上!」

他這話說得雖然也是恭敬,但總讓人覺得有點別扭,我在內室聽著,已經憋不住臉上泛起了笑容來。

不過,真正讓我笑的,不是這個査比興。

而是裴元灝,他最終選擇了我提出的那個方法。

暫時不拔擢任何一個官員去戶部任尚書,一來可以堵住文武百官的嘴,免得他們亂政;二來,也徹底絕了一些人的念頭。

雖然今天看來,南宮錦宏也謹慎得很。

現在這個局面,其實已經不僅僅是戶部尚書人選的問題,裴元灝已經脫離了三公,也脫離了六部,在朝廷之外設置了內廷,他自己相當於兼任了戶部尚書,以戶部這一部,牽制了其余五部,最大程度上扼制了亂政的源頭。

不過,議政是一回事,實行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他「接納」了南宮錦宏意見,順理成章的把査比興放到了戶部,說是協助鄭追辦差,但小小一個戶部侍郎,面對一個將前任太師告倒,甚至擺了南宮錦宏一道,精得跟鬼一樣的査比興,那結果,可想而知了。

我甚至已經看到鄭追望著査比興,哆嗦著抬起手來,用袖子擦了一下兩邊臉頰的冷汗。

裴元灝仍舊端坐於上,看著下面的人,和每個人不同的表情,眼中閃爍著一點淡淡的光芒。

慢慢的,他轉過頭來,看向了內室。

層層帷幔的掩映下,我看不清他的眼神,卻只能感到那目光的溫度,長久的停留在了我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