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紀委匯報(2 / 2)

執掌風雲 筆龍膽 1739 字 2023-05-18

隨後,帶隊的省·委組織部領導向何新良進行了匯報,接下去就對4人開展為期4天的實績考察,這些都是必走的流程。

按照大家的看法,這次推薦上了,不出意外這些人選也就定下來了!

鏡州,肖靜宇上任市長之後,就一直在推動「綠sè經濟」的發展,這一「騰籠換鳥」的大動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須下定決心才能「涅槃重生」。肖靜宇找了相關部門的「一把手」都聊了,初步統一了思想,其次她也找了多個層面進行座談,其中包括規模企業、中小企業和在外鄉賢代表等等,來集中民智、博采眾長。收集到的問題和意見,大體是三個:一是,轉型是必須的,綠sè經濟是發展的方向,這一點大家基本也都同意;二是,轉型難,就如重病的患者,轉型就如『動手術』,不動或許還能拖延一段時日,一動恐怕就死翹翹了,所以很多傳統企業不敢動,存在普遍的畏難情緒;三是,轉型一要技改、二要投入,技術和資金哪里來?大家都哭窮,說現在維持員工吃飯都成問題,實在沒錢去轉型。

肖靜宇是有心理准備的,所以心里也沒有責怪這些企業。這個年頭,做企業不容易。早就不是上世紀80年代,你生產什么市場就需要什么;也不是90年代,享受改制紅利,從政府手里低價買入企業資產,搖身一變成為大富翁的時代了。這是一個消費升級的時代,不是缺產品,而是缺好產品的時代,這些企業也不是不想轉型,實際上是能力上不允許他們轉型。

所以,從粗放、wū染、低質的經濟結構,轉向「綠sè經濟」結構,不是喊喊就可以的,也不是形成一個tiáo研報告、一份政府文件就能解決的。肖靜宇用很理性的態度在掌握和了解情況,努力掌握來自企業第一線的狀況,以求能號准脈搏、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幫助企業完成轉型、度過難關!

這天下午四點半,肖靜宇接到了蕭崢的一條短信,說是省里真的來考察他了。肖靜宇嘴角彎起一個好看的弧度,笑了,回復蕭崢:「又一個正確的小道消息!」她的意思是,小道消息是准的。蕭崢只能表示無奈。兩人都不知道,其實江中關於蕭崢要提任市長的小道消息,竟然是熊旗讓陸在行適當放出去的,所以能不准嗎?

放下手機,聯絡員陶芳敲門進來報告:「肖市長,市紀委余書記說要來匯報工作。」肖靜宇道:「好,讓余書記過來吧。」

余愛國來到了肖靜宇的辦公室:「肖市長,打擾你工作了。」「沒有,我正好也換個頻道。」肖靜宇道,「余書記,你來肯定是跟紀律問題有關系吧?」余愛國點頭道:「是的,肖書記。昨天,省紀委程書記叫我去了。」肖靜宇點點頭。余愛國道:「省紀委已經正式啟動tiáo查譚震書記。」余愛國說這句話,語tiáo平淡,好似在說一件平常事,可在肖靜宇聽來,心頭還是qiáng烈地震動了一下。

肖靜宇想要了解得更為詳細一些:「tiáo查譚震書記?這么重大的事情,程書記告訴你了?」余愛國點點頭道:「有件事,我不妨向肖市長匯報一下。上次我和高成漢書記一同來您這里匯報,之後又去譚震書記那里匯報。譚震書記當天晚上邀請我去吃了個飯,好酒好菜地招待了我,還問了我不少問題,最後他告訴我一個消息,說程書記馬上要走,tiáo任其他地方。」

「啊?是這樣嗎?」肖靜宇又是一驚,「程華劍書記真的要走?」「不是。」余愛國道,「昨天我親口問了程書記,他說沒有這回事,至少一年之內不會!」肖靜宇點點頭:「好,那譚書記為什么要這么說?」余愛國道:「他恐怕,就是想讓我聽他的話吧。我和程書記說了這個事之後,程書記才對我說,省紀委已經啟動對譚震書記的tiáo查。」

「哦,原來是這樣。」肖靜宇終於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但是,這個事情是否涉密?你現在告訴我了,不會牽涉泄露機密吧,我不希望你難做。」余愛國搖搖頭道:「肖書記,這確實是機密。但是,我向您匯報,是程書記特意交代的。」肖靜宇大為不解:「是程書記交代的?」「是的,這是實話。」余愛國道,「程書記,還讓我向您匯報一個情況。省紀委已經掌握了譚震書記在鎮西大橋、放炮子和消防器材等事件中的問題線索,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高成漢書記擔任紀委書記時,向省紀委移送的線索。此外,還有省紀委收到的舉報材料。然而,現在還碰上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那就是,譚震書記收受的賄賂,並不清楚是通過什么渠道收受的。」

「會不會通過他弟弟的公司?」肖靜宇知道譚震的弟弟叫譚偉,在放炮子事件中就已經被抓並判刑。余愛國搖搖頭道:「譚偉的公司,自從他被抓之後就停止營業,後來也就沒有資金往來了。而且,以前譚震似乎也沒有從譚偉的公司里套取現金,省紀委也查了譚震個人和他妻子的賬號,都沒有大筆資金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