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天價的棗(2 / 2)

回鄉小農民 掙錢買房 2215 字 2022-07-25

就在幾人聊天的時候,張總帶來的其中一人已經開始用相機拍照了。其余幾人也是張總特意找來的摘棗子的工人。幾個工人看到王剛手里的大木桿子高高舉起,馬上就要落到棗樹上,急忙一擁而上,將桿子搶了下來。

看到王勇對這事很是疑惑的樣子,張總急忙解釋說:

「一般來說收棗子都是用桿子打,可是咱這棗子可是這個數一斤,」他伸出三根手指,接著說道:「這么貴的東西,用桿子打的話總會有磕磕碰碰的,有了傷痕可就不值錢了。」

聽張總這么一說,王勇明白了,確實,這玩意太貴重了。看來只能多找些人來幫忙了。轉頭看了一下大伯。大伯顯然也想清楚了這里面的事,見王勇詢問自己的意見,邊點點頭說道:「我這就下山,去村里廣播一下,請大家幫忙來摘棗,給工錢。」

「嗯,就先按一人呢一百算吧,多叫點人,早點干完,我們就早點走去北京。您看怎么樣?」王勇跟大伯商量道。

「成,就這樣吧!你們先干著,我這就去村里找人。」說完,大伯急匆匆地往村里去了。

大家伙已經在張總帶來的工人的指導下開始摘棗子。這一共十八棵棗樹,最大的一棵估計能有個三百斤左右,最小的一棵樹估計一百斤都不到。按張總公司的人估計總數大概有以前公斤。棗樹是有刺的,一不小心就會被扎到,所以這速度就顯得相當慢。

家里這些人負責將棗子從樹上一個一個的摘下來,張總帶來的這些人則是會對摘下來的棗子有一個挑選,分成了三個品級。分別對應一級,二級,三級,一級最好,三級最次。主要是考慮外形,尤其是大小。

「張總,這棗真是沒說的,絕大部分都是一級品,剩下的也能夠得上二級,三級的基本沒有。您看看這樹上,愣是一個青棗都看不到,全是紅彤彤的。」一個工人跟張總匯報說。

「嗯,那就不要裝三級箱了,就裝成一級和二級兩種包裝吧!」張總很快就下了決定,棗子就掛在樹上,品質怎么樣,那是一目了然。更何況這次賣的可不是外形,而是其含有的特殊物質。

看到王勇對地上的包裝很感興趣,張總就像王勇介紹了下這些包裝。

原來,張總公司的所有農產品都會分為三級出售。包裝的外形是沒有差別的,有差別的地方在於包裝盒的大小。一級的包裝盒最小,像今天裝棗子的這種只能裝一公斤左右。二級的包裝箱能裝三公斤左右,三級的則差不多能裝十公斤。今天帶過來的都是內包裝,等回京城後還會再用彩印的紙箱裝起來才能出售。

李繼剛跟在兩人身後,也不說話,自己抱著一個從樹上摘下來的名為「勝利」的蘋果肯的正歡,忽然聽到村里傳來的高音喇叭的聲音:

「村民們注意啦!村民們注意啦!王勇果園里今天摘棗,需要大量的人幫忙,工錢是一人一百,摘完就給。有閑著沒事的都趕緊上山上幫忙摘棗,要去的話就趕緊著啊!」

王大海在喇叭里又重復了一遍,緊接著,原本平靜的半山村就跟開了鍋似的,先是一幫孩子飛跑著出現在上山的路上。接著是一些青壯年,老年人,或騎摩托,電動車,自行車,或者步行,一路滾滾而來。沒一會兒的功夫,幾棵棗樹下面就擠滿了人。霎那間,果園里就熱鬧起來。

有些孩子看地上根本沒自己的位置干脆就爬到樹上,摘下來棗子一邊往嘴里塞,一邊放到掛在樹杈上的袋子里。於是下面大人的笑罵聲,提醒「注意安全」的囑咐聲,還有大姑娘小媳婦的說笑聲,一些調皮的孩子追逐小松鼠的叫聲,吊主湊熱鬧似的「吊主,吊主」的叫聲,……混雜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生動無比的勞動的圖畫。惹得那個給棗樹拍照片的技術員不停的按動快門,記錄著這歡快,豐收的場景。當幾年後,這些照片被公開後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收獲。

村里的老人們對這種場景很是熟悉,他們當年就是這么干的。在農村沒有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前,那種一塊地里干活,一個鍋里吃飯的情形,和眼前的場景是多么的相似啊!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時代,人們憑著滿腔的熱血,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建設強大的祖國努力奮斗。這滿山遍野都留下了當年自己揮灑的血汗。如今,年紀大了,國家真的強大了,家家也都有了一點閑錢。住的磚石架構的屋子寬敞、明亮、結實,電燈電話沒人覺得新鮮了,甚至不少人家還買了汽車。這在以前想都沒想過啊!看著這些下一代們日子越過越好,就感覺自己當初的苦都值了,是真值了!

要不說人多力量大呢!這還沒到中午呢,十八棵棗樹就被摘干凈了。偶爾的樹尖上還剩下幾個孤零零的掛著。

「一百八十五,一百三,一百八」……

「一共是一級棗一千五百二十斤。二級棗,一千三百八十斤,零頭就抹了。」大伯把沉重的結果報了出來。

「一級棗三百六一斤,總共是五十四萬七千二百,二級棗三百一斤,總共是四十一萬四千塊,合到一起是九十六萬九千二百元,咱們湊個整數就算一百萬吧!」張總很是大方,這一句話就多給了三萬塊啊!

「別,這樣,果園子里面還有幾棵零散的棗樹,我再給你摘一百斤。」說完不等張總拒絕,就領著村里的幾個年輕人鑽進果園深處。沒用半個小時,就摘了滿滿一袋子回來,一百斤是絕對要超了。

一百萬的現金裝在一個大旅行包里被張總從汽車後備箱里拎出來。拉開拉鏈,一下子驚呆了在場的村里人。這可是一百萬現金,紅色的老人都一沓沓的整齊的碼在包里。

「聽老李說,在農村都是講究現金交易,所以我昨天特意去銀行提了一百萬。全是剛印出來的新錢,還是連號的。你點點吧。」張總跟王勇說道。

王勇無奈的苦笑了,這個李繼剛可把我害苦了。越想越氣,不由得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去見他正給自己打眼色,讓自己看周圍。不明白他這是什么意思,只好抬頭看去。

這一看,就讓王勇發自內心的佩服起李繼剛來,這人把人心都研究透了。原來周圍的村民們都狠狠的盯著地上裝有一百萬的旅行包,眼神中不乏羨慕,嫉妒,思索。之後再看向王勇,那眼神里就有了一種崇拜之意。這李繼剛和張總聯合起來用了一百萬現金一下子鎮住了半山村的村民,也一下子就將王勇在半山村,甚至整個劉庄鄉的威望給豎了起來。

要說劉庄鄉有一百萬身價的人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所有的資產全加一起才行,可是這一次王勇可是就是賣了兩千多斤的棗子就掙了一百萬,這是現金一百萬啊!現場這么多人可是親眼所見,滿滿一大旅行包的百元大鈔。

從這以後,半山村的人在鄉上就開始抖了起來。遇到不服氣的人,立馬就一句:不服啊!那你們村也出一個國家領導,也出一個能把菜賣到二三十一斤,一個雞蛋賣一百,把棗賣出三百多一斤的能人來。

王用為了感謝這兩人的苦心設計,幫自己樹立威信。特意偷偷從小世界里摘了一些菜,告訴他們這是特意選出的精品菜,比之前的菜要好很多。讓兩人直呼賺到了!

送走兩人後,王勇當著大家伙兒的面,拉開提包的拉鏈,不分大小,有一個算一個,一人給發了一張紅票子。連二爺二奶,大伯他們也沒拉下,一人一張。

由於下午小叔一家就要回京,王勇和媛媛也要一同進京。老話講送行的餃子,進屋的面。所以中午大家一起熱熱鬧鬧的吃了一頓餃子。<.收藏!</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