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起風了,《起風了》(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從離婚開始的文娛最新章節!

京城,長安大廈,譚越辦公室中。

譚越一手摁著筆記本,一手捏著黑色簽字筆,眉頭慢慢從緊皺變得舒緩。

倏然,窗外傳來輕輕的似嗚似咽聲。

譚越猛地抬頭,雙眼漸漸聚焦。

手下揮筆如飛。

這是給沫沫創作的第一首歌,也是新媒體部門的第一戰,能不能在斗音上把這一炮打響,對璀璨娛樂來說,很重要!

這首歌,很重要!

對譚越來說,很重要!

所以這首歌,譚越是深思熟慮的,考慮到歌曲本身的質量,以及旋律是否足夠吸引人。

這首歌一定要能打!

抖音神曲也是有高低上下之分的,而他筆下的這首歌,正是一首即使是在眾多抖音神曲中,都能算是出類拔萃的一首歌了。

其他歌手來了靈感,是創作出歌曲。

譚越來了靈感,是迸發出要選擇哪首歌曲的沖動。

「起風了。」

譚越放下筆,轉頭看向窗外。

一根白色羽毛在空氣中隨風飄落,羽毛很輕,風勢漸大,羽毛越飛越高,越飛越遠,一直到譚越看不到這根羽毛的影子。

窗外,起風了。

這正是譚越腦海中的靈光乍現。

他筆下寫的歌曲,就是這首《起風了》。

在譚越前世,《起風了》是抖音早期的一首神曲歌曲。

這首歌原曲改編自日本歌手高橋優譜曲、作詞並演唱的歌曲《ヤキモチ》,國內網絡歌手買辣椒也用券和好友米果十分喜歡這首日文歌的伴奏,便重新作詞創作成了歌曲《起風了》,但該曲發行不久後便因改編未獲版權問題下架。

出於對歌曲本身質量的認同,當時一家音樂平台幫助買辣椒也用券向日本版權方、高橋優的企劃制作團隊提出了正版合作。而高橋優在聽了改編後的《起風了》後,尤為喜愛,並給了買辣椒也用券很高的評價,買辣椒也用券也有幸直接奔赴日本,在高橋優團隊指導下錄音演唱,高橋優對買辣椒也用券給予了很多指導和鼓勵。

《起風了》在最短的時間內,風靡大江南北,從器樂、編曲、到錄音,百分百還原了溫暖的日系旋律。

譚越很清楚,實際上,這首歌並不好唱,由吳青峰演繹的版本則賦予了歌曲空靈美妙的意境,吳青峰雌雄莫變的嗓音,把歌曲里的青春翻涌唱得純凈無暇,不沾染俗塵。有趣的是,買辣椒也用券的音色和吳青峰恰恰相反,她有著一副中性成熟,帶著男聲質感的女嗓,兩人共同交織出了兩版各有千秋,令人回味無窮的《起風了》。

沫沫的音色和吳青峰、買辣椒也用券也有很大不同,但不意味著沫沫就唱不好這首歌,在譚越看來,每個人的聲音都有自己的特點,只要把沫沫調教的合適,一樣能夠唱出這首歌的味道,而且還會唱的不錯。

譚越了解沫沫的聲音,是有其特點的。

又檢查了一遍《起風了》,無論是歌詞還是曲子,都沒有問題,譚越才將這兩張紙從筆記本上撕下來,方方正正的折疊後,放進了自己的口袋里。

譚越站起身,走出辦公室。

璀璨娛樂公司租賃了長安大廈十幾層,除了餐廳、健身房、公司文化宣傳的樓層外,每一層都有一個部門或者兩個部門。五十九層原來只有一個節目部門,還有一部分公司瑜伽健身的器材放置。前段時間新媒體部門成立,五十九層又多了一個部門,那些健身瑜伽的器材就被搬走,給新媒體部門的工位騰位置了。

「譚總。」

「譚總好。」

「您好,譚總。」

沿途許多人給譚越打招呼。

以前還有不少人稱呼譚越譚老師,可隨著譚越在璀璨娛樂公司里的地位約為越來越高、影響力越來越大,叫譚老師的人越來越少,叫譚總的越來越多。

當然,在公司外面,基本都還是在叫譚老師。

譚越偶爾也犯迷糊,對於譚總這個稱呼,他真的不是很感冒。

而且,他更喜歡的是譚老師這個稱謂,一聽就多了股知識分子的氣息,不像譚總這個稱呼,有種商人的味道。

譚越走進電梯,讓電梯中本來就站著的一個年輕小伙子愣了愣,然後神色就有些綳得緊,呼吸好像都放緩了。

譚越也注意到了小伙子的異樣,心下輕輕一笑,等電梯向下一樓,來到五十八樓,譚越就直接走出電梯。

走出電梯,譚越直接向培訓室過去。

以前,除了節目部,譚越在音樂部門的影響力是最大的,太多人眼饞譚越的歌了。

不管是經紀人還是藝人,都想要譚越的一首歌。

譚越的歌曲,都是已經經過市場考驗的優質歌曲。

但是,譚越是公司高層,又不是公司的音樂人,沒有人敢強迫譚越寫歌。

而且譚越主要精力也沒有放在寫歌上面,而是制作綜藝節目。

譚越在綜藝節目方面取得的成績,要遠遠超過在音樂方面的成就。單單從公司內部部門的隱形排名就能看出來了。

當初在公司一直都吊車尾的節目部門,現在可是已經成為了公司綜合實力第一的部門,想想現在的《向往的生活》有多猛吧。

而且節目部門可不是只有一檔《向往的生活》,除了《向往的生活》,還有《吐槽大會》、《歡樂喜劇人》等節目。只能說《向往的生活》太強了,如果沒有《向往的生活》,當下最火的綜藝節目,無論是網綜還是台綜,一定會是《吐槽大會》。

只可惜,《吐槽大會》遇上了《向往的生活》。

節目部門的發展突飛猛進,已經遠遠的將音樂部門甩在了身後。

而且譚越現在還是兩個部門的總監,無論是因為他是公司領導,還是因為他是才華橫溢的音樂人方面,音樂部門的工作人員,都會保持尊敬。

穿過一個走廊和茶水間,就來到了培訓室外。

音樂部門的培訓室外牆上,貼著很多壁紙,壁紙上是各種樂器。

譚越在培訓室門口停下,抬起手敲了敲門。

緊接著,里面有了回應。

「請進。」

譚越推門走進。

培訓室中,面對面坐著兩人,一個是公司的錄音師,另一個就是沫沫。

之前陳子瑜對新部門的重視態度如何,公司里的人都看在眼里。

後勤部門總監孫大年的通報批評現在還在郵箱里,技術部門顧吉落魄走人的下場近在眼前。

音樂部門總監魏宇絲毫不敢打馬虎眼,即使沫沫目前還沒有出道。

新媒體部門是陳總重視的部門,沫沫是譚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