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劇評(1 / 2)

在第十集的結尾給觀眾留下了很大的懸念,開公交車的司機為什么要幫助凶手實施這場爆炸案?他們兩個人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

帶著滿滿的疑惑,舒舒服服躺在沙發上的蔣紅月看起今天播出的兩集。

爆炸後醒來的肖鶴雲與李詩情開始調查司機,經過一番了解後才知道公交車上端著炸彈鍋的大嬸竟是司機的老婆。

分析之後,二人還是摸不到任何頭腦,他們的作案動機是什么?作為普通人很難去調查,兩個小機靈鬼准備去找警察幫忙, 讓警察去查找線索。

這一段中,張成的扮演者馬國良好好的展示了一遍自己的演技。

為了能留在公安局等到更多的線索,兩個人對車上的人描述的非常詳細,從警多年的張成此時的眼睛中充滿了對二人身份的懷疑,普通人不可能有這種能力。

而看到肖鶴雲能在第一次來警察局的情況下,竟然能按照記憶將警察局的布局畫了下來,張成的眼神緩和了很多。

不過當李詩情聽到滲人『音樂』後的應急反應,溫柔下來的眼神瞬間變得凜冽起來。

看到這一幕的蔣紅月直呼道:「過癮。」

為了能演好這段戲, 馬國良特意向譚越請教了一番,譚越則是按照自己的記憶給馬國良講戲。

地球上,張成的扮演者可是有名的反派專業戶演員劉奕君,演起反派來讓人恨之入骨,但演起正派身上便有一種正氣凌然的氣質。

在第十二集中,肖鶴雲與李詩情知道了為什么要選擇在下午一點四十五分引爆炸彈。

司機的女兒在五年前,正好是這個時間點發生了車禍去世。

張成回答完李詩情的問題,准備去開會,被李詩情攔住:「如果有一天,您收到一個陌生人發來的短信,上面說,有一輛公交車馬上要在二十分鍾後爆炸,需要您的幫助, 您會選擇相信他, 然後馬上出警嗎?」

張成沒有任何的思考說:「我會毫不猶豫的出警。」

李詩情不敢相信的說:「您不會覺得這是什么惡作劇?或者是報假警嗎?」

張成說:「我們一定會把他揪出來, 讓他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這個事情如果是真的,我們出警就有可能挽救一車人的性命, 對嗎。我相信不光是我, 我所有的同事都會這么選擇,這也是我們做警察的意義。」

李詩情看著張成點點頭,知道了自己接下來該怎么處理這件事情了。

在張成即將出去的時候,肖鶴雲說道:「張警官,方便留您一個電話嗎?」

作為多年資深的影迷,蔣紅月知道這將會是一個伏筆。

地球上這一幕有很多彈幕這樣寫道:標記名場面。

接下來的劇情也驗證了她的想法,反炸二人組再次醒來後,就給張成打了電話,並且成功攔下了這輛公交車,炸彈沒有在車上引爆救下了車里的所有人。

不過,因為時間太緊迫,炸彈剛從張成的手中扔出就發生了爆炸,張成被波及到,不知道生死。

看著出現的片尾曲,蔣紅月大喊道:「啊!為什么總是在這個時候結束。」

——這就叫做期待感拉滿!!

今天的開端已經全部播出,又在結尾處留下懸念,這對觀眾來說是一種折磨。

......

......

翌日。

長安大廈,璀璨娛樂公司, 總裁辦,譚越辦公室中。

昨天的收視率准時在文化總局官網公布。

沒有任何意外, 這個時段川省衛視的收視率在所有頻道中依舊處於第一位,開端的收視率已經高達百分之三點五六。

譚越思索片刻,心中想著,「看來這次開端的收視率是不會超過百分之四了。」

昨天還有很多媒體在報道開端的收視率會不會超過百分之四,甚至有沒有可能超過甄嬛傳,不過現在來看已經是不可能了。

開端整體的篇幅太少,僅僅只有十五集的劇情,而目前開端已經接近尾聲,還有三集就要大結局,就算一直保持增加,超過百分之四的可能性也很小。

不過這也屬於正常情況,一部短劇的收視率能有這樣的成績,也足夠讓絕大部分電視劇望塵莫及了。

譚越對這個收視率還是非常滿意的。

......

現在開端的熱度正處於頂峰,帶來的流量也是相當大,一些影評人當然是不會錯過這么好的機會,紛紛在微博上發表對這部影視作品的看法,其中有兩條影評點贊人數與參與評論的人數都相當高。

有個名字叫做『資深影評人』的這樣評價開端:

開端的火爆,首先來自於它的「成癮性」,就像一個人人玩得懂的游戲,觀眾代入感極強地在每一次循環中參與「闖關」。

大多數觀眾可以在這個簡單的設定里,獲得強烈的代入感。

主人公是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而絕大多數人也有過搭乘公交車的體驗。

假如我們在車上,我們該如何阻擋爆炸?

一次次的時間循環,就像游戲里的一次次闖關,失敗了我們就忍不住想再來一次。

在哪兒死掉了,下一次我們就知道規避這個「雷區」,離闖關就更進一步。

看著劇中的主人公每次都差一點點,我們忍不住替他們著急,想替他們上場

這是開端劇本的底層邏輯:觀眾完全可以把它看作一款闖關游戲。

另一條影評這樣寫道:

小小的公交車里盛滿了「小人物」的人生百態;主線環環相扣,車上人的三條支線也有血有肉。

好時大家都好,我們可以同分一塊西瓜,為同一段故事難過或者流淚,一旦危及,不是所有人都有膽量出手相助。寫及此,這些群演更像是一眾普通人的縮影,不能用馬後炮的思維方式,以過高的道德標准要求陌生人。但,正因為人人都是普通人,見義勇為才更加值得被表彰,「正義人們」的光輝閃爍在每一次循環和現實生活中。

回到劇本身,即使凶手現形,此時才更像是開端。如何脫離循環,肖鶴雲此次循環將何去何從,兩人關系是否因為吊橋效應進一步升溫,怎么拯救一車人的性命,期待後續。

......

魔都。

安靜的別墅中傳來了一咒罵聲:「他媽的,這些媒體全是牆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