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進京(2 / 2)

明帝國的崛起 九悟 1250 字 2022-07-31

簡單的說,就是「技術轉讓」。

徐貴看兒子一眼,還是差點火候啊,道:「他會同意的。」這種事,在他和張昭的默契中,他給張昭想要的「東西」,這種統計之法自然就是他的。

今晚就是談這個。只有談妥,他才會將東西拿到恩師面前。這是一個老道的官僚的做法。

至於說張昭日後反悔,這有用嗎?

張昭和余夫子稍坐片刻,就有三人從花廳後轉進來。

為首的一人是宛平縣徐縣令,旁邊的是順天府府學李教諭,後面跟著徐郎中的兒子徐鼎。

「余前輩。」徐縣令笑著伸手,示意余籍落座。他和余籍打過多次叫道。和善的道:「這就是你書院的弟子張昭?果然是青年俊傑啊!」他得到族兄的吩咐:安撫張昭。

這個小童生一個月前當著族兄的面罵李閣老「屍位素餐、水平不行」的事情他當然知道。今晚便是要化解。

余籍和幾人打個招呼,再笑著給張昭做介紹,「子尚,這便是徐縣尊。」

張昭一見徐縣令的態度,心中便有底,作揖行禮道:「學生見過老父母。」明朝中後期流行別稱。「老父母」是縣令的別稱。又在余夫子的介紹下,分別和李教諭、徐鼎見禮。

徐縣令官職最高,自然是話題的發起人,喝著茶,微笑著道:「我聽余前輩說張小友今年連過縣試、府試。治的是何經典?」

這是標准的讀書人開場白。先問年庚,再問科名,本經是什么?

張昭站著回話。這種場合他確實沒有坐的資格。而童生的代稱就是「小友」,就算六十歲,只要沒中秀才,士林中人還是叫你「小友」。

「學生的本經是春秋。」

在明朝的考試體系中,儒家經典四書五經既是考試大綱,也是考試題目。四書分別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分別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而對於考生門而言,四書是必考題。五經則只需要選修一門即可。所謂的本經,就是問學的那一本?

徐縣令便笑起來,點頭道:「不愧是余前輩的學生啊。」余夫子就是治春秋。

幾人都笑起來,氣氛融洽。

今天這場見面,在余籍而言,就是帶張昭來徐府拜訪,化解張昭的「冒犯」。而徐府誰來見張昭,他並不在意。徐郎中讓他帶張昭來,這就是人情。

而對於徐、李二人來說,這是沒有營養的扯淡,只是個姿態性的見面。所以,話題都是很淺的點到為止。

十分鍾後,見面就到尾聲。

一身官宦公子裝束的徐鼎還指望著張昭當面開口向他認錯,但張昭根本就不提。這讓他目視張昭幾眼後,心里頗為不爽。

張昭見徐縣令並無談興,余夫子也不再穿針引線,就知道該告辭了。正要說話,又看到徐鼎目視過來的目光。心中曬笑。

他懂徐公子的意思,要他當面說出認錯的話。但是徐公子也不想想,這種事能宣之於口嗎?再一個,徐公子可能沒明白,這只是一場「交易」!

根本就不是認不認錯的事。沒有他給的「統計辦法」,他跪在徐郎中面前懺悔都沒用。而既然是交易,他也沒興趣低頭「認錯」。

一切都在不言中。

過幾天自然會有人將這次見面傳出去。而他得罪徐郎中這個雷自然就排除。

張昭心中長長的吐出一口氣,躬身行禮,說著客套話告辭,「學生今日有幸見到三位前輩,聆聽教誨,實在獲益良多。不敢再叨擾幾位前輩。」

這時,李教諭忽而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