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兩成(2 / 2)

明帝國的崛起 九悟 1181 字 2022-07-31

張泰平詫異的看看董朗,這富家少爺是不是銀子多咬手,剛見張少爺就一口答應?連要賣的東西都還沒看到呢。你就不怕張少爺忽悠你?想歸想,利索的去廚房里將酒拿來。

張昭倒兩碗酒,示意董朗嘗嘗。他做事情講究,當然不是騙董朗來投資,他是有把握的。說道:「

這酒名叫二鍋頭。走的是中低端路線。目標人群是體力勞動者。所以,我們的主要市場不在京師中,而在西邊的煤窯,北面的九邊,還有南面的運河。

現在的生產情況,只有幾壇酒可以用來先期打開市場。後面一批的高粱酒還在釀造中,十天後出酒。所以,我需要你投錢進來,繼續購買高粱,同時早期的銷售、渠道資金從這里出。

這份生意,利潤十倍之。規模能做多大,取決於生產、銷售的能力。目前還不好說。我個人估計早期一年四五千兩銀子的銷售規模總是有的。後續還會增加。」

董朗拿著碗,品著這名為「二鍋頭」的燒酒,感覺口感比市面上同檔次的燒酒要好的多,清冽醇厚。當然,和黃酒比起來,未必得權貴喜歡。

交情歸交情,生意歸生意。

董朗想一想,道:「子尚兄,我信的過你。我拿一成的股份。另外,我得提醒你,如果這酒的生意真的能做那么大,咱們得防著被貴人們奪走。」

錦衣衛的事情,董朗一知半解。在他看來,有錦衣衛背書,張昭這酒的生意不管怎么樣,總能做下去。

張昭頷首,並不解釋,承諾道:「這事我來解決。」說著,豎起兩根指頭,「元明,我給你兩成的股份。」見董朗還要推辭,擺擺手,「不必再說,我已經決定。」

他一封書信,派長隨過去邀請。董朗就來跟著他干,並投入大筆的資金進來。這是信任。他不能讓「追隨者」只喝口湯。同時,他也要調動董朗的積極性。他的時間很緊迫。

董朗心中頓時一暖,表態道:「子尚兄,你放心。煤窯和京城那邊,我家里有關系,我保證可以把酒賣過去。」自然而然的將自己放在從屬的地位上。

事情干凈利落的談完。權責主次清晰。時間正好到中午,張昭留心急回去的董朗吃飯。

宴席擺在後院里。秋風習習。從後院中可以看到南口村的田野、村落、小河。

董朗喝著燙好的黃酒,欣賞著秋景,既然決定跟著張昭賣酒,心中的壓力盡去,嘆道:「子尚兄,你在短短時間就開創出這樣的局面。只等住宅修起來,居住在這鄉村中,真是悠閑、快活的日子啊。」

將賣酒得來的銀子修建一棟占地數畝的住宅,就著這鄉中美景,實在是他所向往的日子。

張昭也不解釋,笑笑,說道:「書還是要讀的。」他沒忘記賺錢的目的。

董朗大笑。張昭這像讀書的樣子嗎?倒不是說讀書人經商如何如何。掛在家里的人名下就是,如今的士林風氣如此。而是,張昭應該在青龍鎮中讀書的。

結果呢?張昭這些天去京城,再返鄉釀酒,就是沒有好好讀書。要知道,還有一個多月就要院試!

正說笑間,婉兒端著魚湯送進來,一襲淡色的長裙,身段婀娜。張昭幫婉兒把魚湯放好,介紹道:「這是我妹妹。」董朗忙起身見禮。婉兒應答幾句後離開。

「唔,什么魚湯這么香?」董朗目光落在鮮美的魚湯上,舀了半碗抿一口,眼睛微微眯著,魚肉的鮮美、原味都在湯中體現。令人回味無窮。

這自然是張昭教周大娘做的。他在家中,自然不會虧待自己的胃。董朗連聲吃的稱贊,「子尚兄,看來我以後要時常來蹭飯啊。」

張昭就是一笑。

一頓飯吃完,張昭送董朗離開。資金談妥,接下來就是生產、銷售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