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新任秘書(三)(2 / 2)

「邵部長,坐吧」劉明強微笑著說道,把前面心里的郁悶心情強逼了出去。

「謝謝劉書記」邵寧士恭敬地坐在劉明強面前的椅子上,保持著這種pi股僅僅只挨著椅子邊的標准下級見上級的姿勢。

這時王明傑過來給邵寧士倒茶,然後走了出去。

劉明強沒有先開口說話,而是從桌上的檔案中翻出一個冊子看著,翻得正是邵寧士的檔案。當然,劉明強並不怕邵寧士看見自己正在看他的檔案,因為劉明強的辦工作非常大,一般的眼神是看不到的,即使能夠看到邵寧士也不敢去看的,這是起碼的恭敬。

「劉書記,我對於組織工作有個新的思路想向您匯報一下」邵寧士開口說道。

「嗯,有新思路很好嘛。你說說,都是怎樣的思路?」劉明強低頭看著邵寧士的檔案,嘴里隨便說著。邵寧士的檔案很­干­凈,沒什么太多的閃光點。邵寧士二十三歲便進白山市委組織部工作了,從最低級的­干­事一步步走上來的,在副部長的位置上也只坐了一屆。能從最底層一步步地走上來要么是有貴人相助,要么便是自身本事了得,劉明強綜合分析了一下,邵寧士屬於後者。另外,邵寧士的缺憾是一直都是在組織線上工作,沒有主政過,這點是個不小的遺憾。當然,緊緊對於組織工作來說這是個有利的條件,但是要再往上走一步就有點難了,畢竟組織部部長是市委常委之一,作為一個市委常委,那他的職責便不僅僅只是組織工作了,他參與的是全市的工作,包括各個方面,沒有主政的經歷便是個弱點。

「我覺得組織部現行的考察­干­部的方式方法有問題」邵寧士開口說道。

「嗯,繼續往下說」劉明強有點驚訝,一般來說這種相差比較多的上下級之間的對話一般都是下級故意表示自己的態度,說是匯報工作一般都只是個幌子罷了,劉明強沒想這個邵寧士沒這么­干­,還真的准備說點什么,而且還直接說到了組織部現行官員考察的弊端。

得到了劉明強的提示,邵寧士便繼續說道:「現在的­干­部任用制度,可以算是一種伯樂制度。伯樂制度是春秋戰國時代形成的,也就是所謂的舉賢制,我們現在津津樂道的所謂伯樂相馬的故事,就發生在春秋秦穆公時代。而這個故事之所以被千古傳誦,卻因為唐代著名詩人、散文家韓愈的散文《馬說》,其中「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話,更幾乎­妇­孺皆知。不過我懷疑歷史上根本沒有伯樂其人。整個先秦,東周和西周,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春秋和戰國,又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除了其他人們熟知的之外,我個人認為,用人機制的改變,也是這幾個關鍵時期的重要特征。西周使用的是世襲的分封制,西周的滅亡,其實也體現出分封制的不合時宜。代之而起的是舉賢制。舉賢制相對於世襲的分封制,肯定是一大進步,然而,舉賢卻是一種典型的人治產物,沒有制度­性­保證,任何人,都不一定把真正的賢才推舉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