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干掉石原(1 / 2)

會津若松亦名鶴城、黑川城,在江戶時代這里是會津藩的城下町。東邊十公里左右就是日本的第四大湖豬苗代湖,十幾萬的人口,在人多地少的日本,只能算是一個小城。

但會津若松城建於本州島越後山脈與奧羽山脈之間的平地之處,扼守本州島東西的交通要道,尤其是在盟軍新潟登陸後,夷州40軍渡過日本最大河流信濃川搶占會津若松城,使得日軍失去了將盟軍擋於山脈以西的唯一機會,將戰略主動拱手讓於盟軍。

日軍僅剩那須岳可據險而守,一旦那須岳被突破,那么接下來盟軍面對的就將是一馬平川的關東大平原——日本的政治文化核心區域。

那須岳是一個火山群的總稱,屬那須火山帶,茶臼岳的別稱。由三本槍火山和南月火山組成,其中有數座活火山的噴氣中含大量硫黃,是日本的重要的礦產。日軍十七個正規師團依火山群和鐵路線布置,形成了數道相互交錯的防線。日軍參謀總長石原莞爾親率四個師團駐守白河,守護山區日軍防線的側翼。

「傾全部軍力盡其一役。成者,留大日本帝國最後之尊嚴;敗者,臣死不足惜,望陛下早做決斷!」

生死決戰前,石原莞爾的決命書還是比較隱晦。智如石原,早已經看透,無論這場阻擊戰打成何樣,日本敗局已定。戰,則為帝國、為軍人尊嚴而戰,那須岳防線上的二十一個師團,已經是東京周圍的全部軍力。敗,則東京再無兵可守,石原所說「望陛下早做決斷」,無非就是希望天皇您是投降還是繼續抵抗,早一點做決定,本州南部還有十幾個師團的部隊,北九州也還有宇垣纏近十個根本撤不回來的師團。當然,在朝鮮,在中華戰場,在滿洲,帝國還有很多軍隊,可是,沒有航空兵,沒有海軍,那些部隊對於國內戰局沒有任何幫助,也只能是做為談判的籌碼,至少他們還忠於天皇。

蔣雲志並沒有急於進攻,登陸戰役進行的有點出乎意料的順利,反倒是後續部隊的跟上有些拖沓了。南洋第一軍團需要從濟州登船,海岸軍團的一個軍則是要從本土西部的珀斯啟程,抵達新潟的時間要更晚。以本州島上的夷州軍團和猶大軍團,再加上近衛三軍和陸戰一師、黨衛隊等不足四十萬的部隊,並不足以打穿石原莞爾的搏命防線或者說以少搏眾,傷亡會比較大!

話說日本方面軍的組成還真是有點復雜,漢人部隊、白人部隊、南華土著、猶太部隊、黨錮囚犯、南洋殖民區部隊……陛下這是鐵心了要打造一支「八國聯軍」入侵東京的架式呀。

會津若松城外不時發生小規模的交火,夷州40軍當然是堅決還擊,堅決打退!很明顯,石原也是在試探盟軍的作戰態勢。在北海道編成的五個師團已經渡過了津輕海峽,正在南下弛援的路上。

雖然這些新編師團的實力也未必要好到哪去,但總歸比那些民兵強!而且這些士兵來自天寒地凍的北海道,自古來戰力都是可值得期待。

雙方都在增兵,會津若松前線保持了一種詭異的平靜。只有兩邊的偵察兵在崇山密林中、濃川豬湖邊悄悄的進行著生死搏殺。

這種特種兵級別的較量雖然不會如大兵團沖鋒般驚天動地,但卻往往更加血腥、更加殘酷。日軍的一支山地部隊對於這里的環境更加適應,陷阱、獸夾、吹箭無所不用,潛伏、偽裝、阻擊樣樣精通。盟軍的偵察兵吃虧在於對地理環境的不熟悉,損失比較大。40軍及時將這種情況匯報到了總指揮部,蔣雲志也因此第一次對山地部隊這個軍種產生了興趣。南華本土並沒有可供山地部隊訓練的地點,而大多數部隊都以摩托化運輸為主的漢軍,在之前也根本沒有人瞧得起走到哪都得帶著一群騾馬的山地部隊。

在南洋、在台灣,這種小規模的戰斗都是由專業的特種部隊執行。像草原狼突擊隊,就曾在南洋的雨林中斬首反對勢力首領,在台灣的竹林中殲滅高山義勇隊。即使地型復雜地區,蔣雲志也曾堅信可以由陸航部隊和空軍完成任務,但現在看來,組建精銳的山地部隊也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別人不清楚,作為不多的可以經常留在金華殿喝酒的幾個親信之一,蔣黑臉對陛下的遠大宏志可是一清二楚。「近衛軍團需要一支山地部隊!」這個念頭促成了近衛軍團山地師的成立,這也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皇家山地特勤師的由來。一直有很多人認為,北美印地安王國就是山地特勤師一手打出來的。

數以百萬軍隊的大決戰,這種規模的戰斗勝負,並不能對戰局產生的太大的影響,隨著南洋第一軍團和海岸軍的到來,盟軍方面在本州島西海岸的兵力已經達到了七十萬。

日方的北海道援軍同樣抵達了福島縣,石原命令他們駐守須賀川,做為戰役的總預備隊。那須岳防線日軍的總兵力也達到了九十萬,當然這是指正規部隊的數量,如果算上關東大平原上的民兵、義勇軍那只能是不計其數。

但戰爭打到這份上,民眾的力量真的可以說是……微不可計。如同抗戰初期的重慶軍,有人民的支持,有十倍於日軍的人數,有川軍誓死抗爭的精神,但結果仍是丟城失地,官逃兵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