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布魯克元帥(1 / 2)

西出博尼法喬海峽,就意味著這支實力不容小視的盟國海軍航母編隊,可以直接威脅法國的地中海沿岸。

盟軍將隨時可以登陸馬塞、尼斯、蒙彼利埃等法國南部重鎮。

當然,真的要搞法國,哪還用費這么大勁?在意大利都靈出兵就可以了。協約國北非「火炬」計劃之後,維希法國與自由法國的海外軍事力量逐漸統一於戴高樂手下,德軍西線部隊也迅速清除了中、北部的法國人武裝。忠於戴高樂的法國軍隊只能藏身於與西班牙接壤的比利牛斯山脈中,打游擊戰。

德軍專注於頓河與伏爾加河流域的大會戰,專注於攻下莫斯科,對於法國人的小打小鬧無暇顧及。

曾寶鑒的航母編隊更不是來理會已經滅國的高盧游擊隊,用航母艦載機去轟炸法國民兵?那不是用高射炮打蚊子!

以公瑾號為旗艦的盟軍艦隊出了博尼法喬海峽後,立刻就向南轉向。繞了這么大彎子,不就是為了在突尼斯海峽西側堵住c艦隊嗎?

在協約國陸基空軍的作戰范圍內圍殲c艦隊,關滄海的這個作戰方案曾在開羅指揮部引起軒然大波。

包括意大利海軍司令吉利齊亞尼在內的多位大佬對此都表示反對。但蔣雲志態度堅決的表示了支持。

大家反對這個作戰計劃,無非就是擔心本方艦隊有可能遭到協約國空軍攻擊,而加大本方的傷亡和損失。

但在蔣上將看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只要能圍殲c艦隊,再大的損失也是值得。更何況陛下曾經明確告訴過他,「不用擔心軍艦,沉一艘,我給你補兩艘,只要能滅掉英國。」

而且,協約國有空軍,咱們就沒有嗎?在撒丁島和西西里島中間的海域作戰,還能吃虧?

蔣總長一聲令下,部署在運河區的四個j-42猛龍中隊緊急轉場,加入撒丁島空11軍。在批准關滄海代號為「大刀」作戰計劃的同時,還電令在班加西磨蹭了好些日子的德意非洲軍團:「收網!」

最近隆美爾的小日子過的挺舒坦。在沙漠綠洲穆海利的指揮部中,天天好吃好喝的養著,閑了可以打****,放放槍,沒事再發幾個明碼電報,戲弄一下對面班加西城內的英軍指揮官布魯克元帥。

跟第一次班加西會戰時的灰土灰臉相比,這哪是打仗呀。德軍主力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打成了絞肉機,元首對南方集群的龍德施泰特元帥有些不滿意,想調隆美爾去烏克蘭。

去那指定能晉升元帥,但隆美還是不想去,表示一定要堅守非洲,為元首打下利比亞的大油田。

實際上他的想法是「有福不享,去蘇聯遭罪呀?」

第二次班加西會戰,在協約國方面實施光明計劃後,坎寧安的c艦隊突破盟國對突尼斯海峽的封鎖,大批的運輸船來到班加西後,英軍元帥布魯克的日子也好過了許多,有了補給,士兵們不用挨餓了,也不用發愁彈葯了。

不過對於乘運輸船撤退到的黎波里這個行動,布魯克表示了懷疑。在c艦隊已經退出東地中海的前提下,蘇爾特灣中的協約國運輸船隊能有多大的安全系數?

至少不會比留在班加西更高。

在這件事上,英國人再次發揚了他們引以為榮的「民主」,讓各部隊長官自行選擇,是留在班加西,還是乘運輸船去的黎波里。

出乎布魯克元帥的意料,很多人都表示要撤退。仗打成這樣,留在班加西,逃不掉投降的命運,而搭船撤退,如果能成功,就可以跳出盟軍的包圍圈。

布魯克默然,他想說「蘇爾特灣不是多佛爾海峽!」可是遲疑了一會,卻什么也沒有說。軍官們自行協商,最後抓鬮決定英軍第3軍首批登船撤離。

實際上在第3軍的最後一批士後還沒有登上船時,隆美爾就已經下達了「收網總攻」的命令!

經過多日真真假假的反復爭奪,英軍在班加西外圍的大部分陣地已經失守。仍然掌握在第八集團軍殘余部隊手中的,也只有艾卜亞爾和傑爾迪奈兩個小鎮,倚為班加西的外圍防線。

布魯克拒絕了隨第三軍登上運輸船逃離班加西的建議,作為一名陸軍元帥,他可以接受戰敗,但不能接受臨陣而逃。

艾卜亞爾率先被德國第15裝甲師突破,登船的第3軍正是原先守在這里的部隊,換其他部隊換防後,新來的英軍還沒來得及熟悉陣地,盟軍就發起了總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