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巴哈馬總督(1 / 2)

鄧尼茨的決定頗合大漢兵法精髓,出其不意,反其道而行之。

紅盾艦隊的艦載機兩個小時後補給完畢,艾里上將下達了無差別攻擊命令,大船小船一起炸,全殲德國公海艦隊。

但是艦載機編隊並沒有找到公海艦隊其余的艦只,燃著大火緩緩下沉的呂佐夫號證明了這的確是剛剛發生交戰的地點。攻擊機群兵分兩路,分別向東北的冰島和西北的紐芬蘭島方向搜索,都沒有再發現公海艦隊的蹤跡。

艾里上將很是迷惑,「難道公海艦隊沒有向北方而是向南邊逃竄了?」

西南是百慕大和北美,盟軍也美軍激戰正酣,東南則是大漢皇家海軍在大西洋上的大本營亞速爾群島,鄧尼茨要是還沒昏了頭,肯定不會去自投羅網。

而且,德國海軍也就在是北大西洋還能混的開,到了中大西洋,別說公海艦隊的殘兵敗將,就算是齊柏林號航母被擊沉前的齊整陣容,也計不到任何好處。無論是從傳統勢力范圍還是從補給地的角度來講,公海艦隊逃竄的方向只能是北方,冰島或是紐芬蘭島。

但艦載機編隊幾乎達到了戰斗半徑,也沒有任何收獲,無奈只能返航。這里的漫無目的搜索並不是海軍艦隊的專長,艾里也只好派出續航能力更強的四架火眼繼續搜索。茫茫大西洋,只有四架預警/偵察機進行搜索,這多少有點盡人事,聽天命的意味。能否發現敵艦,全憑撞大運。

即便是這樣,火眼的偵察范圍也依然是雙方交戰海域的北方,也就是北大西洋海域。艾里篤定的認為,鄧尼茨不可能將那樣一支戰力虛弱的艦隊,繼續置於中大西洋盟軍勢力的活動范圍內。

正是利用紅盾艦隊大多數軍官的這種心理,鄧尼茨指揮著僅余九艘各式戰艦的公海艦隊,沿中大西洋海嶺南下,小心的避開了盟軍的運輸船隊,並在越過北緯四十度線後,劃出了一個淺淺的弧線,繞過百慕大群島聯合艦隊與美國大西洋艦隊的交戰海域,駛向巴哈馬群島。

美國獨立戰爭之後,有很多忠於英國的人士逃到了巴哈馬群島,而且,這里的最高統治者依然是英王喬治任命的總督。

在英格蘭加入大中華聯盟之後,在「歐美聯盟」建立之後,攻占英國的海外領地,對於德國海軍來說沒有任何的心理障礙。唯一的麻煩就是德國並沒有對分家後的英格蘭和蘇格蘭宣戰,公海艦隊避入巴哈馬可能會給德意志帶來一些外交上的麻煩。

這些並不是鄧尼茨需要考慮的。保住公海艦隊的幸存的戰艦,保住德國海軍的希望,是海軍司令目前最重要的責任。

沒有考慮過躲入美國軍港,雖然佛羅里達的邁阿密港有更全面的設施。大西洋艦隊正與盟軍激戰,鄧尼茨並不想把德國海軍僅存的力量去給美國人當炮灰。何況,以公海艦隊現在的實力,也真的對戰局不能有太多的影響。

在加勒比海的外緣飄盪了三天之後,鄧尼茨終於收到了大本營的越洋電報,元首同意了公海艦隊攻占巴哈馬的計劃,並要求鄧尼茨與美軍取得聯系,協同作戰。

沒有人會想到,這個計劃將對後世造成了何種巨大的影響,它甚至間接促成了冷戰的形成。但在當時,鄧尼茨只是想為公海艦找到一個暫時的休整地。

奪島戰斗沒有任何的懸念,公海艦隊的狼堡號驅逐艦在抵進巴哈馬主島新普羅維登斯島之後,在海灘外只打了幾炮,那些總督府的殖民地部隊就四散而逃。指望著一群手持來福槍的黑人和印第安人來抵抗一支現代化海軍?巴哈馬總督羅傑斯相信喬治國王也不會有那么瘋狂的想法。

德國水後們乘坐戰艦上救生小艇開始了登陸,在慘敗之後,他們體會到了英國殖民者在幾個世紀前到處欺負土著的快感。倒是總督府部隊中數量較少的印第安人在沙灘後的叢林中,進行了比較頑強的抵抗,給德國水兵帶來了不大的傷亡。

在北美洲西海岸,印第安王國即將成立的消息,鼓舞了美洲所有的印第安人,也讓這些幾個世紀以來飽受欺凌的土著們信心大增。

「幾千年前,我們與漢人是同祖同宗!」經常可以在美洲各地見到印第安人這樣自豪的宣稱,已得到漢皇認可的印第安人領袖攸興安亦在舊金山不停的疾走奔呼,「印第安人站起來,印第安人揚眉吐氣的日子就要來到了!」

當然,這無非又是鍾義為了控zhi北美玩的另一套把戲,所謂的領袖,根本就是張後群在印第安人中找到的一個比較有名望,比較有能力,但特別聽話的貨色。前兩點僅供參考,最重要的是最後一點,「必須要聽話。

鍾義可沒打算費了挺大力氣攻下北美,再扶植出一個白眼狼來。

沒事鬧個獨立或是改組政府什么滴,就算帝國軍隊有能力阻止可也聽著鬧心不是?

不過張後群找到的這個人很聽話,是由南美移民北美的一個部落首領。聽說只要效忠漢皇就可以成為印第安王國的首任總理,這貨興奮得連名字都不要了,連聲哀求陛xia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