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搜集火葯(2 / 2)

但有了這個念頭,楊子就真的是心癢難熬了,因為他小時候看過《地雷戰》,知道土法子,問題是怎樣才能搞到火葯,楊子還是忍不住詢問,任媚媚奇道:「你問這個做什么?對守城有幫助嗎?」

楊子見她知道,心中重重的跳了一下,急切問道:「有嗎?哪里能搞到大量的硝石和硫磺?」

任媚媚道:「硫磺和硝石一點也不稀奇啊,鄉下人家家戶戶都用這個來防蟲蛀,而且葯材店也都有。」

其實,火葯的主要成分緣於醫術,漢代的古書《淮南子》中就有了

硫磺的記載,西漢末年編成的醫學聖典《神農本草經》將硫磺列為120位「中等葯」的第二種。而硝更躋身120位「上等葯」的前八強(位列第六)。可以說是出身不俗,血統高貴。更具演義效果的是,現存最早的火葯配方也是出於一部道家醫書《太上聖主金丹秘訣》。中國在很早就已經知道,硫磺、硝石和木炭放在一起就會燃燒,但楊子更知道,將火葯放置在一個相對的狹小空間里,會產生!

最早使用火葯用於戰爭的時代是唐朝哀宗時期的「發機火」,後來,在北宋慶歷四年,《武經總要》中正式使用了火葯這個詞,從此,火葯由官方正式推廣,在之後的北宋神宗年間,火葯在軍隊中的應用就更多了。

金國攻宋時期,北宋的將領李綱就使用「霹靂炮」重創金軍,霹靂炮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炮。最早,北宋用火葯為武器的是叫做「火炮」的東西,一個圓形球體,內置火葯,外面用布或紙裱糊為殼體,外面塗一層防潮的油脂,使用時點燃火繩,拋向敵人。這應該算是手雷的雛形了。

《武備志》記載:霹靂炮是用毛竹、鐵片和火葯制成的,制法簡單,威力很大,金軍吃了這個大虧,受此啟發,也研制出世界上最早的金屬炸彈——震天雷,在日後對蒙古作戰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楊子知道這半天的時間不可能把霹靂炮研制出來,轟天雷就更不用想了,但今天用不上明天用不上,並不代表以後用不上,楊子立刻讓人去搜集硝石和硫磺、木炭,他准備在此戰之後就研究黑火葯了!

就在此時,遠方山頭亮光猛閃三次。

楊子知道是己方的探子以鏡子反­射­陽光報信,哈哈笑道:「任大姐,各位,我先帶人去搶糧,等著我凱旋吧!」

……

楊子這次沒有動用飛馬牧場和翟嬌所部的人,他需要唐幫自己的人多參與戰斗,從而迅速成長起來,楊子帶著尚奎泰和­射­日營、彭孝才和二營共計兩百人騎馬從東門出城,不久,繞了個大圈,馳進一個位於敵方前哨營寨東面的密林,准備開始作戰。

在漫天陽光下,林外是個長草原,左方有個墳起的山丘,右面丘坡連綿,前方半里許處再有片疏林,林後該是敵人運送糧草的所經路線。

這是任媚媚一早在敵人後軍處布下了探子,只要敵人糧車離營,他們便中途截擊,搶奪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