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家子(1 / 2)

古井居然沒水,真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村里的河寬不過兩米,小河村的名字就由來於此,可見村里的吃水是個大問題,即便在這么偏僻的小山村,河水一樣不太干凈。//無彈窗更新快//

古井里面不出水,一時方文還真不知道該到什么地方挑水去,山上到是有泉水,可這路程是不是有點忒遠了點。

看了看天色,現在是四月初,正是花而凋謝了,太陽正暖的季節,雨季還沒臨來。

索性回家提上買來的煙酒水果,還有兩件牛奶,一個紅包,往二叔家走去。

兩家的距離並不遠,走路二十來分鍾就到了,村里方姓的人家都聚集在那里,繁衍了上百年,早就沒了多余的空地修房屋,要不父親也不會選著下面的地方。

二叔手巧,編織的籮筐,掃把,簸箕,釘耙等農具相當精致耐用,也用土法子燒一些佛香去賣,一年到頭,掙得錢雖然不多,但在山村里也足夠家用了。堂妹方晴今年剛二十歲,在省城讀大學,今年大二,暑寒假也都回村里過。

要說小村里最熱鬧的時候,也只有禮拜天,或是逢年過節。禮拜天,各家的學子們回家了,村民這才上街割肉買好菜讓自己孩子好好吃一頓。而到了過年,外出打工的人家,大多也都會回山村來,收拾好房屋,掃掉牆壁上的蜘蛛網,歡歡喜喜過大年,鞭炮聲,吵鬧聲,音響聲,這才是山村該過的生活。

「這是?這不是老方家的大娃嗎。」迎面一個老農對著方文笑呵呵的說道。

方文想了片刻,連忙叫道:「五老爺好,您還認得我啊,我昨兒剛回來,去二叔家看看。」

「回家好啊,現在村里年輕人是越來越少了。」老人頓下腳步,有些健談的說道,看老人的模樣,褲腿挽得老高,露出的小腿上有些泥濘,手里提著一個小籃子,里面裝著從田里摘下的稗子(不摘掉影響稻谷生長),頭上包著一個去汗的白頭巾。

「三哥兒現在怎么樣,還在浙江嗎。」方文微笑著插了一包雲煙遞了過去。

老人也不含糊,把煙接過手,自家後輩孝敬的,抽著心安,「你三哥兒還在浙江,一年多沒回來了,去年過年都沒回家,等今年回來,看著怎么收拾他。」

「過年不好做車呢,等三哥兒啥時候回來,您叫我一聲,我找三哥好好耍子。」

「是這個理,看我,不耽擱你了,改天到五老爺家里嘮叨嘮叨。」

「恩,您走好。」

告別著老人,方文繼續上路,走了幾分鍾,入目的房屋一片,有二十來戶人家,所有人都姓方,百年前,是同一個老祖宗傳下來的,如今已經傳了六代,方文是第五代,而剛才的老人是第三代。

方文這一輩的兄弟姐妹,足有二三十個,在山村里算是一個大家族了。

不過山村里窮,二十多戶房屋,里面不過兩三戶修了樓房,其余要么是瓦平房就是舊時候修建的土牆房子。

房子修得密集,方文一路走來,到是碰上了不少親戚,有些已經認不得了,不過老人們卻全都認得他,到讓他心理感慨了半天。

走進一個山彎里,這是正是他們這一房的祖屋,由第二代的祖父修建的,雖是土牆房子,但修得很寬廣,足有十幾間房子,房梁是土松木,用上百年也不會壞,牆壁上刷了白石灰,看著既古朴又很清新。

遠遠就瞧見壩子里的二叔,正在用青竹條子編織農具,方文露出笑容,大聲叫道:「二叔。」

中年人聽見叫喊,愣了片刻,放下彎刀,大步迎了出來,這時候屋子里也響起了狗吠聲。

「文文,你啥時候回來的,也不知道提前打聲招呼。」二叔一走進,就出聲埋怨道,但誰得聽得出來,這是長輩對後輩的愛護之聲。

「二叔,我也是臨時打算回來的,昨晚上剛到,就沒通知您了。」方文笑著把東西遞了過去,又惹了二叔一陣嘮叨,說是自家人走動,還買東西干嘛。

「老頭子,是文文回來了。」屋子里傳來奶奶的聲音。

沒一會,爺爺奶奶和二娘都從屋子里出來了,爺爺奶奶年歲已經上了七十歲,二叔二娘要年輕一些,不過也快五十了。

「爺爺奶奶,二娘。」方文連忙叫人。

一家人和和氣氣的一起進了屋子,方文的童年就是在這老房子里度過的,那時候一家人住在一起,別提多熱鬧了,老父另選地方修房子,也是考慮到萬一他們兩兄弟要回農村過日子,這地方會不夠。

這也是農村的習俗,家里的兄弟多了,一般都會分家,條件好一些兒子就自己出錢另外選地修房子,不過也都離得不遠。

大黃狗叫了片刻,也認出了方文,跑到他的腳下撒歡,大黃狗也就是尋常的大中華田園犬,不過卻是狼狗配,個頭比較大,後腿關節生有龍爪,這算是極品土狗了,能活上十幾個年頭。

「爺爺奶奶,這是給您老的家用。」方文說這話的時候有些臉紅,弟弟每月都會匯五百塊錢給爺爺奶奶,可他也只有每次回家拿個紅包,沒辦法,他自己在城里混得實在太差了。

農村的習俗或許在現在的人看來有些迂腐,或是不通情達理,可在老一輩眼里,生兒子是防老的,兒孫長大了,就應該贍養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