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苕窖1973—駕臨 三(1 / 2)

在村里,如這種喬遷新居後大辦的也不是沒有,等同於辦喜事,來客自然要送禮品外加禮金,一般都是兩百塊錢,一百也可以,如果少於一百塊錢,這就拿不出手了。//無彈窗更新快//

而一桌壩壩席的價格在三百八十元左右,在加上煙酒等招待,一桌約莫要花費五百元左右,至於晚上的那一餐,在村里沒那么講究,會把中午的剩菜,在加上幾個散菜就可,幾乎不增加成本。當然,如果沒有承包給壩壩席專業隊伍,主人家自己購買食材,這個成本還會降低一些,但也不會太多,沒辦法,村里人胃口都比較大,飯菜的分量足是第一位。

這樣一算下來,人均消費在五十元左右,至於虧不虧本,關鍵就是來客的人群,如果全是請村里,都是拖家帶口來,那主人家操辦下來,最後就會虧本。

所以一般在村里,都是能省就省,也只有在婚嫁,大壽的時候才操辦,喬遷這種情況真的不多。

父母和爺爺奶奶從一大清早就開始忙著接待來客,不到一個小時,就發覺一個房間空間居然已經放不下禮品了,而紅包直接用籮筐來裝。

素芬和曉燕和妹妹幾女都幫著擺放統計禮品等等,父母每收一份,幾女就會在禮品包里寫上姓名,還是紅包上要寫上名字,然後就要統計出來,作為以後回禮的依據,還有在飯後,可能還要回禮出去。

比如楊站長這次給方文送了六百的禮金,拿下一次。楊站長家里辦喜事,方文至少就要回六百的禮金回去,如果少於這個數目,那就得罪人了。所以這個操辦下來就算真的賺錢了,這到收的錢也是暫時的,以後都會慢慢的把禮品在送回去。當然如果伱臉皮夠厚,只收禮金,從不回禮,那這名聲估計能臭遍n個山頭,在外面總會感覺到異樣的目光,抬不起頭來是正常的事情。

在有就是。對一些年齡比較大的來客,或是家庭貧困的,這禮金還是會收下,不然就顯得不禮貌。又看不起人的嫌疑,但卻要回禮,也就是比如周會計送了一包花生糖過來,那回禮的時候就要挑選等同於這個價格的禮品,但不能是花生糖。不然就是不禮貌的行為。

還有,如果來客帶了小孩子來的,那這邊主人家也會打發紅包,恩。這個不算大眾習俗,看主人家的情況來定。也不需要所有小孩都發紅包,也是根據親疏來定。

至於方文現在的情況。自然所有的小孩也需要回禮,但這個回禮也要根據關系遠近,和來客所送的禮金和禮品價值來定,所以統計上是一個相當煩瑣的過程。

在加上今日來客這么多,幾百份禮品禮金一到,幾女也是忙得暈頭轉向。當然也不能怠慢了家里的客人,如王母就和二娘一起在廚房幫忙,不需要怎么動手,感受氣氛而已。而王父由家里的長輩陪著聊天喝茶。

至於狗兒早就和大軍的孩子隊伍拿著零售跑去玩了,弟弟和弟妹也輕松不起來,因為家里的親戚太多了,弟弟自己就認不過來,又還要給親戚們介紹弟妹,當初兩人結婚是在外弟辦的,今日自然要和親戚們熟落一下,不然這親戚關系以後就漸漸淡了。

而小寶兒也被弟妹抱著一起和親戚們打招呼,還沒走上半圈,小寶兒壞里就塞滿了紅包,這個就是習俗了,恩,弟妹收了紅包,而會也需要統計出來,然後就是給親戚們家里的孩子回禮,而且這個回禮還要根據情況來,如果對方比自己家庭條件差,如小寶收了家庭貧困的九老爺五十塊錢的紅包,那弟妹就要回禮一百塊錢才合適,如果家庭條件差不多,那就直接原數回禮就可以,當然如果對方沒有小孩在場,呵呵,那就可以偷笑了,因為這個紅包就賺到手了。

華夏人的禮尚往來學問太大了,村里也是影響深遠!

家人都有事情做,方文當然不可能空閑下來,因為雖然是祝賀喬遷,但他才是主角,大多數人也是沖著他來的,這寒暄客套自然免不了。

來客一到,父親收了禮金,然後這招呼客人就論到他頭上了,要安排發煙、上茶、入桌等事情,都要照顧好了,不然就是「不懂事」的行為。

近百張桌子,一直從他家里的壩子,到鄉間小道,在衍生到下面的魚庄,甚至附近的幾塊干旱農田也搭建起了棚子,田里撒上炭花鋪路,也擺上了桌子。

紙牌直接購買了幾大件,麻將更是借來了幾十副,這也是才年里的出主流娛樂活動,還有音響等等也要播放起來。

足足近千來,小孩少說也上百個,這可是個大隊伍啊,小孩當然沒有大人那么顧及,隨意到處跑,這也需要照看到,要是某個小孩滾到茅絲(川內廁所一詞得方言,巧合的是和英文發言相同)里就悲劇了,幾乎平均每十個村里的孩子,就有一個在童年掉進糞坑里面過,呵呵,不過好在川內的糞坑都很淺,小孩掉進去自己就能撲騰出來,一般不太可能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