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交涉成 二(2 / 2)

一箭三雕 韓詠明 1253 字 2022-08-04

於是,左賢王微微一笑,輕啟唇齒:「丞相,昭姬王妃現為單於最寵的妃子,前次卑職曾密語阮書佐,實話相告單於心中的秘密,就是有朝一日,要扶昭姬王妃榮登大闊氏。自古以來,禮法規定,強國不能奪屬國王尊之正室。」

曹操驚佩這右賢王如此熟悉大漢典籍,微微一笑,:「誠然,強國是不能奪屬國王尊之正室,那是指大國皇帝不能奪屬國之正室來占為己有,況且,現在蔡琰並不是呼廚泉單於的大閼氏。今贖琰兒,不是大漢皇帝贖來占為己有,只是念及大漢重臣生前的夙願和舊情。就為這兩件事,必須贖昭姬。這一件嘛,是為了讓琰兒回漢完成她父親夙願,續寫漢史;這第二嘛,就是她父親蔡中郎無後嗣,讓琰兒回漢,逢至三元和祭日,能到父親墳前行孝祭祀。」

曹操說過這番話,心中暗笑。只要能把蔡琰贖回來,本公與她,雖不能敲鑼打鼓的明媒正娶,暗中往來,總還是可以——這只是本公心中的秘密。

右賢王見曹操得意,也很生氣:「大漢國,是人才濟濟,怎么會執意強求一個遠嫁異族的女子回來續寫漢史。」

曹操也笑了:「我大漢已有前例,曾有才女班昭書寫漢史,故大漢天子降旨,讓琰兒回來續寫漢史也並非先例。再有,蔡中郎無後,只琰兒一女,蔡中郎臨終之前曾留下遺言,讓獨生女兒蔡琰接替他續寫漢史。還有,我們大漢,上至尊王,下到黎民百姓,皆以孝為首。蔡中郎臨終遺言若落空,便是子女的不孝不敬。更甚者,每逢三元和蔡中郎祭日,墳前無人盡孝,這是子女最大的不孝呀。」

曹操說罷這一切,很輕松的瞧著右賢王。心中是竊笑不止。幾天前與謀臣們商議贖蔡琰時,孔融就提出過了這樣的問題。現在,你右賢王又提出了同樣的問題。

此時的曹操可謂是有備而答。他很感激孔融,如果不是他當時提出這樣的難題,此刻面對右賢王的質問,他肯定無語。

右賢王是張口結舌。

曹操趁機進攻:「讓蔡琰回漢續寫漢史,完成蔡中郎臨終遺言,三元節與蔡中郎祭日,讓琰兒到父親墳前拜祭,這兩項條件,無論任何一項,都無法拒絕,何況兩項條件俱全,項項重大不可拒。」

右賢王:「吾非大單於,也非左賢王,不能做主承諾丞相,只能將丞相之意傳稟給大單於,派人來回復您了。」

曹操看出了右賢王在使緩兵之計,他早有防備:「這是自然。不過,蔡中郎做古之後,後漢史已中斷至今沒續。只因近年,大漢烽火不斷,無暇顧及史記之事,現今,四方一統,大漢升平,續寫漢史之事,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如果等右賢王回去稟報大單於之後再給回復,那太費周折了。」

右賢王又吃了一驚:「依丞相之意呢?」

曹操微微一笑:「大漢是禮儀之邦。呼廚泉單於派您率屬眾朝拜大漢,大漢當然要回禮;本公今派使臣周典客回訪單於王,另有昭姬的親人,路粹和董祀二位少卿,這就叫禮上往來,也是大漢的規矩。待大漢使臣歸來時,順便迎回蔡昭姬。」

右賢王本來想使緩兵之計,見曹操如此安排,實在出乎他的意料,一時竟找不到拒絕的借口,只得點頭同意。

弱國無外交,小國無依靠。南北匈奴正交鋒,單於擔心漢室乘虛而入,才讓本王來進貢,現在大漢丞相來使硬,本王不能硬碰,暫時答應了他曹丞相吧,不能因為昭姬王妃的事而毀了江山社稷。

無奈之下,右賢王只好苦笑著說:「曹丞相,您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