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零章 股市與老百姓(2 / 2)

放也只會放掉中小型國企,那大中型國企怎么辦?靠國家撥款?中央去年自己窮的都過不了年了,今年哪怕改成了分稅制·這才上半年還沒過呢,哪兒有那么多錢分給國企用?還是跟銀行貸款?現在的副總理上台時兼任央行行長,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掃清三角債和死賬爛帳!如果國家撥款和貸款都不行的話,那怎么給國企輸血?除了把國企扔進股市還能有什么辦法?

這90年代初期火爆的股市那可是給中央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看著那。個軟腳蟹一樣的軟柿子集體企業上市結果瞬間圈了一筆錢這還能不讓中央記得股市的能量?而在1992年的深港認購證事件之後,那股票的威力更是讓中央留下來了深刻的印象!

這深港認購證事件是什么?就是深證新股認購證搶購風潮!跟上證在90年代引起的「股瘋」同樣,中國南方另一個股票交易中心深港市也出現了一陣瘋狂。剛開始在qc年深證開始試營業的時候,沒人知道這股票還能賺錢,於是深發展之類的認購證那在大街上給人發都沒人要!後來結果一上市了沒多久·深證來了個「股瘋」,所有上市企業的股價飛漲!到了這時候所有人都知道股票這玩意兒就是暴富的工具,於是所有深港人都開始搶購新股票的認購憑證。

甚至不知是深港人,連羊城人甚至整個嶺南省的人都瘋狂的跑到深港去搶購股票認購證!在當時一張隨便什么新股的認購證被炒到了什么價錢就不說了,光說一個細節——羊城到深港的硬座火車票本來是30元一張,結果愣是被人搶購一空·每天每趟火車都沒空座!人多的擠都擠不上去!而此時這火車票被黃牛在黑市上以什么價格銷售?200元!

而且不止是嶺南人瘋狂了,甚至上滬人亦或是最北面的東三省人那都瘋狂涌入深港,有的人因為沒有辦理邊防證,進入不了深港特區,結果當地的農民直接就當起了蛇頭——自告奮勇帶路鑽鐵絲網,收費每人每次40元!

不過,最瘋狂的還在後面,除了全國各地的人都涌入深港以外,一些提前知道了消息的人早就開始暗中搜集身份證,為什么?因為認購證是要憑借著身份證購買的!當時深港市的郵局包裹里,大多都是從全國各地四面八方寄過來的一捆捆的身份證!

更有甚者干脆就不收集身份證,而是直接顧人!傳說有一對姓唐的兄弟,以一天50塊錢的「工錢」,從祖國最西北的邊疆自治區首府,一次性用火車皮運了00個民工到祖國最東南的深港,干什么?干的就是幫忙買認購證!這00張新股認購證那等到新股上市直接就是原始股,直接就享受一上市頓時瘋長百分之一千四百的漲幅!

在92年8月9號那個新股認購證發售的那天,來自全國各地的大軍真的開始「沖鋒陷陣」!幾萬人往一個小小的只有20平方米的營業廳里擠!在這個深港仍然三十多度、悶的跟蒸籠一樣的天氣里,那些人好不容易擠到了櫃台前的時候,遞進去的所有鈔票那全都是濕的!怎么濕的?都是被汗水浸濕的!

這樣一個發生在92年的事件,能不讓國家領導人們深刻的記住股市是個發財的地方?甚至這個年代的那些經濟學的「磚家」們也紛紛發現了這個秘密,然後紛紛上書獻策,建議「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是搞活和增強國有企業實力的戰略選擇」。後來建立的證監會,那就是為了把兩個證交所發型股票的權利上繳到中央,然後就可以實行一種全棉復制國優企業的「指標配合制」——由中央政府確定上市額度,然後按照系統分配到各個部委,然後按地域分配到每個省市自治區,最後再分配給各個地方的國有企業……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想增強國有企業競爭力,光想著給國有企業輸血的治標不治本的做法,這樣的做法那說的不好聽的就是坑股民的錢!就是用老百姓的錢來養那些效益差到了極點的國企,同時還給老百姓一個能發財的「泡泡」夢想。

這種做法一方面解決了國有企業缺乏撥款的眼前痛苦,另一方面倒是同時「驚喜」的解決了經濟學家們批判了很久的「居民儲蓄增長過快」的所謂【籠中虎】難題。只不過這種做法,就是一個天生的畸形兒,這種做法一出現就存在著至少4個方面的先天弊病!

什么弊病?虧損的國有企業為了能圈錢,他們能老老實實的做報表顯得自己是虧損的,然後把上市資格讓給經營更好的私企或者別的國企?拿到配額但是不具備上市條件的國企怎么辦?進行大面積的、公開的做假賬!通過神馬種種資產剝離、產業重組等等噱頭走一個形式主義,然後就直接上了市,這最終坑的是誰的錢?還不是老百姓的錢?為什么後世中國股市一直很奇怪?原因就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