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七百四四章 曾經的品牌電腦(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風騷重生傳最新章節!

賈鴻漸回國內除了觀察這些有趣的事兒之外,主要他還要還有些別的事兒要回國才比較好處理——投資的事兒!沒錯,他賈鴻漸手里基本上還有一些閑錢。其實這要說是閑錢也不合適,因為這些錢其實不是華夏高科的盈余存款了,而是這幾個月的利潤。這些利潤中大部分還是要投入公司的各個方面的,理論上賈鴻漸能動用的也就是兩個億上下,不過這公司是咱的,咱回頭不還可以「挪用公款」么?所以實際上要真動用的話,十個億左右還是能擠出來。而且因為這些錢回頭用公司的名義投資出去,那也不算是私人傾吞了公司財產,也不算違規。

他要投資,主要是因為投資蒙牛一下子用了太多的錢。本來賈鴻漸預計在國內投資總共就用1o個億左右,其中一部分投資給蒙牛,其他的一部分投資給類似的高成長率的企業或者呢,用來收購一個電腦公司之類的——沒錯,之前賈鴻漸不是想過么,預期投資給神舟,不如說讓華夏高科自己做電腦的了!雖然華夏高科以前沒做過電腦,但是以後從上網本極本開始,慢慢做到平板電腦,這不就跟自己的手機生產線什么的變成了霸占一個生產線的自主生產線了么?這不比蘋果要好么?至少不用說找代工而導致被三星學了太多東西過去,是吧?

而要自己生產這些東西呢,雖然也可以讓公司內部開始往這個方向展,但是這個年頭又有太多的機會可以讓賈鴻漸利用了!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這個年頭正好是國產電腦品牌機的公司們一個個被擠垮的年代——在94年的巴統解散之後到2oo1年的入世之前,隨著電腦市場的越來越熱,除了賈鴻漸他們和微軟合作的維納斯電腦cvd之外。正統的品牌電腦也越來越多。

像是什么青華同方、青華紫光、聯鄉這些比較讓人有印象的電腦以外,還有長城計算機集團推出的長城台式機,還有浪潮集團——也就是負責給中國各種高端衛星計劃做各種電腦配件的集團以及民用領域里面中國本土最強服務器品牌的生產商,他們在98年的時候也出了自己的品牌台式機。當然了,這些品牌台式機里面。最後也就是聯鄉混的比較好,其他的哪怕是這個年代比較火熱的青華同方最後也沒落了,而長城電腦更是變成了基礎生產商了,浪潮則是根本不玩兒消費市場的電腦,專玩兒服務器和各種軍用電腦。

除了這些比較有名的公司之外,還有其他很多品牌的電腦。比如說科海、柏安、恆基、科電、艾比的、國合、青衿等等一批民營品牌。這些民營品牌按照賈鴻漸的印象來說,基本上都是一批在都、上滬這樣的大都市特別是都的中關村那邊的電腦城里展起來的。好多那都是當初就是一個裝機店,但是漸漸的生意大了之後,老板很具有前瞻意識,想要更加做大,就成立了公司然後建立了品牌!開始跟富士康、鴻海之類的代工廠商討論做小批量的代工主板之類的——其他的名牌主板說白了也就是用各種市面上買得到的配件加上pcb板子弄起來的嘛!然後再找小廠子做機箱什么的。再批量購買顯示器,這些搭配起來打上自己的logo這不就是品牌電腦了?

想法是很好,但是問題在於現實很殘酷。這些廠商中的大部分都沒活過o5年,甚至早的o3年就撐不下去了。有一些廠商,老板最後就跟江南皮革廠的老板一樣,卷了錢帶著小姨子跑路了,有一些老板呢。則是回歸幾年前,從品牌電腦廠商又變成了當年的裝機店。這些變化的關鍵,其實並不是to帶來的外國廠商的沖擊,其實更多的是市場上對於電腦的需求導致各種裝機店的出現——品牌電腦是看起來高大上,但是他們肯定比裝機店的配置貴啊!一台五六千的品牌電腦可能在裝機店買零件搭配起來的成本才四千多!這就是所謂品牌溢價,這就是賣的售後,因為品牌機的售後一定要比組裝機強的,這部分帶來的成本就很高了。所以哪怕作為品牌廠商,采購成本比攢機店低的多,但是要做渠道。要找經銷商,要鋪貨,這價格怎么都比只做一家店高的,結果就是還有售後拖後腿,售價怎么可能比攢機店便宜?

在這個年頭。攢機店的利潤會越來越低,越來越多的人明白了品牌機好像沒多大用,不如買攢機店的機器算了!而這樣的風潮流行開來,越來越多的品牌電腦商就倒霉了!哪怕像是惠普和戴爾,他們的利潤也會越來越低,甚至惠普這種品牌機集團一年做全球業務下來利潤才7%!一年做一百億的生意只賺7億利潤啊!相對來說,聯鄉能活下來,就是因為他們很知道做行業用戶的市場——比如各種機關!然後再壓低自己的成本,顯然日子就能過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