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六百四三章 虛實結合(2 / 2)

沒錯,賈鴻漸對這些技巧那也是很了解的。其實他也知道程龍很多片子里面的特技那也不是傻乎乎的什么都真的去拍!就像是《我是誰重制版》里面他跟師弟元彪跳下飛機一路落水的鏡頭,那就是用幾個鏡頭湊起來的。剛開始兩個人從飛機上跳下,並不像是普通電影里面就是在飛機內部拍兩個人跳下去了就算了。當時拍的時候程龍他們可是找了攝影師一起跳下去的,那拍了二十秒的長鏡頭就是拍程龍他們各種自由落體啊!當時拍到了這里了,大家再拉降落傘,這么一段就算拍完了,回頭在低空拍一個從幾十米落下來的場景,這再剪輯到一起,看起來就很驚人,就像是一路從空中不停頓的掉了下來一樣,可是實際上那也沒多危險,對吧?雖然說最後跳水的時候,程龍的蛋蛋被水打的疼的一塌糊塗,但是畢竟沒有什么太大的危險,可以說還是用比較安全的方式做出來了非常驚人的特效,對吧?

《碟中諜》系列電影橫跨15年時間。拍到第4部,作為男一號「伊森.亨特」扮演者的湯姆.克魯斯這次強勢回歸向全球觀眾力證了一件事:雖已是50知天命的年紀,但阿湯哥仍舊身手不凡。這部票房大賣的好萊塢電影確實給人帶來了各種層面的討論空間,從電影制作角度看也絕不例外。在《碟中諜4》中總計有700余個特效鏡頭,不過其中絕大部分只是基於實拍的修補,而綠幕運用也很少。全cg鏡頭更是基本沒有。因此對布拉德.伯德來說,影片帶來的最大困難便是實景拍攝有時候你不得不向殘酷的現實低頭,畢竟在制作動畫電影時,否定一個決議或是改變計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正如他們的攝影師所說的:「如果一張畫面不好,那么可以讓動畫師重新制作、反復修改,直到畫面達到理想的狀態。但拍攝真人電影就沒有這種可能了,你手中只有自己拍攝的那些鏡頭,所以有時候仔細琢磨如何安排那些畫面是一件壓力很大的事情。」

在影片開始第一場動作戲,imf特工從容的從房頂跳下。這里並不是一個鏡頭拍攝完成的,而是由多個分鏡組成,而其中跳落的面部特寫是由演員在綠幕面前拍攝完成的,並不是真的墜落。通過真實拍攝以及少量的數字特效,達到特工跳下的錯覺。之後的一個精彩的動作戲中,伊森從四樓的窗戶溜出,俄國探員在一旁等著他放棄,他抽出腰間皮帶。從大樓邊緣跳出,利用電線從屋頂滑到一輛移動中的廂型車。然後安全地滾到街上。劇組先在攝影棚內排練了很多遍,在實際拍攝的時候,阿湯哥在充分的安全措施下,完成了拍攝,一鏡到底,經過後期修飾。完成了精彩的動作戲。

說起《碟中諜4》的最大看點,非阿湯哥在「世界第一高塔」迪拜哈利法塔上徒手攀爬的那段驚險鏡頭莫屬。原以為影片會敷衍的用綠幕和cg背景來做出攀爬的片段,但是這些鏡頭竟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完成了實拍。要知道,世界第一高塔可是有169層,828米高。別說拍攝了,就連站在上面也覺得頭暈目眩了。影片中,阿湯哥從118層爬到130層至今讓我們心驚膽戰,可事實上,出於安全和制作難度的考慮,一些關於伊森爬到更高樓層的俯視鏡頭並未在實際樓層上拍攝,而是由攝制組在原基礎上對畫面的背景進行數字修改,讓高度「升高」,而令我們驚嚇不已的手套出現故障的鏡頭,則是在綠幕前拍攝,再將背景合成的。湯姆.克魯斯以驚人的表現完成了所有動作場面並沒有運用任何的替身。後期特技制作內容也就更加簡單了,主要包括畫面調色、抹去威亞和攝像機支架。最終呈獻給觀眾一種「頭暈目眩的興奮感」,又是「現場特效」和「數字特效」的完美結合。

而另外一段吸引人眼球的片段是電影中的那場沙塵暴飆車戲。體會過沙塵暴的人都知道,這樣的天氣下連走路都很困難了,拍攝起來就更沒那么輕松了。實際上,碟中諜實拍時只攜帶了少量沙塵,主要是用來制造沙子落到汽車和演員身上的效果。而大量的黃沙則使用cg制作。不過即使是那些少量的沙子,也已經導致車輛無法快速行駛了。當然,運用特技也是很困難實現沙塵暴的天氣的,因為黃沙太多則看不到任何動感和層次感;黃沙太少又會暴露實際的場景,運用數字特效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當然在最後的影片中,我們仿佛再真實不過的沙塵暴甚至產生了「阿湯哥是超人居然能在這么惡劣天氣下仍保持帥氣」的錯覺。

所以,既然碟中諜4都可以這么拍,咱們為啥不能這么拍?難道50歲的阿湯叔可以拍的場景,咱們20多的小房子拍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