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九百六二章 有好有壞的評論(2 / 2)

而像是《美國今日》這么真的說出來了問題所在的,那絕對就是證明了賈鴻漸以及夢工廠沒有塞錢!對於賈鴻漸來說,這么一部片子本身就不是虧錢的片子,怎么弄都能賺錢,那又何必進行各種「公關」呢?一般來說要公關的那都是什么片子?都是「輸不起」的片子!比如說,一部片子在試映了之後,結果反響很差!而電影廠商又投資了上億的票房上去,這可怎么辦?一般廠商肯定不會捏著鼻子就認了啊!基本上通用的做法就是趕緊加大各種宣傳力度,力圖騙觀眾進場觀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觀眾弄進來花錢再說!至於片子口碑什么的……口碑有錢重要么?口碑再差,那也是後續觀眾來的少了,前期宣傳到位了,前期觀眾肯定被坑啊!這就可以讓廠商更有可能收回成本,至少也盡量減少損失的程度!

在這么一個情況下,很多廠商才會選擇找媒體公關,找媒體來進行宣傳。一方面他們會在現實中貼各種海報把電影宣傳的各種牛,讓大家都期待,而在另外一方面也會想方設法的讓各種影評人以及媒體專欄作家們盡量的說好話!而影評人和專欄作家們,那也會在盡量不損害自己口碑和品牌的情況下。適度的幫忙說一些好話比如說就像之前提到的挑一些細節上面的無關痛癢的小毛病,然後說一堆優點,最後再缺點上一掠而過。這樣以來不就能夠安穩的收錢了?至於客觀公正……這世界上誰有能做到完全的客觀公正?影評人和專欄作家還有各自的口味和愛好。每個人看同樣的一部電影評價還不一定一樣呢,就不允許影評人們都說好的電影結果老百姓不喜歡?影評人們還都喜歡晦澀難懂的文藝片呢。也沒見幾個老百姓喜歡啊!

當然了,在沒塞錢的情況下,有誇的一定就有批評的。像是《美國今日》好歹還是一邊誇一邊說問題所在,還算比較中立,而上來直接挑《盜夢空間》毛病的媒體專欄以及影評那還真不是沒有比如說《紐約時報》上就有一片專欄是這么挑毛病的:「諾蘭這部新片沒有閃出天才的光輝,主要是諾蘭本身太過有邏輯了、很多思想上的理解太過字面,幻化成影像的時候備受束縛。甚至該片都不太像是一貫的賈鴻漸和諾蘭組合拍攝出來的電影,反而更像是只顧做夢不管觀眾跟不跟得上邏輯的大衛-林奇拍出來的電影!」

大衛林奇是誰?這就是大名鼎鼎拍攝了《穆赫蘭道》的導演啊!《穆赫蘭道》是什么片子?那是很多高級文青眼中的裝逼利器好么!這片子是傳說中哪怕文青來看。不拿著一本專門的攻略一邊看一邊對照的話,那是根本看不懂的存在好么!電影的劇情是什么樣的?好萊塢的穆赫蘭道上,一個名叫麗塔的女人遇上了一場車禍。麗塔幸運地死里逃生。但是她完全失憶了,跌跌撞撞地來到一座公寓,藏身於公寓外的灌木叢中。同時,有著一雙明亮大眼睛的貝蒂-埃爾姆斯帶著她想成為超級影星的夢想來到了洛杉磯。當貝蒂在她姨媽的公寓里發現了麗塔時,眼前的情形引起了貝蒂極大的興趣,她決定幫助這個「無名美人」。於是這二個女人開始穿過可怕的、泛著陽光的「天使城」街道,進行一場尋找真相的奇異探索。就是在這兒,一群暴徒、一個年輕的電影導演、一個小腦袋的影片公司行政官員。以及一個名叫「牛仔」的神秘人物都冒了出來,然後又都消失了,直到「夢」與「現實」之間再也沒有更多的本質區別……

光是看著這種劇情梗概。就讓人覺得有些摸不到頭腦了好么!更別說真的去看片子了!在片子里,林奇還一如既往地故弄玄虛地運用了許多似乎別有所指、引人想入非非的小道具與角色:神秘的藍色小盒子,黑皮書,詭異的牛仔,流浪漢,皮包里的不明巨款,狂笑的老夫婦。影片雖然充斥著凶殺、車禍、鬼怪、床戲、黑色幽默等多種元素,但卻不屬於任何類型電影。這部充滿了寓言隱喻的片子可謂林奇無視觀眾而純粹自我的夢魘展現。林奇完全不遵守傳統電影的敘事結構和內在邏輯,故意用了許多混淆視聽的手法與隱喻來阻撓觀眾辨別真幻。極力抹去虛幻與現實之間的分界線,使得整部電影如同一場醒不來的噩夢。以其獨特的影像語匯與世界觀將觀眾玩弄於指掌之間。可以說,這么一部片子完全就是林奇導演的「惡作劇」。就是為了不讓文青看懂才拍的!故意設置很多手法就是為了誘導人!

這么一個評論說真的,那對於《盜夢空間》來說還是真誇張了!《穆赫蘭道》這片子看的賈鴻漸發困,但是歷史上他看《盜夢空間》卻是看的很來勁,從這角度來說咱片子和《穆赫蘭道》那完全就不是一回事兒啊!那么為什么以前一直跟賈鴻漸他們關系良好的《紐約時報》會發這么一片影評呢?為什么會有些對著干的意思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