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零二九章 薩博的問題(2 / 2)

很快,華夏汽車和通用達成了購買薩博品牌的意向之後,華夏汽車就雇佣了一個德國那邊知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對瑞典哥德堡的這薩博資產進行了清點。結果不清點不知道,一清點下來這薩博的資產情況還真是讓人不太能夠樂觀——雖然說薩博總體的有形資產有10億歐元上下的規模了,但是如果從通用剝離的話,那么負債要高達5億歐元!也就是說這品牌現在有形資產也就是凈5億歐元左右了!

同時這品牌呢,那還真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從產量來說,他們歷史最高銷量就是06年達到的13萬輛,而歷史最高生產量是15萬輛一年,這生產量說實在的,是跟人家保時捷一年的產量差不多。但是問題在於,人家保時捷賣什么價格啊?人家產量小,但是價格高啊,所以也不少賺錢!但是薩博就不一樣了,他們的產量跟保時捷差不多,但是價格因為種種原因,又弄的是奧迪的定價!在完全賣給了通用之前,這薩博其實就是在瑞典、芬蘭、挪威、丹麥這些北歐國家比較有市場而已,在一衣帶水的德國銷量都不行,更不要提什么法國英國之類的了。

在賣給了通用之後,雖然說產量銷量達到了新高,但是這新高也只是剛剛打開了西歐以及北美市場而已!雖然已經創紀錄了,但是實際上來說其實還只是剛剛通向了正確的可以扭虧為盈的路線,還沒達到扭虧為盈——沒錯,哪怕得到了通用的大力幫助,可是實際上薩博還沒有賺錢!這也是為啥當初薩博會被瑞典賣給通用的原因,因為品牌推廣不利,所以品牌定價上不去,定價上不去吧只能弄個相對中高的定價。而弄了中高的定價之後,整體銷量還上不去,這樣的企業不虧損還什么企業虧損?

薩博的失敗說到底是市場過於狹窄的失敗。當薩博沉浸於忠實用戶對自己的擁躉,以歷史上一系列卓越而創新的產品為榮時,它的運作模式卻日漸僵化。面對競爭對手的步步緊逼,薩博所屬的細分市場不再能夠給予薩博足夠的成長空間。從來不超過15萬輛的年產量,定價又不能太離譜,薩博所占領的這部分市場實在太狹窄,不足以支持薩博的運營。像是定價差不多的奧迪,那產量一年能夠達到薩博的十倍以上!人家那才是真賺錢!企業做產品要賺錢,那要么就是薄利多銷跑量,要么就價格高質量好做口碑做高端市場,賣的少了但是單個產品賺得多,那也行。最怕就是這種價格又不高,銷量又不高的,那真是能夠活活把企業拖死!

甚至從薩博內部的報表來看,從90年通用入股了薩博之後,十幾年下來就94年95年以及2001年三年是薩博盈利的,其他十幾年是一直在虧損中!再詳細了解下來的話,通用實際上在2000年買下來了薩博之後,一直試圖想讓薩博走上奧迪的路!想讓薩博降低配置然後降低成本開始大規模量產,通過質量以及口碑比奧迪好那么一丟丟,但是價格和銷售渠道跟奧迪差不多的優勢,來幫著通用跟大眾的奧迪干。但是問題在於,貌似頑固的瑞典人一直在抵抗這種大規模量產化的思路,他們薩博公司里的那群人集體抵制跟通用旗下的歐寶品牌共用平台和地盤,然後薩博還要追求自己往常那種面向個人用戶,然後技術復雜同時車子定位比較高端……這真心不好做好么!

了解到了這里之後,不管是賈鴻漸還是丁海濤他們,都明白這薩博是有些屬於燙手的山芋那種類型的企業。這樣的一個企業年頭太久,然後自我意識太過於強烈,同時真的說起來華夏汽車其實在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以及逼格來說,是比不上通用的。那么當通用都降服不了薩博的時候,華夏汽車能夠降服的了么?會不會薩博變成一個華夏汽車的「特別行政區」?會不會變成人家薩博歸了咱們之後,日子過的好了,人家薩博覺得是他們自己品質好技術好的結果,咱們只是幫他們把產品介紹給了中國消費者,如果他們當年自己有能力進入中國市場,那早就紅透半邊天了……如果在進入了中國市場之後銷售還不好,那么薩博的人會不會覺得是賈鴻漸和華夏汽車的各種落後不上檔次的管理拖累了他們薩博?他們會不會覺得繼續他們以往的路線早就紅透半邊天了?

這,真是不的不考慮的事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