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5.第485章 隱語(2 / 2)

鐵血抗日 殘簡 3239 字 2022-09-05

「飽了!飽了!多謝德公的這頓好飯菜!」

吃飽喝足之後,華畢成將碗筷一推,靠在椅背上舒服的拍起了肚子。既然已經知道了李長官請吃這頓飯是有目的,華畢成也就不打算和李長官客氣了。

果然不出華畢成所料,面對華畢成如此狂放的舉動李長官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還稱贊了起來。

「好!知世果然是性情中人。不像別的將領,在你面前表現的和鵪鶉一樣,背過身去就敢魚肉百姓。身為軍人,還是單純一些好。在對待這件事情的態度上,我和委座是一致的。我看咱們還是換個地方吧,不要擋著用他們收拾東西。」

華畢成點了點頭,然後跟在李長官的身後再次走出了屋子,東湖療養院畢竟不是李長官的官邸,所以沒有書房、會客室這樣的私密場所,李長官要和華畢成繼續談話,出了室外還真的沒有什么好地方。

「外面的空氣就是好啊!最重要的是,不用擔心隔牆有耳。」

李長官的這句玩笑話換來了華畢成的會心微笑,對與李長官的這種擔心華畢成完全可以理解,要不是擔心談話的內容被泄露出去,他和李長官在餐廳里面又何必將話說的那樣隱晦?

別看剛才站在李長官和華畢成身邊的人並沒有幾個,可里面肯定會有其他勢力安插在東湖療養院的探子。就連那個出身大中華酒樓的廚子,也不能掉以輕心。

雖然華畢成不能斷定危險來自何方勢力,但他卻可以肯定一件事,那就是今天華畢成和李長官說的這番話不管是被「中統」、「軍統」還是別的勢力刺探到了,最終都一定會傳到蔣委員長的耳朵里面。

別看武漢政府的情報網在對付日本人的時候總是不頂用,但是在監視自己人的這方面,還是頗有一些建樹的。或許這也是蔣委員長「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一種貫徹吧?

華畢成和李長官都從對方的眼神里面看到了無奈和失望,但是他們又有什么辦法呢?最多也就是搖搖頭而已。

「這鬼天氣真是悶死人了!」

既然不能罵「人」,那就罵罵「天」吧。

一番情緒宣泄之後,李長官又將話題拉回到了當下的戰局上。雖然李長官這段日子一直窩在東湖療養院,但是對於前線的戰事,他一刻也沒有停止過關心。

「蘭封這一仗雖然走脫了土肥原的第十四師團,但也能算是一場勝仗了。再加上花園口潰堤之後,知世你讓空軍給黃泛區中的華北方面軍和華中派遣軍幾個師團添了些亂,日本人在中國的軍力受到了極大的損耗,我看保衛大武漢的戰斗,八成是要延後。」

李長官的這番分析並不算太出彩,實際上眼下整個武漢政府里面到處都充斥著類似的言論。大家都認為隨著黃河發大水,武漢的危機算是暫時解除了。甚至還有不少高級官員樂觀的認為,黃泛區足可以抵擋日軍三到五個月的時間。若是按照這樣計算的話,日本人進攻武漢的時間豈不是要推到1939年?

深知日本人喜歡冒險的華畢成對這些看法都是嗤之以鼻。如果區區一個黃泛區就能夠擋住日本人的前進腳步,那歷史上中國的抗戰也就用不著打上整整八年了。

「德公真的是這樣想的嗎?」

華畢成漫不經心的一句反問,讓李長官喜笑顏開。李長官本是想繼續在華畢成面前玩拋磚引玉的把戲,可是沒想到,華畢成居然直接揭穿了李長官的把戲。

「知世既然知道答案,又何必明知故問?別人都說是黃泛區擋住了日本人伸向武漢的屠刀,我卻覺得黃泛區是徹底堵死了我們中國軍隊的反擊之路。日軍是一支現代化軍隊,軍艦,飛機一應俱全。要通過黃泛區並不是什么難事,反倒我們真的是束手無策了。」

面對著來勢洶洶的日本人,武漢政府里面的絕大多數官員和將領心中只是一味想著該如何將日本人擋住,像李長官這樣無時無刻都盤算著反攻的高官,真算的上是一個異類。

若是換了其他官員或者將領聽到李長官的這番言論,恐怕早已被驚的膛目結舌。可偏偏現在聽到李長官這番言論的人是華畢成,一個比李長官更加獨特的異類。

華畢成不但沒有對李長官的話感到吃驚,反而大聲稱贊了起來。

「德公所言極是。這么大的國土,如果光想著該如何防御,那就是等著被動挨打。我就不相信日本陸軍會是鐵板一塊,從東北到華東,小鬼子的防線拉的那么長,怎么可能沒有破綻。日軍占領徐州之後,未經休整便立即大舉西侵,這正反映了日本政府的戰略計劃是速戰速決。他們企圖西向席卷皖、豫這兩個產糧大省,同時掌握津浦、平漢兩交通線,進而掃盪西南,逼我國作城下之盟。可他們卻沒有想到,土肥原的第十四師團會在蘭封吃了一場敗仗,而且隨著黃河花園口潰堤,黃河東南頓成一片澤國,日軍的輜重彈葯損失甚大,其沿隴海線兩側西進的計劃已經被完全粉碎。眼下日軍忙於營救黃泛區中的俄幾個師團,根本無暇顧及我五戰區撤往蘇北的部隊,此時不出擊襲擾日軍的後方,更待何時啊?」

華畢成的話讓李長官激動不已,今天李長官總算是遇到了一位和他持著同樣想法的將軍。

「是啊!委座此時不下令出擊襲擾日軍的後方,更待何時啊?」情緒上來之後,李長官的聲音也變的高了起來。

華畢成注意到當李長官高聲喊出「委座」這兩個字之後,站在遠處的幾名隨從和醫護人員開始悄悄的朝著李長官移動腳步。不用問也能想得到,這些人都是帶著使命到東湖療養院來的。

「我停留在潢川期間,第五戰區撤往蘇北的孫連仲、馮治安、張自忠、孫震、於學忠、李仙洲、龐炳勛等部,均已陸續越過津浦路,通過安徽至豫東布防。土肥原師團陷入薛岳的重圍之後,我便建議委座讓豫東的部隊向日軍後方出擊,截斷日軍交通線,威脅日軍後方,逼使敵人退兵,從而為保衛大武漢贏得更多的時間。但委座卻總是說要研究研究,直到今日,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復。我看委座並不是不知道反擊的重要性,而是不舍得他的中央軍罷了。若是錯過了眼下的戰機,等到日本人將他們的幾個師團從黃泛區里面救出來。武漢的這場仗,恐怕又會變成淞滬會戰那樣的結局。」

最後的這聲長嘆里面,包含了李長官太多的失望和無奈,華畢成看著面前這個臉色蒼白的一級陸軍上將,不禁感到有些心酸。

「若是軍委會里面能夠多幾位像知世你這樣有眼光的將領,或許抗戰不會是今日這樣的局面。」

聽著李長官的感慨,華畢成突然感覺到他晉升為一級陸軍上將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至少以後在遇到軍委會犯下大錯的時候,自己可以有站出來指正的機會,哪怕是能夠將抗戰往正確的方向上稍微拉一些,中國也能少付出很多的代價。

想到這里,華畢成的心中豁然開朗了起來。只可惜何部長的承諾還是張沒有兌現的支票,華畢成現在還不能使用,所以他暫時還幫不了李長官。

「後天軍委會不是有最高國防會議嗎?德公大可以在會上將反擊的計劃提出來,或許有人會響應也不一定。」

「響應?我看他們應該是避之不及吧!桂系在軍委會里就一個白建生,獨木難支。那些中央軍的將領們,全部都是委座手下的牽線木偶,開會只帶了眼睛和耳朵,根本就沒有帶嘴巴。你就別指望從他們那里聽到半句有用的話,至於其他的地方軍閥,他們各自都存著保存實力的心思,一聽到出兵反擊定然會裝聾作啞,唯恐惹禍上身。讓他們那自己的本錢去冒險根本就指望不上。黃季寬將武漢比喻成大上海的戲園子,其實形象的很。」

李長官可真是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當說完這番話之後。李長官才猛的想起華畢成也算是一個地方軍閥,他剛才豈不是連帶著將華畢成也給罵了?李長官趕緊不了兩句:「當然,知世你是不在其中的!」

華畢成知道李長官是無意之舉,所以也不能發作,只能一臉郁悶的表示他不會多想。

坐在河岸邊的長椅上和李長官又說了一會話之後,華畢成起身向李長官告辭,既然已經下定決心吃掉何部長送給他的「武昌魚」,華畢成現在就得開始做准備。

華畢成決定先去軍委會的大牢里面見見黃傑,看看能不能找出些為黃傑免罪的借口來。臨別之前,李長官告訴華畢成,他有一位來自美國的朋友對華畢成的戰績十分敬佩,很想和華畢成見一面。

「哦!此人叫什么名字?」華畢成一邊往外掏名片一邊問李長官,華畢成這是打算讓李長官將他的名片交給那位美國朋友,這樣李長官就算是對朋友有了交代。

「他的名字叫做約瑟夫-史迪威。」

華畢成心頭一震,對於這個約瑟夫-史迪威,華畢成可是太了解了。沒想到這位日後的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現在居然是他的粉絲。

掩飾住內心的震撼之後,華畢成將名片遞到了李長官的手里面,然後故作輕松的說道:「可以讓他給我打電話約時間,我會抽空見他一次!」

李長官笑著說道:「那是最好不過了。這個史迪威很有些意思,他對中國還是比較了解的,或許,以後美國人也會成為我們的助力。」

李長官沒有想到,他隨口說的一句話,居然會在幾年之後變成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