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信訪工作的想法(2 / 2)

升遷 晨光路西法 1633 字 2022-09-05

無奈的嘆了一口氣,鄧文兵苦笑了一聲對徐君然說道:「縣長,您這話說的倒數沒錯,這信訪工作,是真的不好干吶。」說著,就開始跟徐君然抱怨起這信訪工作有多么難做,不外乎是群主的要求有時候不合理,而且信訪部門實際上是沒有解決問題的權力的。

徐君然聽著鄧文兵的抱怨,卻明白他說的應該大部分都是實話,現行的信訪機構龐雜繁多,歸口不一。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法院、檢察院及相關職能部門都設有信訪機構。但由於信訪機構並屬於國家機關序列,這些機關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隸屬關系。中央信訪機構對地方信訪機構及中央各部門信訪機構之間的管制協調能力十分有限,各地信訪機構的職能和權力及其運作方式都有很大差異,而導致信息不共享,缺乏強制約。

不僅如此,信訪問題涉及到各個方面,出現了信訪問題綜合症,使信訪機構承受了太大的社會責任。由於信訪部門並不具有解決一切問題的實際權力,可信訪者卻在很大程度上把信訪部門當成了解決問題的責任主體,這樣就勢必把信訪部門當成了信訪群眾的直接對立面。而且從理論上說,信訪只是包括行政訴訟、行政復議等行政救濟手段之一,而國家的司法救濟才是公民權利救濟最為主要的形式。但在實踐中,群主更多地相信信訪這一行政救濟手段,並把其作為最後的希望所在。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各地司法導致公民不能得到正常的司法救濟是主要原因。

徐君然更加明白,在一定程度上,由於具有華夏傳統社會長期存在的「人治」思想這一基礎,信訪制度作為一種民情上達、伸冤維權的特殊管道,對社會起著安全閥,對老百姓起著安慰劑的作用。但是必須看到,這種試圖用行政救濟替代司法救濟的一個嚴重後果,是在客觀上消解國家司法機關的權威這一現代社會治理的基礎。

現行的信訪制度在程序上存在重大缺失,立案和答復均具有十分的隨意性。雖然確定了「分級負責,歸口管理」的基本原則,可是對於如何確定各級各部門的職責卻沒有一個嚴格的標准,造成各部門均可以以各種理由相互推委;而處理問題又要看領導的臉色行事,靠上級批示。各到還建立了「各級信訪工作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這種領導體制要求,各級黨委、政府「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負主要責任,直管領導負直接責任,對因為工作不到位、責任不落實,發生較大規模的連續到省委、省政府集體上訪或者到京城上訪,對社會穩定和正常工作秩序造成嚴重影響的,追究分管領導的責任。這種信訪領導體制對各級黨政重視信訪問題起到了一定作用,也解決一些問題。但由於各級政府為了抑制上訪的增加和升級,在收買和欺騙等方法不能發生效果時,就會采取各種手段對信訪群眾進行打擊,甚至政治迫害。少數地方政府對信訪者進行打擊和政治迫害產生了十分嚴重的政治後果,其中之一,就是使信訪成為了有效的社會總動員方式和維權抗爭的手段,導致集體行動增加;第二個後果是,政治激進主義在信訪者中產生,並獲得迅速繁殖的社會土壤。

「老鄧,照你這個說法,是不是咱們要關起門來不聽取群眾的意見啊?」耳聽著鄧文兵的抱怨越來越離譜,徐君然笑了笑,打斷了他的話,雖說自己明白這里面的問題,可是在如今的這個情況下,信訪辦的工作還是很重要的。畢竟如今華夏的法律,有時硬,有時軟。沒有中央領導的批示就軟,有批示的時候就硬。出小事情的時候就軟,出大事情的時候就硬。不集中行動的時候就軟,搞集中行動的時候就硬。涉及執法部門和政府官員的時候就軟,涉及普通百姓的時候就硬。當事人不強硬的時候就硬,當事人強硬的時候就軟。

鄧文兵一聽徐君然的話語有些不太高興,連忙搖頭道:「縣長您別誤會,我不是那個意思。」

他又不是笨蛋,對於徐君然的態度雖說摸不清楚,但是從平時徐君然對待群眾的態度上來看,這位徐縣長可不是那種不把老百姓當回事的人,自己真要是給他留下一個不注重群眾意見的印象,可不是什么好事兒。

徐君然聽著鄧文兵的解釋,自然也知道他的顧慮,笑了笑說道:「我也沒什么意思,就是希望我們的信訪干部,能夠多做一些實事,傾聽群眾的意見,最重要的,要跟職能部門多多溝通。」

他很清楚,在很多官員干部眼里,上訪的人就是刁民,其實真正的刁民是不上訪的,他們會作出種種與法律對抗的壞事。說白了,這些人嘴里面說擔心上訪的人破壞政府的形象,可實際上卻是擔心上訪的人會影響自己的個人形象和仕途升遷罷了。

至於自己的這番話,鄧文兵能夠聽進去多少,徐君然不知道,也沒辦法去約束下面人的行為,他唯一能夠做的,就是盡可能用自己的權威,去給下面的人施加壓力,讓他們對於群眾反映的問題更加重視一點。

放下電話,徐君然忍不住嘆了一口氣,信訪制度是華夏行政制度的一大特色。但是,這個制度再好,也不能完全代替完善的法律制度。在一個提倡法治的現代社會,還是應該首先提倡用法律去解決問題。因為信訪結果的好壞,往往取決於你能不能遇到一位「清官」,取決於你能不能遇到一位負責任的人。

就好像今天這個上訪告狀的老人家,如果不是遇到自己的話,恐怕他的事情,根本就不會有人理會……求訂閱支持,求贊支持,求推薦票!

媳婦的姥爺馬上就不行了,全家動員回去,八十多歲的老人家,手腳冰涼,說實話,我看著都覺得有種兔死狐悲的感覺,過了年晨光就三十了,最多還有二十年,我也要老了。

各位書友,珍惜身邊的每一位親人吧。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