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請勿購買!!!(1 / 2)

重生之1982 沒錢沒理 3363 字 2022-09-05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重生之1982最新章節!

中華民共和國國徽

星呈半弧形狀,環拱一顆大五角星。國徽四周由金色麥稻穗組成正圓形環,麥稻稈的交叉處為圓形齒輪;齒輪中心交結著紅色綬帶,分向左右結住麥稈下垂,並把齒輪分成上下兩部分。

含義:紅色和金色融合一起,體現了中華民共和國的神聖和庄嚴。國徽圖案象征中國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代表中華民共和國的尊嚴。

國歌

由田漢作詞;聶耳作

中華民共和國國歌

曲。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年代,1949年9月27日確定為中華民共和國代國歌,象徵著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為捍衛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中華民族的堅強斗志和不屈精神永遠不會被磨滅。《義勇軍進行曲》原是聶耳於1935年,為「上海電通公司」拍攝的故事影片《風雲兒女》所作的主題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正式將《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寫入《中華民共和國憲法》。

民族

中國擁有56個民族,其中以漢居多,分布於全國各個地區

編輯本段歷史

概要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是現中國境內考古發掘出的原始的雕刻中發現,作為地名最早出現於陝西寶雞周

書時間較靠後,則《左傳·庄公三十一年》

中國四大發明

有「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於王,王以警於夷。中國則否」的說法,足見東周春秋前期,「中國」一詞就已經與蠻、夷、戎、狄對舉。」齊桓公救援邢國,衛國等國,被稱作「救中國」,足見此時的「中國」,已經擴大到被認為是「諸夏」的國家。

中國者,聰明睿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義,故謂之中國」。中華文明古指華夏文明,以詩書禮樂易春秋為文明源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夏,大也。華,夏一也。華夏文明的思想核心是神道設教、禮樂教化,嚴華夷之辨,推崇仁義禮智信。

偉大的中華民族已經走過了五千年的文明歷程。古老的中華大地上,勤勞、勇敢、智慧的民共同開拓了幅員遼闊的國土,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同發展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形成了以愛國主義核心的為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中華民族精神。

三皇五帝拓像

炎帝與黃帝被視為中華民族的文明始祖。傳說起源於陝西中部渭河流域的部落領袖。《國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渭河支流,今陝西關中中部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渭河支流,今陝西關中西部清姜河)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們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後來為了爭奪領地,兩個部落展開阪泉之戰。後來黃帝的孫子顓頊和曾孫帝嚳繼續擔任部落聯盟的首領。帝嚳的兒子堯繼位,他是一名賢君,創立了禪讓制,傳位給了舜。舜時期,洪水泛濫,禹采用疏導的方法,成功治理了洪水,因此被推舉為首領。

安陽殷墟甲骨文

最早的世襲朝代夏朝約前21世紀到前16世紀,由於這段歷史沒有發現文字性文物做印證,所以只能靠後世的文獻記錄和出土文物對照考證。夏禹黃河中下游流域治水,興修水利。夏代最後一個君主——桀,因荒淫無道而被湯推翻,史稱商。商代文明已經十分發達,有歷法、青銅器、禮器以及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等。商王朝已經有一個完整的國家組織,並且具有了封建王朝的規模。當時的主要生產部門是農業,不過手工業,特別是青銅器的冶鑄水平也已經十分高超。並且已經出現了原始的瓷器。商朝自盤庚之後,定都於殷(今河南安陽),因此也稱為殷朝。商朝的王位繼承制度是傳子或傳弟,多按年齡的長幼繼承。

到了大約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牧野之戰中取得決定性勝利,商朝滅亡,西周建立,建都鎬京(今陝西西安附近),後遷都東都洛陽,東周建立。華夏勢力又慢慢滲透到黃河下游和淮河一帶。周王朝依然是封建貴族統治,有許多貴族的封國(諸侯)。到鼎盛時,周朝的影響力已經南方跨過長江,東北到今天的遼寧,西至甘肅,東到山東。周朝時的宗法制度已經建立,政權機構也較完善。自唐堯、虞舜至周朝皆封建時代,帝王與諸侯分而治之。中國最早有確切時間的歷史事件是發生於公元前841年西周的國暴動。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波瀾壯闊。

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不僅基本奠定了以華夏民族為中心的中原王朝的疆域規模,而且開創了將中華大

偉大開拓者—漢武帝

地上漁獵文明區、游牧文明區和農耕文明區「混而為一」的大一統先河。前221年,秦並其他六國,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統一了中國主體部分,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君主統治國家,定都咸陽(今西安和咸陽部分)。秦始皇嬴政自認「功蓋三皇,德過五帝」,於是改用皇帝稱號,自稱始皇帝,稱秦始皇,中央集權的確立,取代了周朝的諸侯分封制;統一了文字,方便官方行文;統一度量衡,築成了萬里長城,奠定了今日中國版圖的雛形,其確立的政治制度直到清朝末年才被推翻。前202年,劉邦稱帝,西漢建立,定都長安。到了漢武帝時,漢朝到達鼎盛,史稱「漢武盛世」。武帝接受主父偃的提議實行推恩令,徹底削弱了封國勢力,強化監察制度,實現中央集權;他派遣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大將北伐,成功地擊潰了匈奴帝國,控制了西域,還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拓了著名的絲綢之路,發展了對外貿易,使中國真正了解了外面的世界,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儒家學說也被確立為官方的主流意識形態,成為了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其他藝術與文化也蒸蒸日上。漢武帝時期開疆拓土,奠定了今日中國的版圖基礎。西漢時期陸續今廣西、雲南、貴州、海南等地設置郡縣,西北的羌地設護羌校尉,東北烏桓地區設護烏桓校尉,今新疆地區設置西域都護府,歷史上第一次把這些邊疆民族地區納入中央政府的有效治理版圖之內。西漢王朝開疆拓土,奠定了今日中國的版圖,開創了大一統政治格局,首次開辟了鏈接歐亞的絲綢之路,擊潰強大的匈奴帝國,斬殺匈奴單於,發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時代強音,匈奴從此徹底失敗並逐漸消失,儒學成為此後兩千年的統治思想,西漢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對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公元25年,劉秀建立東漢,定都洛陽,東漢一朝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如竇憲率領東漢大軍反復打擊北匈奴,迫使北匈奴西遷,遠走歐洲。班超經營西域,重新打通絲綢之路,並通到羅馬。蔡倫對造紙術的重大革新和以漢明帝「永平求法」為代表的佛教傳入中國,張道陵創立道教,均為深遠的影響了中國甚至世界的大事。漢朝國力強大,與羅馬、安息、貴霜並稱為四大帝國,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東漢政府土崩瓦解,軍閥混戰,220年,曹丕篡漢建魏,定都洛陽,221年劉備稱帝於成都,229年孫權立國於建業,三分鼎立,史稱三國。

266年,司馬炎代魏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晉國滅吳,再度統一。此後,中原周邊的匈奴、鮮卑、羌、氐、羯五個游牧民族與各地流民起來反晉,史稱五胡亂華。這些游牧民族紛紛建立自己的國家,從304年到409年,北部中國陸陸續續有多個國家建立,包括了成漢、前趙、後趙、前燕、前涼、前秦、後秦、後燕、西秦、後涼、北涼、南涼、南燕、西涼、夏和北燕,史稱十六國。自東漢後期開始,為躲避戰亂,北方中原的漢族民大量遷居南方。晉朝南遷,建都建康,史稱東晉。拓跋鮮卑統一北方中原,建立北朝的第一個王朝——北魏,後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實行漢化,達到鼎盛局面。之後北魏分裂西魏和東魏,並分別被北周和北齊取代,所以北朝則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南朝經歷了宋、齊、梁、陳的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