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請勿購買!!!(2 / 2)

重生之1982 沒錢沒理 2441 字 2022-09-05

炎帝與黃帝被視為中華民族的文明始祖。傳說起源於陝西中部渭河流域的部落領袖。《國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渭河支流,今陝西關中中部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渭河支流,今陝西關中西部清姜河)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們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後來為了爭奪領地,兩個部落展開阪泉之戰。後來黃帝的孫子顓頊和曾孫帝嚳繼續擔任部落聯盟的首領。帝嚳的兒子堯繼位,他是一名賢君,創立了禪讓制,傳位給了舜。舜時期,洪水泛濫,禹采用疏導的方法,成功治理了洪水,因此被推舉為首領。

安陽殷墟甲骨文

最早的世襲朝代夏朝約前21世紀到前16世紀,由於這段歷史沒有發現文字性文物做印證,所以只能靠後世的文獻記錄和出土文物對照考證。夏禹黃河中下游流域治水,興修水利。夏代最後一個君主——桀,因荒淫無道而被湯推翻,史稱商。商代文明已經十分發達,有歷法、青銅器、禮器以及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等。商王朝已經有一個完整的國家組織,並且具有了封建王朝的規模。當時的主要生產部門是農業,不過手工業,特別是青銅器的冶鑄水平也已經十分高超。並且已經出現了原始的瓷器。商朝自盤庚之後,定都於殷(今河南安陽),因此也稱為殷朝。商朝的王位繼承制度是傳子或傳弟,多按年齡的長幼繼承。

到了大約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牧野之戰中取得決定性勝利,商朝滅亡,西周建立,建都鎬京(今陝西西安附近),後遷都東都洛陽,東周建立。華夏勢力又慢慢滲透到黃河下游和淮河一帶。周王朝依然是封建貴族統治,有許多貴族的封國(諸侯)。到鼎盛時,周朝的影響力已經南方跨過長江,東北到今天的遼寧,西至甘肅,東到山東。周朝時的宗法制度已經建立,政權機構也較完善。自唐堯、虞舜至周朝皆封建時代,帝王與諸侯分而治之。中國最早有確切時間的歷史事件是發生於公元前841年西周的國暴動。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波瀾壯闊。

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不僅基本奠定了以華夏民族為中心的中原王朝的疆域規模,而且開創了將中華大

偉大開拓者—漢武帝

地上漁獵文明區、游牧文明區和農耕文明區「混而為一」的大一統先河。前221年,秦並其他六國,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統一了中國主體部分,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君主統治國家,定都咸陽(今西安和咸陽部分)。秦始皇嬴政自認「功蓋三皇,德過五帝」,於是改用皇帝稱號,自稱始皇帝,稱秦始皇,中央集權的確立,取代了周朝的諸侯分封制;統一了文字,方便官方行文;統一度量衡,築成了萬里長城,奠定了今日中國版圖的雛形,其確立的政治制度直到清朝末年才被推翻。前202年,劉邦稱帝,西漢建立,定都長安。到了漢武帝時,漢朝到達鼎盛,史稱「漢武盛世」。武帝接受主父偃的提議實行推恩令,徹底削弱了封國勢力,強化監察制度,實現中央集權;他派遣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大將北伐,成功地擊潰了匈奴帝國,控制了西域,還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拓了著名的絲綢之路,發展了對外貿易,使中國真正了解了外面的世界,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儒家學說也被確立為官方的主流意識形態,成為了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其他藝術與文化也蒸蒸日上。漢武帝時期開疆拓土,奠定了今日中國的版圖基礎。西漢時期陸續今廣西、雲南、貴州、海南等地設置郡縣,西北的羌地設護羌校尉,東北烏桓地區設護烏桓校尉,今新疆地區設置西域都護府,歷史上第一次把這些邊疆民族地區納入中央政府的有效治理版圖之內。西漢王朝開疆拓土,奠定了今日中國的版圖,開創了大一統政治格局,首次開辟了鏈接歐亞的絲綢之路,擊潰強大的匈奴帝國,斬殺匈奴單於,發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時代強音,匈奴從此徹底失敗並逐漸消失,儒學成為此後兩千年的統治思想,西漢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對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公元25年,劉秀建立東漢,定都洛陽,東漢一朝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如竇憲率領東漢大軍反復打擊北匈奴,迫使北匈奴西遷,遠走歐洲。班超經營西域,重新打通絲綢之路,並通到羅馬。蔡倫對造紙術的重大革新和以漢明帝「永平求法」為代表的佛教傳入中國,張道陵創立道教,均為深遠的影響了中國甚至世界的大事。漢朝國力強大,與羅馬、安息、貴霜並稱為四大帝國,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東漢政府土崩瓦解,軍閥混戰,220年,曹丕篡漢建魏,定都洛陽,221年劉備稱帝於成都,229年孫權立國於建業,三分鼎立,史稱三國。

266年,司馬炎代魏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晉國滅吳,再度統一。此後,中原周邊的匈奴、鮮卑、羌、氐、羯五個游牧民族與各地流民起來反晉,史稱五胡亂華。這些游牧民族紛紛建立自己的國家,從304年到409年,北部中國陸陸續續有多個國家建立,包括了成漢、前趙、後趙、前燕、前涼、前秦、後秦、後燕、西秦、後涼、北涼、南涼、南燕、西涼、夏和北燕,史稱十六國。自東漢後期開始,為躲避戰亂,北方中原的漢族民大量遷居南方。晉朝南遷,建都建康,史稱東晉。拓跋鮮卑統一北方中原,建立北朝的第一個王朝——北魏,後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實行漢化,達到鼎盛局面。之後北魏分裂西魏和東魏,並分別被北周和北齊取代,所以北朝則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南朝經歷了宋、齊、梁、陳的更替。

公元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大興,隋朝結束魏晉南北朝長達300多年的戰亂,民族大遷徙和大融合基礎上建立了比漢朝疆域更為廣大、民族更為眾多的統一格局。

中國歷史疆域變化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唐朝(618—907年),是中國歷史上統一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盛的朝代。唐朝芳華絕代,崇文尚武,禮樂生輝,思想開放,威震四方,讓後無限追思向往。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於洛陽,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705年,唐中宗恢復舊制,唐朝國力強大、文化先進,增強了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這個時期,唐朝先後統一東突厥和西突厥,並設立安西和北庭兩大都護府管理軍政要務。對其他民族地區,唐朝也都設置了大量的羈縻府、州,有的還直接設置道、府、州,予以有效管轄。唐朝統一領導和治理下的各民族蓬勃發展,促進了唐朝國力的強盛和疆域的擴大。唐朝有「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達到鼎盛。

從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間,中原相繼出現了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國都洛陽、開封。同時,這五朝之外,還相繼出現了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即荊南)和北漢等十幾個地方割據政權,這十幾個政權統稱「十國」。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

960年,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976年10月,趙匡胤之弟趙光義登上皇位,即宋太宗。到979年,消滅北漢,中國大部分被統一。北宋開國後,通過收兵權、削相權及制錢谷等等措施,進一步強化中央集權統治。同時,科舉制度獲得極大發展。並且通過與遼朝、西夏的和戰,加強了民族融合。北宋中葉,朝政日益萎靡,形成積貧積弱的局面。宋仁宗時,出現短暫的「慶歷新政」。熙寧時,宋神宗任用王安石產生了影響巨大的王安石變法。北宋末,統治極度腐朽。1127年,金**隊攻入開封,史稱靖康之變,北宋滅亡。趙構應天府即位,即宋高宗,南宋建立。南宋時期,當權者長期執行求和政策,向金朝納貢,壓制軍民抗金斗爭,甚至不惜慘殺愛國將領岳飛。南宋後期,抗蒙戰爭連年,到1276年,元朝軍隊占領臨安,益王趙是、廣王趙昺等殘余勢力繼續抵抗元朝,直到1279年,8歲的小皇帝宋幼主趙昺被元朝逼的走投無路,被大臣陸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南宋殘余勢力才被元朝消滅。宋朝雖最終覆滅,卻產生了文天祥等民族英雄。宋朝的經濟繁榮程度可謂盛況空前,文化昌明,發明創造。科技、農業、印刷業、造紙業、絲織業、制瓷業均有前所未有的重大發展,航海業、造船業成績突出,海外貿易發達,和南太平洋、中東、非洲、歐洲等地區50多個國家通商。宋朝,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1279年元世祖建立元朝後一統中國地區,當時的疆域領土達2848萬平方公里。元朝的藩屬國有高麗、緬甸、安南、占城、爪哇及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與伊兒汗國等國。北有漠北諸部、南有南洋諸國、西有四大汗國。其中有兩個直屬的藩屬國,即高麗王朝與緬甸蒲甘王朝,分別建立征東行省與緬中行省。

南宋滅亡五十余年後,元朝蒙古統治者日益殘暴黑暗,終於爆發了元末農民起義。「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朱元璋經過南征北戰,於1368年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建立了明朝。不久他又命徐達、常遇春等北伐,攻占大都(北京),蒙元統治者首領北逃,結束了

中國朝代

中原98年的統治。建立了自胡元敗法以來漢族建立的朝代。明成祖朱棣推翻建文帝,遷都北京。明朝初年國力強盛,經永樂勵精圖治,至明宣宗的近百年間,明朝北進蒙古高原,南征安南,伐錫蘭,羈縻馬來諸島族。明朝還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海軍——明朝水師。明初天下大治,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興,一派盛世景象。明朝,正禮儀於炎黃,存衣冠於漢唐,化天工於造物,開海波於萬疆。

明朝晚期,居住關外東北地區的滿族開始興盛起來,終於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後不久,驅逐李自成,進入北京,建立了清朝,當時明朝舊臣鄭成功南撤到台灣島,並驅逐了那里的荷蘭殖民者,後來被清朝軍隊攻下。清朝之後的半個世紀還攻打並占領許多地區,例如新疆、西藏、蒙古以及台灣。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