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神奇的水中石龍(2 / 2)

蜀山異聞錄 迷奇夢蝶 2069 字 2022-09-05

李昱光就反駁了:「有三、四百米那么長的龍嗎?我還是認為,在古代的大海消失後,原來沉積在海底的泥沙慢慢變干,並形成了這種獨特的形態,或許大約幾千萬年前,石龍出現的地區應是古河道,後來河道慢慢干涸,古河道中的沙子逐漸脫水、固化、收縮,而且,河道兩邊還摻有一些泥土,泥土的收縮率又高於沙子,因此,在收縮過程中,逐漸變成中間隆起,而兩邊變凹的圓柱狀骨頭形狀的物體,讓人們仿然間看見,誤以為是龍的化石。」

柳青蕪還是不相信:「世界哪有這么奇巧的事!哦,海底的泥沙,慢慢變干,在收縮過程中,逐漸變成中間隆起,就能變成龍?聞所未聞,亘古未見,哪里的文獻資料上有這種記載?」

「嘿嘿,這就不一定,難道就沒有創世發現的可能?我堅持認為自然界風霜雨雪的浸蝕,完全有可能生成這種似龍非龍的風化物!」李昱光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

「那這石龍嘴里的殘留物與尾部出現粘糊糊的稠液又怎么解釋呢?」柳菁蕪反問道。

「殘留物是一些魚蝦死於其間而留下的屍體殘骸唄,至於尾部的稠液,是不是石龍腹中躲避大型魚類襲擊的魚群太多而留下的排泄糞便呢?」

「你這個解釋太不靠譜!魚嚇的糞便在水里還能不被稀釋嗎?有那么稠?」

「那我給你另外一種解釋,當初河道突然斷流干涸,而存在於泥里的如比今天的泥鰍、黃鱔還大許多的水中動物便悶死於河沙泥土之中,腐爛變成石油或油脂一類的粘糊糊東西!」

其他專家聽了,未置可否,不能判定柳青蕪與李昱光他倆誰對誰錯。

潛水員們繼續沿著大廳中央的豎井下行,發現洞壁上還真有許多動物圖案鑲嵌在石頭之中。

岩壁上棲息著很多鳥類化石,洞壁下端布滿了千足蟲、昆蟲、蛇以及蠍子等類爬蟲,尤其是那一具具恐龍時代的海洋爬行動物化石,即一億年前的魚龍化石,清晰地印在了洞壁上。

成年魚龍可以長到3.96米長,它們屬於海洋食肉動物的一種,多以魚類以及甲殼類動物為食。

它們中的一些有著鋒利且密集的牙齒,因此,不用費勁就可以將甲殼類動物堅硬的外殼粉碎掉。

專家賈立波表示:「既然認為這個地區在白堊紀時代曾被一片海洋覆蓋,那么,在那里發現現海洋爬行動物化石以及其它一些史前動物化石,也就理所當然、無可厚非。」

柳青蕪一聽,如獲至寶,終於有人幫著證明了他的推論的正確性:「我就說嘛,四川盆曾經是恐龍的故鄉,蜀龍山區地下有恐龍化石就理所當然很正常啦!有時候我甚至還突發奇想,這地下深水中說不定還真遺留有活著的恐龍呢。」

賈立波聽後,笑了笑說:「你老可真是想象力豐富啊!」

柳菁蕪立刻正臉嚴肅地說道:「這也不完全胡亂猜想,前些時候理縣那戶寧姓人家捕捉著到的龍形魚,我們剛下潛時不也從水中發現了龍魚嗎?種種跡像聯系起來一想,讓我不得不朝億萬年遺留的恐龍那方面想去!」

「也是哈,說不是吧,這水洞里偏偏又層出不窮地出現怪事和奇怪的魚類,說是吧,又沒法解釋清楚,哎……」

「看來,這越往下潛,遇到的怪事肯是會更多,更無法解釋!」

「那又怎樣?咱們本來就是來洞下探險考察的,就是來發現問題,求真相求答案的,補禍匠還怕窟窿多嗎?」

「對、對!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問題來了,咱們再一個一個找答案唄!反正咱們來的都算權威專家,沒有攻不破的謎,是問題,咱們齊心合力,總會解決的!」

「對,說得好!我贊成,走,咱們繼續探索去!」

在洞穴的下行中,潛水員還發現靠近鵝管旁邊的一棵造型奇特的大樹,遠遠看去,這棵樹猶如一頭站立的巨型恐龍,它那張牙舞爪的模樣,仿佛要對前面的獵物下手似的。

這棵大樹高達10米以上,樹中部那兩根粗粗的樹枝猶如恐龍兩只揮動的前腳,大樹頂部張開的「大嘴」更是惟妙惟肖,整棵大樹都被海藻、海帶等像藤本植物一樣緊緊纏繞著,還有頭部像馬、尾巴像猴、眼睛像變色龍、還有一條鼻子、身體像有棱有角之木雕的海馬,群穿梭其間。

而在恐龍形樹的旁邊,還生長著一種像地下蘭形狀的東西。專家們頗感意外,這種風格怪異而招人喜愛的蘭花品種,它一生都是在地下生活不錯,甚至在地下開花也沒錯,可是,它能生長在水中就有些奇怪了!

因為此種蘭花通過寄生真菌與一些木本灌木根部的配合,獲得所需要的所有營養。

由於生長於地下,完全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所以蘭花根本沒有綠色部分,但它仍保有葉綠體,不過與普通植物相比,它葉綠體基因的70%已經缺失,只有37個基因,這是所有已知植物葉綠體基因組中最少的。

專家們看了以後說,「那是長得像恐龍的石筍,或石珊蝴,至於為什么會長在水下,就沒法兒解釋了。」

專家讓潛水員上前摸—摸,看它是否還有勃勃生氣。

潛水員摸後告訴專家:「質地堅硬,應該不是植物,應該是與剛才石筍恐龍一樣的東西,類似於地下蘭而己。」

已經下到了五百米以下了,這個豎洞仍然深不見底,好像無底洞似的,隨著所攜氧氣的減少和水中壓強的加大,以及水中傳給潛水衣的溫度越來越涼,潛水員漸漸感到有些吃不消,於是,便商量著上浮返回地面。

專家們經過會商,傳統的個人設備下潛已無法到達水池洞底,必須借助更先進的設備才能繼續下潛探索。

他們便打道回蜀龍水電站,請求中科院派蛟龍號潛水器來完成下潛探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