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川毀勝跡(2 / 2)

蜀山異聞錄 迷奇夢蝶 1863 字 2022-11-16

也就在地震到來的那一瞬之間,北川羌族自治縣內的羌族人死亡與失蹤人口達19000多人,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97%以上的羌族民居倒塌。而羌族許多富有特色的少數物質文化,如羌族雕鏤、羌族村寨、羌族民族刺綉等,也都慘遭毀滅性打擊。

一瞬之間,地震後的農業發展銀行北川縣支行的行政與住宿大樓倒塌……

一瞬之間,位於山底的北川茅壩初中,因地震導致山體滑坡,泥石流一下將未來得及逃生的500初中學生集體掩埋,茅壩初中慘遭滅頂之災。

…………

82 歲的退休干部李厚德和69歲的老伴范文芳,正在距離縣城半里路的一楊姓親戚家串門,事發當時,正在午休的李厚德突然感到地面重重地顛簸了幾下,接著就發狠地左右打擺子,站立不穩的他一跟頭栽倒在地,他意識到地震了……枯瘦的雙手一個勁地在胸前搖擺……

接著,就聽見對面山坳里景家村村民李秀瓊,突然她大聲喊道:「鄉親們快逃呀!山要垮了!山要垮了!…」,李秀瓊出門在階沿上水缸里舀了一瓢水,一喝水一邊洗臉,又隨意地望了一下遠處的高山,結果就發現山體在往溝下滑動。?

剎那間,縣城四周高度五百至一千米的山體都在向低處的城區崩塌,許多人剛從建築物逃出來,隨即又被山上的滑坡掩埋了,北川縣城廢墟中行走的街道,已經多半被泥石流掩埋,許多倒塌的建築要么不見蹤影,要么只露出小半個頭。伴隨著余震的不斷發生,四周的山體不停地向城區塌下巨石,縣城地處低窪處,唯一的出路也被塌下的山體堵斷了,簡直是無路可逃。

中國的地質構造分屬三個大地構造域:西部喜馬拉雅構造域,東部為瀕太平洋構造域,北部是古亞洲構造域,綿陽市境大地構造位置正處於三大構造域的結合部位,東南部屬揚子准地台,西北部屬松潘——甘孜地槽褶皺系和秦嶺地槽褶皺系,主要地質構造類型有摩天嶺東西向褶皺帶、龍門山北東向構造帶和旋扭構造三類,在摩天嶺東西向褶皺帶上主要有青溪大斷裂、營坪斷裂和虎牙斷裂三個斷裂構造,1976年松潘—平武大地震即發生在虎牙斷裂上,而龍門山北東向構造帶位於四川盆地西北側,全長450公里,在龍門山北東向大斷層中,區域性大斷層有江油——灌縣大斷層、北川——映秀深斷裂帶、青溪大斷層。

其中北川——映秀深斷裂帶,北起廣元茶壩以南,南達瀘定縣一帶,其間穿過彭灌——九里崗復式背斜東南側,寶興復式背斜西北側,長達400余公里,總體作北東40度延伸,這一斷裂可分為南北兩段,綿陽市境的北段稱北川大斷裂,南段稱為映秀斷裂或中雎鋪斷裂帶,發生於龍門山台緣褶皺帶內。北川斷裂帶走向北東40度左右,傾向北西,傾角50度-70度,在北川縣顯示最清楚,由北川向東北延伸,在曲山至鄧家渡一段的湔江東南岸可見到斷層三角面,它再向北東延伸入平武南壩一帶,即稱南壩大斷層。

75歲的村民姚功明也同樣看到了山體的滑坡情形,他家的果樹全部毀壞,房屋也被夷為平地,他看見住在對岸半山腰上的趙福秀家及漁子溪全村的房屋瞬間倒塌,漁子溪村建在了一個巨大的溝前堆積體上,村後山頭已發生大面積崩塌,村民全部被埋,即便沒有地震,在雨季來臨時,也隨時都有滑坡和崩塌的危險。一切皆被泥石流掩埋,擂鼓鎮、陳家壩等鄉鎮泥石流和山體滑坡嚴重,多處道路受阻,民房被沖毀,百花鄉蔡家扛村,在陡峭、濕滑的山道上展現在人們眼前的便是巨大的開裂口。

李厚德、范文芳等三人被掩埋後,隨即開始自救,他們一直在不斷扒土,三人聚到一起,扒著扒著便摸到飲用水瓶,謝天謝地,總算有水可以喝了,生命暫時得以延續,他們在純凈水喝完之後,他們就喝尿,並且還在不間斷地扒土,有一天,他們在廢墟底下聽見有人走過,於是就拚命地呼喊,終於,他們被救出來了。

剛剛恢復意識的李厚德、范文芳兩位老人,想到自己的孫女李紫菡、孫子李奇文還在北川小學上學,這么強烈的地震,恐怕那兒也凶多吉少,便起身告別鄉親們,從路旁撿了根木棍當拐杖,一瘸一拐、顫顫巍巍地向北川小學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