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明報》三巨頭(1 / 2)

剽竊天下 我抽萬寶路 1157 字 2022-09-05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剽竊天下最新章節!

十六《明報》三巨頭

《明報》大樓,金庸辦公室里,金庸的大班台上放滿了書和文稿,牆壁周圍也全部都是書櫃,書櫃中整整齊齊地裝滿了各種書籍。

金庸端坐在大班椅上,神情嚴峻地注視著他對面的兩個人。他左手邊放著5本書稿,右邊卻是拿著一本明報出版社曾經出版的《七殺》。

在金庸的對面,坐著沈寶新和潘粵明。沈寶新與金庸年齡相仿,都是40歲出頭,他是《明報》的另一股東;而潘粵生卻還只有30多歲,他是《明報》的主編。這兩個人是《明報》的重要人物,也是金庸的左臂右膀。

「我花了6天時間,終於讀完了這5本小說。以我的眼光來看,這五本書的作者,就是《七殺》的作者!我想,這決不會錯!」金庸講話很慢,似乎每個字都要經過深思熟慮才說出來的。

潘粵明也感慨地說:「我早就讀完了這5本書稿。呵呵,這5本書無疑都是寶貝,我們《明報》和明報出版社又有得賺了。」

「問題是,我們該給這個『唐嘲』多少稿酬呢?連同《七殺》的稿酬與版稅一並給他嗎?那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啊。」沈寶新似乎有點擔憂什么,他嘆息一聲道:「寶貝是寶貝,但是這寶貝對於我們來說,實在是太昂貴了。其實,我也看出來了,《七殺》的作者就是唐嘲。他……現在是來向我們討債來了。」

金庸沉吟了一會兒,然後又慢條斯理地說:「該還的,終究是要還的。我們不應該忘記,我們《明報》發展這么迅速,這本《七殺》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沈寶新和潘粵明都不說話了。他們的思緒仿佛回到了幾年前。

1959年5月,金庸出資8萬,沈寶新出資2萬,共同創辦了《明報》。《明報》創刊初期,沈寶新管營業,金庸負責編務,潘粵生作他們的助手。盡管他們不斷更改副刊內容,改變新聞路線,金庸更是抱病撰寫《神雕俠侶》,但是《明報》還是一步步滑向「聲色犬馬」之路,銷量在千份之間起伏,第一年就虧空嚴重。《明報》的老員工都記得他當年辛勞的身影,一方面經常要通宵寫稿,另一方面又為經濟問題苦惱不已。有一段時間他要靠典當來維持《明報》。

60年代初期中國大陸的政治變局為金庸的出人頭地提供了機會,金庸拯救《明報》也靠的就是這個時候的社論,特別是1962年「難民潮」事件的報道社論。1962年,受「大躍進」影響,內地有大批人員偷渡香港,被香港警方堵截於上水梧桐山。由於事件敏感,《大公報》、《文匯報》等報都不予報道,《明報》卻「莽莽撞撞」,大聲疾呼,從是年5月12日起,幾乎每天都作頭版全版報道。

也就是在那時,在梧桐山上,一個難民交給金庸一本叫做《七殺》的手抄本。金庸連夜讀過這部小說之後,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果斷出版《七殺》。

也許《七殺》是大陸頭號「**」的緣故,《七殺》一經出版,3萬冊在香港3天時間就銷售一空。他們接著印刷了好幾次,把《七殺》銷到了台灣、南洋。然後又翻譯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及日文,向全世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