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第109章 倨傲的同知(2 / 2)

大官人 三戒大師 1526 字 2022-11-28

鹽司衙門的人眼高於頂,根本瞧不起個區區七品官,得虧許知縣畢竟是本縣父母,才得他們另眼相看,讓他面子上過得去。

不過門包是不能省的,當然是王賢出。接過許知縣的名刺,門子請他在門房吃茶,王賢連個坐都沒有,只得侍立在一旁。

等了最少半個時辰,門房才來叫他倆進去。王賢不禁佩服的看一眼,依舊神態自若的許知縣,更佩服的是這位師伯的先見之明……進來枯坐這么久,許知縣竟一口水沒喝,顯然早預見到這一出,為免尿急才如此。

想到這,他對許知縣沒怨氣了。省城的縣官真是難當,人家外縣的正堂都是父母大老爺,省城的縣官卻是孫子一般,到了哪個廟里都得磕頭拜菩薩。所以許知縣肯帶他來,已經很夠意思了,怎能再奢求人家大包大攬呢?人家根本沒那本事!

進去鹽司同知外簽押房,許知縣稍候片刻,一名四五十歲,身穿緋袍的官員,終於掀簾從里間出來。

不得不說的是,這人打破了王賢對緋袍的美好感覺……當初他看周新穿著緋袍,端坐堂上,那種冷艷高貴簡直要晃瞎他的眼。打那以後,王賢就對緋色官袍有些痴迷,好幾次夢見自己穿著緋袍,端坐在早點攤前吃豆腐腦……那是何等拉風啊。

可是眼前這位身材又矮又胖,挺胸凸肚,一身緋色官袍裹在身上,活像個大紅燈籠。一張滿是贅肉的臉上,酒糟鼻子很是扎眼,兩只小眼睛里卻透著傲慢與冷淡。

這就是那位害苦了他們的楊同知。

許知縣忙不迭起身行禮,楊同知只是用鼻子哼一聲,便一屁股堆在主位上,「坐。」

「多謝大人。」許知縣只敢擱半邊屁股在椅子上。

「貴縣撥冗前來,」楊同知眯著眼道:「不知有何公干?」

「回大人,不是敝縣的公務。」許知縣道:「下官受同鄉好友所托,來給大人送兩封信。」

「哪里的同鄉?」楊同知笑問道:「竟能讓貴縣當信差。」

「是下官的同年,富陽知縣魏文淵。」許知縣答道。

「……」一聽富陽縣,楊同知就像吃了蒼蠅一樣,膩味道:「原來貴縣是來做說客的。」

「大人誤會了。」許知縣忙道:「確實是送信的,不僅有魏知縣呈給大人的信,還有浙江鄭方伯和周臬台的親筆信。」說著對王賢道:「還不把信呈給大人。」

王賢便從懷掏出三封信,躬身奉到楊同知面前,楊同知好半天接過來,對許知縣道:「怎么還帶個書吏來?」

「他是富陽這次買糧的負責人。」許知縣解釋道:「魏知縣派他來送信,也有接受大人質詢的意思。」

「你那同年真是胡鬧,這么大個事兒,能讓個書吏負責。」楊同知用拆信刀拆開一封信,一邊掏信瓤一邊道:「書吏里有好東西么,都是些奸猾貪財之輩,怪不得會出這么大事兒。」

王賢垂首立在許知縣身後,他得強忍著才能不讓拳頭,落在這豬頭的臉上。

「畢竟還是年輕么。」許知縣陪著笑道:「我們永樂四年那一科,金殿傳臚時,皇上見這小子年幼,竟讓他以進士身份回家讀書,長大點再用。這在當時傳為笑話,大人也該聽過吧?」

許知縣是想暗示對方,魏知縣雖然年輕位卑,但也算是簡在帝心,還是不要得罪的好。誰知道楊同知渾不理會,斷然搖頭道:「沒聽過。」把他後半截話堵在了嘴邊。

許知縣只好閉嘴等他看完信,盞茶功夫,楊同知看完了鄭藩台和周臬台的信,至於魏知縣那封,他連拆都沒拆……

在許知縣期待的目光中,楊同知不咸不淡道:「兩位大憲的信,本座已經看過了,回頭便給他們回信。」頓一下道:「你們就不用再來了,本司自有信使。」

「那……」許知縣硬著頭皮問道:「敢問何時放人?」

「貴縣也掌一方司法,怎能說這種話呢?」楊同知想表現出一臉正氣,無奈外形太差,顯得頗為猥瑣道:「何時放人,放不放人,都取決於案子本身,若經過審理,他們確實是清白的,自然會馬上放人。」

「那可以先放船么?」許知縣又問道:「浙江遭了災,富陽縣十幾萬百姓,還等著糧食救命。」

「從無此理。」楊同知斷然道:「有道是人贓並獲,除非證明他們是清白的,否則不能單獨放船。」頓一下道:「不然要是船里還藏著私鹽,本司豈不成了幫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