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第375章 科考(2 / 2)

大官人 三戒大師 1582 字 2022-11-28

「無所謂了,反正我看著你像同志。」王賢哈哈大笑道:「這一年多沒見,你都忙什么了?」

「學生還能作什么,埋頭苦讀而已。」韋無缺笑道:「倒是大人這一年,著實風光啊!」

「風光個屁,混了一圈淪落到跟你一樣地步了。」王賢白他一眼道。

「……」韋無缺這個無語啊,虧他還自覺是天上地下獨一份,原來在姓王的眼里,自己混得這么慘啊。

雖然嚴重懷疑這家伙是邪教高層,而且跟最近的是是非非有關系,但這個節骨眼上,王賢不想多事,兩個各懷鬼胎的家伙,便像多年未見的老友,熱絡的攀談起來。等到衙門開門,兩人拱拱手,互道好運,便提著考籃進了衙門。

進去衙門後,便見院中擺滿了一排排的桌椅,眾生參拜了提學大人,那位劉提學四十多歲,不苟言笑,由其副手吩咐諸生尋自己名字就坐。場面一下有些混亂,有人為了爭位甚至爭吵起來,只見大宗師眉頭一皺,便有軍卒將吵鬧的人叉出去……再想考試,只能等三年以後了。

在大宗師清冷目光的注視下,幾百號人登時大氣不敢喘,找到自己的名字就坐,幾乎再沒發出什么動靜。

「夫才須學也、學須靜也。」待諸生坐定,劉提學才緩緩教訓道:「故而今日的題目,便是『知止能靜』。」

眾考生知道了題目,便趕緊開始磨墨的磨墨,構思的構思。這次考試只考一篇八股文,但所謂『一篇八股定終生』,科舉雖然考三場十幾道題,其實真正決定成敗的,只有頭一道四書題!

所以對考生們來說,這次考試絲毫不比正式的秋闈簡單,無人敢掉以輕心,就連王賢都眉頭緊皺的搜腸刮肚起來。好在大宗師的題目不偏不怪,他知道這是出自《大學》中的一句『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倒不至於連題目都破不了。

眾考生也覺著奇怪,這位劉提學來浙江向來愛出偏題怪題,這次卻出得如此簡單,莫非是愛護我們,怕我們考不過?

於是大伙懷著對大宗師的感激之情,一個個答得心情舒暢,都發揮的不錯,就連王賢也順利的寫完了這篇文章……他都有些佩服自己,一年多不學習,竟還能寫出這種見鬼的八股文,莫非自己真是個天才?

其實他也只能做到勉強不出紕漏,八股文這種螺獅殼里做道場的東西,你非得下上十多年苦功夫,才能寫出點味道來,以他那點淺薄的功力,只能具其形不能具其神,想過關只能靠大宗師手下留情了……

科考的文章,一般都是宗師當面批過,直接判卷。卷分五等,前三等可以入秋闈,後兩等則被黜落。這補試也是如此,但浙江這樣的文教大省,竟積攢了七百多補考的諸生,大宗師批到後面難免頭昏眼花,好文章也看不出好了。是以對自己文字有自信的,大都趕緊寫完,爭取在頭里交卷。天不到中午,交卷的隊伍便排成了長串……

那宗師名叫劉鑒,是永樂四年進士,及第後又選了庶吉士,在翰林院讀書三年,散館後授了翰林編修,又捱了這么多年,終於被欽點浙江提學……可謂一步登天。中進士整整十年才熬出頭,他早就拿定主意,這次要把差事辦得漂漂亮亮,為國家選出一批人才來。不枉自己十年磨一劍!

劉提學坐在堂上,見那些生員紛紛迫不及待交卷,心中便先不喜,暗道這些人性情浮躁、心懷僥幸,我是一個也不能取的。便竟將所有早交卷的都判到四等以下……除非有極為亮眼的,才肯低低的取了。

眾生員見先交卷的幾乎全軍覆沒,又都嚇得不敢交卷,好半天沒人再起身。這時候王賢也答完了,看看卷子沒什么問題,便上前去交給大宗師……其實他心里也有些忐忑,唯恐這死人臉的大宗師六親不認。

劉提學見他敢於上前,心說這人倒也有些勇氣,再一看他的文章,只能說勉強通順而已,火候還差得很。他剛要用朱筆在這考生的名字上劃條杠,卻看到這人的名字。硬生生住了筆,問道:「你就叫王賢?」

「是。」王賢應聲道:「學生就是。」

「我問你,別人都不敢交卷,為何你敢上來?」劉提學板著臉問道。

「學生寫完了文章,自然要交卷。」王賢心說你這不廢話么。

「你這文字火候還不夠。」劉提學繼續板著臉道:「按說不該取你。」

聽他前半句,王賢心里咯噔一聲,暗道:『真要六親不認?』但聽到後半句,又放了心,暗道好一個『按說』!

「但你坦誠可嘉,文字自有一股正氣,便給個三等出去吧。」劉提學淡淡一句,提筆畫了個圈,便把他取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