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五章 群英會(2 / 2)

後來孫策起家,以傳國玉璽質押,才從袁術手中得到了自己父親的舊部,從而憑著這些兵席卷江東,打下了如今的江山。父親因此死,兒子因此興,孫家的緣生緣滅,這和氏璧可是在其中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

但是,無論如何,臣子私藏國寶總不是什么好事。如今此子以此相激,明明是暗諷孫堅私藏和氏璧,有不臣之心,身死乃咎由自取之意凡是江東人物,身為吳侯治下,可有能忍得住氣的?這出言的士子看著年紀輕輕,但是口舌之利實在是有勝於劍!

此話一出口,果然對面二人面色轉青,已是怒極。只是臣子私藏和氏璧,畢竟是有虧大德之事,二人便是渾身有百張口,也不可能將其顛倒黑白。若不是這和氏璧被袁術所得又怎么可能有後來的袁術稱帝之事!這東西,可是真真正正的天下大寶,龍氣所種啊!

此時旁邊那中年人終於開口說話,抱拳一禮說道:「在下顧雍,草字元嘆,不知對面誰家才子,果真俊傑也!能否大名告知?」

這面幾個年輕人一聞此人姓么,忙肅容行禮回答,卻原來是諸葛亮字孔明,崔鈞字州平孟建字公威,石韜字廣元是也,俱是來自荊州水鏡先生司馬徽門下。

顧雍聞言,先是贊嘆了幾句:「久聞水鏡先生門下高足,皆是不凡,如今一見之下果然名不虛傳。只是剛才孔明賢弟所言未免有失厚道。當日吳侯在洛陽時,周圍群雄都是何等樣人,袁紹袁術,篡權賊子兄弟,張揚等人巧取豪奪之徒,便是名士張邈,最後不也兵敗身死被人吞並,環顧四周,難道要吳侯,將之交給董卓么?漢家天子失位中原逐鹿,天下糜爛不堪,當時吳侯私藏實在是事關重大,不得不為之耳!」這話一說卻總算是為吳侯一門挽回一點聲面。周圍眾人唏噓,都道是言之有理,當時董卓之亂,群雄討董之時,情勢也確實如此,以現在看來,圖謀變亂者多矣!這傳國玉璽,歷來是天子掌管,當時漢天子式微,野心謀亂者不知凡幾,突得至寶,倉促之間又能交予誰,不管是誰,恐怕都會立刻萌生篡位之心,後果恐怕更是大亂。這孫堅此舉,也確實有幾分不得已之意。這顧雍,身為江東名士,大儒蔡苞之徒,不愧是思慮周詳之人。

「呵呵!」豈知正在此時,又是一聲竊笑「顧元嘆好一張到。!不愧是蔡苞的高徒!硬生生是指鹿為馬,顛倒黑白!」眾人聞聲,卻看見大堂一角上坐著三人,一看就是名門高士的打扮,卻是頗為低調的坐在一角,顯然也是不欲惹人注目,只是此時,這一句話說出,立刻便成為眾矢之的。

這句話大膽之極,直接辱及顧雍的先師蔡苞!讓顧雍氣的嘴唇抖,但急怒之下,顧雍仍然是保持了儀態舉止,先行了一禮言道:「兄台有指教,盡管說來?明人不做暗事,何必遮掩行徑!」

「好!既然如此,某便指教與你了。」這個小年輕倒是天生狂悖,不顧旁邊兩人拉扯,硬生生站了起來,大聲說道:「某乃楊修,字德祖,身邊這兩位,一位司馬朗,字伯達,一位司馬懿,字仲達,是河內名門司馬氏子弟。我等三人,可否?」

「莫不是昔日父子三公,弘農楊氏子弟?」顧雍強忍著怒氣,依舊是彬彬有禮問道。

「然也!」楊修卻是趾高氣揚,顯然是為自家名門自豪!

這弘農楊氏,也是當今名門,絲毫不下於汝南袁氏,從初代楊震太尉起,歷任三公,四世太尉,和袁氏並稱為天下么門,後世許多楊氏名人,其淵源都源出於此。而這楊修,正是曹操在位時前太尉楊彪之子,說起根底,當世之中果然是一等名流!

到了此刻,1小小客棧中,眾人不由心驚。

荊州名士,江東俊傑,弘農楊氏,河內司馬,這天下間,年輕俊傑,俱都聚集於此了嗎?這許都人文薈萃,竟至於斯!眾人不由得暗暗打量周圍,看看還有什么人,藏於其中!一時間客棧中眾人屏息靜氣,氣氛極其詭異。

只聽那楊修言道:「江東孫氏,歷來便是不通禮教,粗鄙之徒。從起家時期,就動不動就擅自攻伐,擅出州郡,違逆上官,妄自屠殺名士,荊州刺史,南陽太守,具死於其手,這樣的狂人,於世間又有何用,比謀權亂政的董卓之流又能強到哪里去?哼哼!私藏玉璽?以孫文台的狂悖!恐怕是早就有謀逆之心了,若不是劉景升,焉知孫文台回到江東,不會自立一個什么陽明皇帝?哼哼!一屆赳赳武夫而已,還自詡忠貞?不過五十步而笑百步!」

這番話一出,頓時小小客棧中一片嘩然,孫堅號稱英雄,竟然實際上是這樣的一個亂賊一般人物?

楊修利口,果然善斷人心。孫堅此人行事,確實如此,其人在歷史上,在靈帝時期,就經常不經朝廷,沒有合適理由,擅自跨越州郡行事。後來群雄討董時,就更是愈囂張跋扈,便不說和袁術互相勾結,圖謀瓜分豫州荊州之事,就說其出荊州時,擅自攻掠州郡,屠殺上官,荊州刺史王睿,南陽太守張咨,而占據豫州,烹殺穎川郡太守李雯之事就更是令人指。

這樣的惡事,就是董卓之流,都沒有敢輕易犯過,若是說他是個忠臣,呵呵!那真的是連黃泉之下的董卓都會被跳出來再氣死一回。

這一片血粼粼的歷史,被楊修揭了開來,人們才終於意識到,這世間,早已經不是大漢時候的安定和平,曾經以為的所謂英雄豪傑,都不過是一群以天下為食的凶殘野獸而已。

如今的這個許都,一片繁華景象,入其中幾乎能讓人忘掉世間任何的煩亂。但卻也絲毫不能掩蓋,它是經歷了何等的一番戰亂,才能獲得如今的一片和平的。

說起來李哲入許都,還真的是歷代群雄中屠殺最少的,幾乎是最快的效率,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掌控了城池內外。入了城池,也沒有搶掠屠殺百姓,就是對一直作對的曹操軍的諸位大臣也沒有擅動,反而是給許都帶來了更加繁榮的和平。

就是一直到現在,明知許都內外,存在著無數暗地里對其不滿的士子名流,卻也沒有采用連根拔起的屠殺策略,只是以諸般制度,造成天下的大勢變動,以勢相逼。比起昔日曹操的執政,也是絕對堪稱一個仁字。

難道這李哲雖然出身草莽,卻實際上竟然是一個數得著的有道仁君不成?(未完待續

一個人的時空走私帝國的嬗變的三國卷一百五十五章群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