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一節 大明次輔溫體仁(1 / 2)

一六二二 石斑魚 1884 字 2022-09-08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一六二二最新章節!

ian嘴唇。

「皇上這么出迎閣臣,會否失了禮制?」

深深的紫禁城中,大明天子朱由檢正站在平台之外,似乎在等待著什么人。

但一聽到「禮制」兩個字,王承恩身邊的朱由檢臉上,黑了下去。聽到王承恩所說的這兩個字,朱由檢立即想起了那幫奏折不停的言官,那借著「禮制」之名百般辱罵自己的言官,下意識地皺起了眉頭。不自覺間,年輕的天子臉上竟有了些怒氣,轉頭怒視著旁邊的說話人。

好久,崇禎才意識到說話人是從小就跟著自己的小太監王承恩,漸漸把臉上的陰雲漸漸散去了。

「王承恩,禮制二字,以後在內廷中不提也罷。」

大明朝子民萬萬,皇帝卻只有一個,管理起來著實不容易。這無上的皇權要輻射到萬萬子民身上,有前廷和後廷兩個渠道。所謂前廷,大多數時候指的是早朝,是高度制度化,禮法化的朝廷。地點在紫禁城前三殿。而後廷,則是皇帝具體處理奏* 折操持國政的地方,並沒有太僵硬的制度。

萬歷皇帝被文官們貶為三十年不上朝,以至於大量的文官憤怒之下掛印而去,許多文官職位沒有人擔任。但實際上,萬歷只是不上前廷早朝,不鳥文官的威逼而已。萬歷朝的內廷一直運行良好。太監和心腹官員們管理著碩大的帝國,不但運轉良好,而且贏得了三次大征的勝利。

萬歷時代的大明朝,往北摁住了蒙古人,往東打敗了日本人,往南吞並了西南羈縻土司。雖然沒能讓擊敗文官,讓自己的小兒子繼承自己的皇位,但萬歷死去的時候,確實給光宗留下了大量的銀子。

三十年不上朝,那許多文官職位無人擔當,帝國反而強盛。可見這早朝,這文官,絕不是強國富民的一群人。

在萬歷的時代,努爾哈赤根本就是個不上台面的小部落領袖。即便是天啟時代,老賊努爾哈赤也根本不曾威脅到中原帝國的根本。無論如何,建州女真也只有二十多萬人而已。但等到崇禎干掉魏忠賢,重用東林黨後,二十萬人的領袖,也許還沒有大明朝一個縣令子民多的皇太極立即就沖破了長城,殺到了北京城下。

崇禎雖然年輕沒做過皇帝,但也

不傻。查來查去。他發現問題出在東林黨身上,是東林黨一力推舉的袁崇煥款通韃子。雖然後世滿人為袁崇煥翻案了,但在崇禎朝,滿朝上下對袁崇煥款通韃子一事,是沒有異議的。

因為袁崇煥的事情,崇禎再也不敢重用東林黨。而一旦不重用東林黨,東林言官的謾罵立即就像暴風雨一樣灑了過來。這兩年,崇禎聽到禮法兩個字就惱火。

「你莫要學曹化淳,說這些無用東西。」

「那些腐儒的空言虛談荒唐言論,都是害國誤民的東西!在內廷中不提也罷!」

王承恩偷偷看了一眼天子的臉色,知道自己說錯話了,趕緊低頭說道,「王承恩知道了。」

崇禎六年的朱由檢,已經不是崇禎元年的朱由檢了。此時崇禎在安撫勢力奇大的東林黨同時,也在積極地打造一個去黨人化的大明。如今他提拔重用的一干重臣,都是和東林黨劃清界限的。內閣首輔周延儒雖然也結黨營私,但只要不和東林黨抱成一團,就不會威脅到崇禎的皇權。

崇禎也需要內閣首輔周延儒的那一派,為他抵擋東林黨的槍林彈雨。所以他容忍周延儒朋黨結眾,貪墨營私。

而內閣次輔,東閣大學士。萬歷二十六年進士溫體仁,才是朱由檢真正想重用的人。

不為別的,就因為溫體仁素來不黨不群。

平台召見,在有明一代,往往天子召見重臣商量國家大事的慣例。今天崇禎在平台召見的,就是溫體仁。崇禎不但把溫體仁召了過來,而且親自迎到了平台之外。

甬路之上,身著御賜蟒袍的溫體仁走了過來。

溫體仁一路上低頭想著什么,腳下很沉。那通向平台的道路,本來是一個大臣值得引以為榮的道路,但此時他走得有些猶豫不決,倒似乎前面有刀山火海,需要極大的勇氣才能跨進去一般。走到了甬路的盡頭,溫體仁抬起了頭,這才發現平台上站著的不是別人,正是天子。

天子站在平台之外,迎接自己。

臉上一白,溫體仁突然間怔了一下。但很快,他反應過來,快步跑上了層層丹墀,趕緊要跪在天子面前。朱由檢用力拉住了他,大聲笑道,「免禮,免禮。溫閣老終於來了,朕等得好苦。」

崇禎之所以召見溫體仁,是因為溫體仁昨天送來的一個折子。

前天消息傳到了京師,從日本商人那邊傳來的消息,說龐寧和秦明韜在日本大敗德川幕府十二萬聯軍。對於大明朝的京師百姓來說,南海叛賊和日本倭寇。似乎都隔得太遠了。這個消息,並不比西北的叛亂更引人注意。但溫體仁卻對這個消息極為敏感。

但這個消息,卻讓溫體仁驚訝莫名。

溫體仁是個不甘寂寞的人,對官場上的種種來往只求敷衍,卻自認為是王佐之才,一直關注著天下大勢。對南面那五個奇怪叛逆的舉動,溫體仁尤為關心。突然得知秦明韜和龐寧已經擁有如此羽翼,溫體仁驚訝無比,輾轉反復一夜未眠。

昨天,他把滿腹憂患,把自己的中興之策寫成了一個折子,送進了紫禁城。

寫完這個折子,溫體仁才舒了口氣,一頭睡了過去。

但今天早上醒過來,他卻後悔了。聽到皇帝平台召見,溫體仁竟有些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