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撥開雲霧(2 / 2)

錦衣狀元 天子 1613 字 2022-09-09

聯想到朱浩之前曾跟他暗示過,有可能變天的言論,蘇熙貴難免會想,若這都不是變天的征兆,那是什么?

朱浩問道:「蘇東主最近就沒打探到陛下身邊的真實情況?」

「不好打聽啊。」

蘇熙貴搖頭道,「皇帝身邊人已換了好幾茬,以往還有外人能入見,現在連陛下身邊一些近臣,諸如得寵的太監、伶人,都見不到陛下的面,更有陛下身邊人傳言……咳咳,說是聖上出了大事!

「現在所有消息仿佛都蒙著一層薄霧,讓人捉摸不透,可能要等陛下回京後,一切才有定論。」

說話間,蘇熙貴目光熱切地打量朱浩,好似在說,你這里好像消息比我還要靈通。

你會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浩聽到這里,基本上放心了。

不管朱厚照是否落水,或者病情是否真的因落水而起,至少身體大不如前,雖然皇帝身邊的江彬等人在嚴密封鎖消息,但顯然皇帝身體的變化瞞不過皇宮,張太後對文官又十分信任,這是受她丈夫孝宗皇帝影響,覺得文官都可以信賴。

卻不知現在文官已跟孝宗時大不相同,文官受到佞臣擠兌的情況下,想著結盟自保,不自覺地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利益集團,這個利益集團最看不得皇帝昏庸無道,如此一來到了關鍵時候文官集團就不再是朱厚照的堅強後盾,很可能會成為其催命符。

誰敢保證,歷史上的朱厚照之死,跟文官集團全無關系呢?

大明皇帝英年早逝的傳統,可是流傳了一整個皇朝,文官集團可是跟宮中太醫院勾連在一起,誰敢保證其中沒什么貓膩?

「蘇東主此番回京,是准備常住,還是……」

朱浩不再談論皇帝的話題,改而問蘇熙貴的行程安排。

蘇熙貴很識趣,朱浩不提,他也就不提,笑道:「南京錢糧調度,蘇某沒花費多少身家,主要是黃公剛調去南京,官椅還沒坐牢靠,陛下就班師回朝,如今倒是一些善後事宜需要處理好,畢竟南府庫虧空太大。

「鄙人此番北上,乃是要跟戶部做一些鹽引交接……來年沿海鹽場出鹽更多,得益於這幾年黃公出任戶部侍郎後對各鹽場的改造,當然一切都是朱小當家功勞,有了充足的鹽,那就要多開鹽引,把之前被勛貴竊占的鹽引份額給沖淡,如此百姓能吃到平價鹽,朝廷的錢糧調度也更加平順,府庫也就沒那么大壓力了。」

蘇熙貴很欣慰。

朝廷畢竟不能自己造銀子和糧食,這跟發行紙幣不同,銀本位制度下,連朝廷都對銀兩的來源發愁,以往也曾發行過大明寶鈔這種紙幣來攤薄民間財富,奈何天下人不吃那一套,到正德末年時大明寶鈔基本已沒有信用基礎,很難流通。

而能改變這種狀況的,必然是一種面向全社會的硬通貨,那就是食鹽。

得益於朱浩貢獻的曬鹽法,還有黃瓚這幾年當戶部侍郎後加強對沿海各鹽場的曬鹽鹽灘改造,最初幾年各鹽場都是煎鹽和曬鹽並舉,現在基本都變成曬鹽為主,鹽場產量和質量均顯著提高,勛貴尤其是張家、周家這些皇親國戚竊取的鹽引被巨量食鹽產量攤薄,使得大明財政一步步改善。

哪怕皇帝南巡靡費眾多,蘇熙貴這個大鹽商出身的官員白手套,也能通過自己的運作,讓鹽稅帶來的巨額收入回歸朝廷用度。

背後有黃瓚運作,身前有蘇熙貴這個大官商游走各地,無往而不利。

朱浩笑道:「蘇東主還沒說,此番回京准備住多久呢!」

蘇熙貴道:「暫時……不走了!呵呵,南京那邊一時半會兒不需要我,過去幾年的生意重心都在京城,指不定黃公幾時就會重新回京師當官,我還是在這邊等著好了。」

說到這里,蘇熙貴臉上滿是得意的表情。

都覺得黃瓚主動請調離京,出任南戶部尚書,是一個錯誤的選擇,結果黃瓚去了,三下五除二把南戶部缺錢缺糧的困境給解決,讓朝中人刮目相看。

隨即正德皇帝這邊重病在身,朝廷局勢很可能出現反復,而蘇熙貴又早早布局,跟興王府關系親密……

要是一切順利,或許黃瓚在江南不用等個兩三年,來年就能重回京師,那時就不再是什么侍郎,而是直接當尚書。

「那有時間,我得多跟蘇東主聚聚。」

朱浩笑了笑。

此時興王府的人都已撤離京師,他身邊缺少一個黑白兩道通吃的人物,關鍵時刻上天就把蘇熙貴給送來了。

難得的是,蘇熙貴對他同樣言聽計從,蘇熙貴在情報網和官場人脈上,或許比興王府還要吃得開,那就讓朱浩重新多了個強大的臂助。

「小當家,這次我從江南,又買了一批戲子回來……您別瞪眼,不是讓您幫忙栽培,是鄙人……想送給小當家,這么多年來承蒙小當家出策出力,我這邊也沒什么好報答的,這批人本來想送到宮里,但現在看來或許不需要了……小當家請笑納。」

說著將一沓賣身契遞了過來。

朱浩笑著搖頭:「養不起,養不起。就留在戲樓演出,為蘇東主盈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