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他們為何在一起(2 / 2)

錦衣狀元 天子 1546 字 2023-02-10

很多人甚至覺得,朱浩是在皇帝跟前講了什么牛逼的經義,皇帝才會派司禮監掌印張佐來翰林院頒賞,甚至對朱浩的反嗆不以為意。

等朱浩下午再見到張佐時,先說了句抱歉的話。

張佐聽了搖頭苦笑:「朱先生實在是折煞咱家了,當時不過是在人前裝個樣子,咱家豈能不明事理?只要不讓朱先生為難就好……其實陛下讓您入宮之事,咱家認為可能有些操之過急,先生能處置這般好,咱家佩服之至。」

先不說張佐審時度勢,知道自己開罪不起朱浩,不得不低頭,再便是他打從心眼兒里真的佩服朱浩。

現在張佐跟朱浩的關系異常和諧。

「朱先生,今天有件事,涉及到西北錢糧調度,陛下讓咱家去見孫老部堂,特別叮囑需要暗中問詢情況,您看……」

張佐一臉為難之色。

意思是我有個不太好辦的差事,你能不能出頭幫襯一下?

朱浩道:「既是陛下委命,在下不好出面吧?」

「哪里,哪里。」

張佐笑著,「陛下的意思,就是聽從您的調遣,是這樣……這不宣府地方上報,今年錢糧缺口,折合白銀十萬兩上下,陛下想的是,這銀子不能老由咱自己出,最好讓戶部調度,又不能令朝臣知曉,如此就需要跟孫老部堂私下溝通。其實陛下的意思,不想讓朱先生再為錢糧之事操勞。」

朱浩點頭,他能理解朱四的處境。

當了皇帝後,最難的一點就是各處都伸手向他要錢,其實就是朝廷虧空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大明財政對於農業稅太過倚重,加上一點鹽稅或商稅,最後的結果就是……即便各處都風調雨順,邊關安定,河道不需要修繕,大明財政也堪堪夠用。

一旦地方上出現天災人禍,或是朝廷有額外的開支,那府庫就著緊,其結果必然會出現虧空。

一次兩次還可以用未來的鹽稅等項目填補,結果就是這種虧空越積壓越多,到了非要彌補的時候,就會變得異常困難,比如現在西北將士軍餉一年能下發的三成不到,已經有了好幾年拖欠,而官員俸祿也拖欠了幾個月……

「走吧,我陪你去跟孫老部堂說說。」朱浩道。

張佐道:「不怕孫老他……」

他的意思是我去就行,你去了,不怕孫老頭發現咱倆的關系?

朱浩笑道:「你當孫老他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不說破罷了。」

……

……

孫府。

當孫交得知張佐入夜後來訪,便感覺沒什么好事,匆忙迎出來,見朱浩跟張佐走在一起,神色稍微有些異常,旋即便恢復正常。

如朱浩所料,孫交對於朱浩的立場早就清楚,知道朱浩是新皇的人,只是他不太清楚朱浩在新皇派系中到底扮

演了怎樣的角色。

之前或是覺得朱浩是顧問,幫皇帝出謀劃策,比如說開礦山、征礦稅等等,但他隱隱覺得,朱浩的身份可能沒那么簡單。

孫府正堂。

三人坐下來後,張佐把來意說明。

孫交的目光一直在朱浩身上逡巡,顯然他很想問張佐,你來傳達聖上的旨意也就罷了,把朱浩帶來是幾個意思?

「……孫老,你看這宣府錢糧缺額,應當以何種方法填補為好?按照之前的經營,是多開鹽引,今年據說各鹽場的官鹽仍舊會增產,你看……」

張佐說道一半頓住了,他發現孫交的目光落在他身旁的朱浩身上,神思恍惚,根本就沒認真聽他說話。

朱浩笑著提醒:「孫老,張公公問你話呢。」

「哦。」

孫交收攝心神,回看張佐,「朱浩啊……張公公,其實老朽的意思,是在夏糧的基礎上,調撥給三邊和宣大各一批銀錢,或不會到十萬兩,但各有個六七萬兩應該沒問題。」

孫交比較有經驗。

作為戶部尚書,他平時嘻嘻哈哈,但好歹是經驗豐富的老臣,知道怎么節省和摳錢。

現在能在正項外額外增加個十幾萬兩銀子的結余。

本來十幾萬兩送往宣府,不但能補上缺口,還綽綽有余。

但孫交老謀深算,他是在提醒張佐,我們不能只補宣府而不管延綏三邊,雖然現在都知道新皇的目標是要在宣府、大同、偏頭關一線收買人心,把軍權給拿回來,但公然「厚此薄彼」真的好嗎?

為了不被楊廷和等人駁回戶部調撥錢糧的提議,那就要三邊和宣大一起撥付銀子。

張佐眉開眼笑:「孫老在朝,果然能省下不少力氣,先前咱家還說朝中銀子總不夠用呢。對了,不是說南方遭災了嗎?」

「南方是南戶的事,老朽只顧著北方,沒有大問題……南戶有黃公獻在,他籌措錢糧的本事比老朽大多了,不用為他擔心!」

孫交這話其實也是自嘲。

我孫交是有點能力,但比之黃瓚,那就小巫見大巫了。

人家什么水平?

不是節流,甚至也不是開源……簡直是憑空生出銀錢來,這本事不服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