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百密一疏(2 / 2)

錦衣狀元 天子 1566 字 2023-02-10

楊慎道:「敬道之前警告朝鮮使節完成賀壽後早些離去,此事早已在京城傳開,可能陛下因此而想到他?」

「不對!」

楊廷和搖頭道,「陛下最近經常提到此人,連之前找年輕的翰林進行日講,可能也是為朱浩一人而設。」

「什么?」

楊慎臉上滿是不可思議之色。

楊廷和冷冷道:「為父一直思索,或是陛下背後有何人相助,卻一直未能尋到答案,如今看來,是否有一種可能,此人一直隱藏在你身邊,好似為你做事,但其實卻是從你口中探聽消息,轉過頭來為陛下做事呢?」

楊廷和一臉嚴肅說出這番話。

從下皇帝登基到現在,楊廷和受小皇帝的氣太多了,很多事情,楊廷和明明覺得以小皇帝的能力,或者說小皇帝初出茅廬,其經驗、資歷和閱歷嚴重不足,應該不會成事,但小皇帝卻能做出很多讓他「拍案叫絕」的舉動。

先是小皇帝登基時,對於六部權力的收攏,和詔獄、京畿戍衛權力的鞏固。

到後來轟轟烈烈的大禮議……

到嘉靖元年,單以拍賣煤礦一事,楊廷和就感受到自己居然被小皇帝利用,以拍賣張家煤礦為契機,居然連帶拍賣新開煤礦,還成功籌措到錢糧,要不是當時他劍走偏鋒,那礦產拍賣的定制可能都要形成。

偶爾被擺上一道,或許覺得這不過是巧合。

而吃癟的次數多了,楊廷和清楚地感受到,小皇帝絕對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背後一定有高人。

思來想去,把皇帝身邊的人研究透了,都沒把這個人找出來,現在他好像終於明白了……從一開始,方向便錯了,不該去在小皇帝身邊找,而應該在自己身邊找。

楊慎苦笑道:「父親是否多慮了?敬道他……就算再有本事,也不可能……」

楊廷和道:「事在人為,不去查又如何清楚呢?此番陛下想以朱敬道調查朝鮮使節遇刺案,怎會這般巧合,陛下偏偏又提到他?而此事,卻是陛下自己主動提出來的。」

楊慎道:「那父親,如何查?」

這是個很復雜的問題。

就算楊廷和懷疑到朱浩頭上,想把這個小年輕研究透徹,其實也很困難。

怎么就確定,朱浩是隱私在小皇帝身後出謀劃策那人呢?

……

……

當朱浩從張佐口中得知,皇帝派他去查朝鮮使節遇刺案,便感覺大事不妙。

這算是一種

神奇的預知能力,通俗點說叫做第六感。

朱浩感覺到,最近楊廷和對新皇勢力的打壓非常嚴重,甚至還去工部找過唐寅,查問過很多事,朱浩知道,現在楊廷和一定想方設法尋找皇帝身邊相助之人。

這次朝鮮使節遇刺案,朱浩本想讓朱四借機在朝堂上抨擊他一下,讓楊廷和覺得他沒什么可疑。

偏偏朱四做了一件「自相矛盾」的事。

一邊抨擊朱浩給朝廷招惹事端,一邊卻又把查案的權力交給他……

以楊廷和的老練,怎可能不往他這邊懷疑?

等下午朱浩見到朱四時,朱浩直接跟朱四提出這一點,並告誡朱四以後不可再在朝堂行有任何提及他的行為。

「……朱浩,朕不是幫你積累經驗嗎?看著姓楊的他們在朝堂上耀武揚威,朕想讓你早些出現在朝堂,跟他們正面交鋒,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藏在背後……」

朱四顯得很委屈。

朕明明是在幫你,你怎么卻來怪朕呢?

唐寅在旁聽了,感覺問題不對勁,問道:「那敬道,你覺得楊閣老會因此懷疑到你頭上?」

朱浩搖頭:「可能會,也可能不會。最近西北軍情著緊,尤其宣大各處都有緊急戰報傳來,楊閣老現在承受著戰前換帥的巨大壓力,非常敏感,任何錯漏都可能讓他發現端倪。」

朱四撇撇嘴:「就算他懷疑,有證據嗎?」

這次不用朱浩回答,唐寅便道:「陛下,只要楊閣老對朱浩有所懷疑,這就是危機所在,他只要一道調令,就能讓朱浩調出京師,到那時……」

「那朕非下旨把朱浩留在京城不可!」

朱四一聽緊張起來。

本來他覺得自己是皇帝,可以天不怕地不怕。

可當知道和後果是楊廷和僅僅憑借「懷疑」就把朱浩從自己身邊調走,朱四也不由緊張起來。

朱浩道:「若楊閣老真要調臣出京師,而陛下出面阻攔的話,其實就等於是向楊閣老承認一切了。這一步……不到萬不得已,不可取。」

唐寅道:「那你可以選擇致仕,或病休,以你的本事,裝個病不難吧?」

朱浩瞪了唐寅一眼,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當初在興王府時,朱浩不就裝中毒過嗎?

還好現在朱四不會往那方面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