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提學副使(加更一)(1 / 2)

錦衣狀元 天子 1491 字 2023-03-11

楊慎回到京城。

當晚他便去了書房見楊廷和,同時跟父親誠懇認錯。

這次楊慎在永平府栽了個大跟頭,把父親和懷柔伯施瓚給卷了進來,一切都像是錦衣衛精心設計的圈套,到現在楊慎也沒搞清楚,事情的根源在哪兒。

楊廷和見到兒子,倒沒有任何埋怨,甚至還覺得這個長子有了成長。

「……生鐵得而復失,乃有心人刻意為之,錦衣衛中有女干邪之徒以此來破壞君臣和睦,擾亂我大明國祚安穩。或與外夷有關。」

楊廷和安慰兒子,並沒有把事情怪罪到楊慎,或是皇帝、錦衣衛頭上。

楊慎道:「父親,兒離京前,孫部堂曾找過兒,提過要將礦場遭襲之事,遷於遼東女真異族頭上,可有此方面的原因?」

楊廷和搖頭:「不知道。」

剛還覺得大兒子有成長,怎么突然就不開竅起來?

之所以讓孫交去說,楊廷和就是為了保持一個首輔大學士應有的體面,無中生有的事能是首輔做出來的?

你明知這是權衡各方利益,不想把水攪渾的緣故,還當面來問?

「那父親,敬道在朝前景如何?兒離開永平府前,朝廷已委派他為刑部郎中,讓他徹查錦衣衛,他卻瞻前顧後,只怕難以查出什么結果。不如將他調回翰林院,讓他可以繼續跟我共事。」

楊慎此時還在幫朱浩說話。

楊廷和道:「有關敬道之事,你不必再問,陛下那邊已應允孫志同,此子回朝可以繼續在中樞為官。為父不想過多干涉,以後你少與他往來,此子……不簡單啊。」

現在楊廷和並不知道朱浩的立場,卻隱隱感覺,此人應該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簡單。

就算朱浩是因為孫交力挺的緣故,才又一次在朝廷立穩腳跟,但皇帝那邊對朱浩的任用,還是超出一般大臣的認知。

事出反常必有妖,楊廷和就算再不想任用朱浩,也沒法說一棍子打死,或者說,要穩住孫交這個老狐狸,就只能暫時滿足對方的要求。

「只要他以後能在京師就好。」楊慎顯得很安慰。

當楊慎離開時,楊廷和大概是想到了朱浩身上諸多疑點,神色變得肅穆。

既然都懷疑到朱浩頭上了,區區一個年輕後輩,他能不做點什么?在兒子面前說不針對朱浩,那只是騙兒子的說辭,後續的動作馬上就會有。

……

……

吏部。

楊廷和最近經常出入吏部衙門,在他正式致仕前,最重要的就是把朝廷人事大權牢牢地掌控在手。

吏部尚書喬宇最近一直在養病,雖然皇帝破例准允他可以不參朝,但吏部內事務他還是要負責的。

這天楊廷和便跟喬宇好好安排了一下地方重要官員的調動,尤其涉及到布政使司層面。

「……湖廣提學副使,在張邦奇病休後,一直空缺未有補任,地方一直以布政使司官員暫代其職,如今張邦奇回朝,陛下有意要調其進京入翰苑,卻是不知這提學副使的職位應當安排何人。」

涉及湖廣布政使司官員安排,喬宇便提到張邦奇。

這個人因為在朱四為興王府世子時,跟朱四見過面,對朱四有過私下考校,被文官公認為跟當今皇帝關系密切之人。

楊廷和問道:「過去幾年,張邦奇在何處任職?」

「這個……好像一直留在故鄉,也就是浙江老家養病……多是因家事。「」喬宇對此也不是很清楚。

作為吏部尚書,並不是每個官員的家庭情況他都了解,再說張邦奇先前也不是那種很出挑的官員,只是因為跟興王府牽扯上,小皇帝最近

聽說張邦奇要返回湖廣提學副使的職位上,才提出將此人調到京城入翰林院為待讀。

喬宇道:「聽聞陛下對此人非常推崇,認為他的學問在當世算得上出類拔萃,讓他進翰苑,多是因陛下有書經方面不懂之事,要求教於相熟的講官,而此人恰好符合陛下的要求。」

楊廷和面色拘謹。

他關心張邦奇過去幾年在哪里,就是懷疑,這個張邦奇是否有可能是小皇帝身邊的隱形幕僚。

或者說,這位是不是他一直在找的對手。

不過因為眼下朝中人對張邦奇了解不多,使得他想得到確切的答案,有點困難,只能慢慢觀察。

但現在小皇帝對於跟興王府關聯之舊人顯得很器重,卻擺到了明面上,張邦奇畢竟有進士身份,且為翰林院庶吉士出身,就算皇帝真讓其進翰林院,也沒有超越規制。

「有關張邦奇入朝之事,陛下已問詢過翰苑掌院學士,吏部這邊很難插手。」

喬宇表明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