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漫長的旅途(求月票)(1 / 2)

錦衣狀元 天子 1549 字 11个月前

朱浩走之前,當然要把「身後事」處理一下。

既然船廠造船出海的目的已經達到,而且船廠的熟練工人也被他帶走大半,那就可以拆除了,朱浩不能給自己創造潛在的對手,反正大明現有的船只對付沿海盜寇足夠了。

有關裁撤船廠的提請,經內閣票擬後,很快由朱四批准下來。

不是說朱四放棄了當初征服四海的夢想,只能說朱四覺得船廠現在的耗費太大,他要省錢。

「陛下,船廠其實有必要保留,造出大船對於靖海之事應該多有幫助。」張左對此其實持保留意見。

但張左不是在防備朱浩。

一般人看來,光有船有個pì用?大明主要不是靠船只來守衛疆土,難道朱浩將來想自己當海盜和倭寇?

可張左又覺得,之前耗費了那么多人力物力千辛萬苦才搞起來的船廠,說廢止就廢止,那以後皇帝突然心血來cháo又覺得造船出海有其必要性,到時再想重整旗鼓就不現實了。

朱四道:「還是先棄置吧。那些船,多了也無用處,反倒不如把銀子用在更實在的地方。」

他所謂「實在的地方」,就是幫他老爹修陵寢,修他的祖宅,順帶賞賜皇後等他中意的女人,可以大手大腳花錢。

朱四跟別的皇帝不一樣。

他從小不被當成儲君來培養,他知道銀子的好處,並且很摳門,會為了銀子跟大臣們斗智斗勇。

當他覺得有些東西耗費大於實際用途時,會及時叫停。

比如說造火車,又比如說造船。

「陛下,那若是朱先生回來,看到船廠已經停了……」

張左提出一種假設。

朱四皺眉:「這不是敬道自己提請停止造船的嗎?哦,他提請了,回頭朕准允,他回來怪朕給他停了?還有這種道理?」

張左其實想說,這會不是是朱浩試探陛下你的態度的一種方式?

當初說好了一起奮斗,改變時代,造船造火車,結果隨便提請一下,你說停就停,那將心比心,朱浩心中就沒有意見?

本來就擔心朱浩可能出海後很長時間才會回來,若被他知道皇帝這樣,估計回來更加遙遙無期。

……

……

海船上。

朱浩已經無法跟大明取得任何聯系。

他也不在意自己走後,嘉靖皇帝要搞什么名堂,反正未來幾年他倆應該都不會再見面了。

海上航行的時間很無聊,只能看到一個光景,腳下晃晃悠悠的接觸不到實地,那種感覺猶如彷徨無助的浮萍,朱浩這邊意志堅定還好一些,跟著一起出海的人,隨著出海時間延伸,很多人開始有意見了。

「先生,日前後三條船上,均發生人員生事的情況,毆斗時有發生。」

陸松向朱浩做了稟告。

他從頭船回來了,這也是朱浩之前所說的他對陸松沒有任何防備,頭幾天讓陸松在頭船帶路,回頭也讓他匯總各條船上的消息,行使的是艦隊副指揮官的職責,現在正在給朱浩做詳細匯報。

朱浩道:「一切都按照大明的法度來。參與毆斗的,執行刑罰,罪責稍輕的關禁閉!」

「先生,還有生病的……」

陸松為難地說了一句。

這也是長時間航海面臨的最大問題,那就是有傳染病的話,很容易一傳染就是一船人,尤其這年頭的人實際上不太注重個人衛生,而且一條船上動輒千人,平時生活的地方bī仄,容易引發傳染病的流行。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想要在海外建立起自己的勢力,就必須要有足夠的人手。船只就那么多,那么大,不趁著有限的空間多帶點人出去怎么行?

「將生病的人盡量往一條船上聚攏,盡可能與其他人隔離,希望抵達目的地前,不會出現大面積的人員折損。」

朱浩也擔心路上會有人因為生病什么的減員。

營養都能跟得上,朱浩也知道如何tiáo節這些人的飲食,知道盡可能治病救人,但問題還是在於,這是長時間的航行,一條一條的船只上,有四萬人之巨,這些人等於是跟著一起往海外移民,有男女,甚至拖家帶口的情況,路途上出現怎樣的情況都不會意外。

朱浩道:「一定要防止惡性事件發生,尤其是針對老弱婦孺的,一旦有人違背,要執行嚴厲法度,以儆效尤。」

這種長時間沒有盼頭的航行,那些jiān惡之徒,很可能會因為環境將心中的惡無限放大,若出現jiānyín擄掠等情況,甚至有殺人的,必須明正典刑。

陸松抱拳:「卑職明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