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正面交鋒(1 / 2)

錦衣狀元 天子 1705 字 11个月前

在與歐洲殖民者交戰前,朱浩統率的大明墾殖隊伍不會遇到什么危險。

這里是西海岸,本身就是躲避歐洲殖民者的美洲土著最喜歡遷徙的區域,朱浩屬於甜棗加大bàng一起上,沿著河流、山巒等,有京京二、阿大等土著作為向導,幾乎不怎么費力氣便找到不少部落聚集地。

隨著大明墾殖隊伍進入內陸,很快東北方向就發現了干燥的荒漠,讓探索的大明軍隊多少有些不適應。

經過勘探後發現,東北方大約一百里外,森林在此突然消失,與之接壤的是大片戈壁和荒漠,朱浩很清楚,中美洲地勢基本是中間高、東西平緩,越往內陸深入,山巒越多,土著在此生存不易,因此下令將這一方向作為次要探索區域。

於是探索重點自然放到了南方。

而後兩個月時間里,朱浩麾下兵馬順著後世被叫做聖地亞哥河的河流,往上游進行地毯式掃盪。

隨著一步步深入陸地,大明軍隊算是慢慢站穩了腳跟。

更多土著部落被征服,還有不少主動加入的部族,土著人口順利超過了四萬,這讓大明墾殖隊伍在管理部族方面開始有了壓力。

蘇熙貴於十一月中旬,從登陸地「橋頭堡」轉移到了朱浩所在的聖地亞哥河靠近入海口的二號定居點,這里已被朱浩命名為「新城」,這座城市依托於一座土著城邦改建而成。

舊城邦已經供土著居住,而大明兵馬駐扎在下游更靠近小山的一邊,依托海拔兩百多米的海岸山丘建立起一座三面有著城牆保護,同時城內修建有船塢和碼頭的城池。

食物方面現在基本不用擔心。

一方面,大明墾殖隊伍的漁民擁有這個時代最先進的船只和捕撈工具,可以提供大量魚獲;另一方面,當地土著也順從地將他們的口糧拿了出來,就算是大明征收了高達七成糧食收成的稅賦,這些土著也沒有怨言,反而希望得到大明軍隊保護——相比於歐洲殖民者的殘bào,大明軍隊簡直是仁慈之師,到現在都沒有發生過大規模bào力和流血事件。

這也跟大明軍隊都是「良民」出身有關,加之朱浩約束軍隊比較嚴格,大明這批拓荒者還想著在海外淘金後返回大明享福,犯罪成本太大,為了那三瓜兩棗犯罪不值當。

而歐洲殖民者本來就是采用血腥的方式進行掠奪,到新大陸來淘金的又多是亡命之徒,狼子野心,嗜殺成性,本身歐洲人骨子里也帶著一種殘酷環境下適者生存的殘忍,幾乎每征服一個地區都是一殺了之。

「好幾萬人,還都是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的土人,如果能帶回大明……」

蘇熙貴見到朱浩,一開口感覺就像是來做人口買賣的。

朱浩問道:「你帶這些土著回大明作何?賣了?還是說留給你當佃戶?」

蘇熙貴笑了笑,他自然知道這些人都是壯大殖民地的基礎。

「小當家,聽說外出掃盪的隊伍已找到煤礦和鐵礦?」蘇熙貴過來,主要是想在朱浩手里謀得一官半職。

蘇熙貴到現在都只是朱浩身邊一個普通的商賈,更多是以朋友的身份相處,朱浩也沒有委命給他什么職務,而在出發前往新大陸時朱浩曾許諾過,以後有了城池,可以讓蘇熙貴作為城主負責對外聯絡和經商等事宜。

結果來了後才發現,這片大陸上都是土著,屬於被征服的對象,哪里用得著做什么生意?

慢慢地他開始著急起來,在朱浩麾下,能得到權力才是最實在的,畢竟他算得上「開國元勛」,現在這樣下去他只能越來越被邊緣化。

朱浩道:「礦已經開起來了,鐵礦石成sè還可以,但本地出產的煤炭質量卻相當一般,根據河流上游逃過來的難民所說,東海岸那邊有優質煤礦,可惜被佛郎機人給占據去了……如果要過去搶奪煤礦,跟佛郎機人的沖突必不可少。」

朱浩不急著跟歐洲殖民者交鋒。

現在已經找到煤礦和鐵礦,就算煤炭成sè不好,但周圍林木資源異常豐富,燒炭煉鋼沒有任何問題,加上有大批土著加入,人手方面寬裕許多,發展工農業已具備條件,現在只需要在建立鋼鐵廠的基礎上,多開拓一些種植園,保證人口的生存問題就行了。

當然,開疆拓土需要同時進行。

朱浩跟歐洲殖民者不同,他來不是為了打一槍就走,以劫掠為主要目的,而是要長久經營下去,占領且管理好地盤對他來說同樣重要。

「蘇東主,城內已開始有正常商貿活動,目前南方一些部族還沒有派兵去攻打,那邊每個部族人口可能只有一兩千,我想以招安為主,慢慢壯大自身力量。但隨著我們在此處扎根,聽到風聲的佛郎機人應該會在臘月前過來劫掠,到時免不了一場惡戰。」

朱浩的意思,如果你怕死的話,還是先回「橋頭堡」待著,那里作為後方大本營,相對安全一些。

蘇熙貴嘆道:「自打來到這里,我每天只守著家里人,花天酒地,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湖里湖塗,頗有點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意思……唉,這么墮落下去可不行,人生在世,還是要給自己找點事情做才行。」

朱浩心想,別人都在努力打拼,而你帶著家人,還有你買回來的歌姬舞姬,成天窩在泊靠在港口的船上享受生活,你真好意思?

不過誰讓你曾是我的大金主呢?

指望金主跟著一起拼搏,好像不太現實,反正多你一個人也幫不上什么忙,你繼續混吃等死其實也挺好。

「小當家,咱現在最缺什么?可有鄙人能相助的地方?」

蘇熙貴現在終於有了一些責任心。

朱浩道:「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