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平洲三將(1 / 2)

名門良婿 鳶時 1737 字 2022-10-30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名門良婿最新章節!

錦華被她的嚴厲嚇了,抿了抿唇,不情願地回答:「剛剛聽母親和爹爹說的。」

在韶華的再三催促嚇,錦華把她聽到的關於汪家東山再起,皇帝命在旦夕,大皇子唯恐在端明皇後十年大祭上逼皇帝退位。而世子跟李家提親實際上是為了替大皇子鞏固權力,所以李家一旦和王府結親,很大程度上就是把那一派游離的勢力拉到大皇子黨。

雖然李家並不會因為一個孫女而花那么大的本,去成為弘文的黨羽,可不代表別人不會沖著這一點向著弘文去。

當初有人說李家是牆頭草,風吹兩邊倒,李閣老硬著脊椎頂下著罵名,結果得到皇帝的重用,而罵李家的那個人反而被貶往西南,使得李家在朝廷中威信顯赫。再加上李家現在有李斯晉、李斯年兩個後起之秀,不管誰上位,他們都是未來的重臣。若是現在扳倒他們,只會把李家推往對方陣營,拉攏不得,也只能借勢。

王儲之爭已經從三年前開始,甚至更早一點,從端明皇後病逝那一年就拉開了。但是皇帝身健如虎,又不沉迷酒色,治國有道,深得百姓愛戴。若是等到皇帝年老力衰再退位,恐怕連皇孫都得青華俊貌年紀。或許年輕的皇子尚未有雄心,可是後宮的主子們卻不得不早早替兒子打點前程。

端明皇後的死給了皇貴妃和弘弋莫大的機會,可也有人不願皇貴妃黨上位。或許是對手,或許只是不希望重蹈汪國舅的忠臣,所以自願結締成大皇子黨,來制約日漸強大的皇貴妃黨。

皇帝對底下臣子的動作不是不知情,只是自己春秋正盛,手中緊握兵權,根本就不擔心兒子們會反撲。在他眼里,兩派持衡,相互制約,皇權才能更加穩固。直到去年,一次急症險些奪走了他的性命,皇帝才謹慎起來,對權位也握得更緊。

多羅的頻繁騷動分走了他不少心神,他早知道自己中的毒來自多羅,卻不知這毒性在體內潛伏甚久。若是平心靜氣,十年八年甚至更久都不會發作,可是情緒一激,越費腦力毒性就越猖狂。多羅二王子的覲見朝拜,再三表示川北之亂是大王子一人所為,並非多羅王本意。而且大王子以及被多羅王派人追捕,待捉捕歸案,再親自押送進京謝罪。

可皇帝心中清楚如果不是多羅王默許,這支大軍沒那么容易就攻向川北,他的假意笑納只是因為他還沒做好決定,到底要戰,還是要忍。若是他的身體並沒發現中毒,他絕對是誓戰不休,可現在他不行,他任何一個過激的舉動都會讓他隨時喪命。

皇帝有些心寒,他並不知自己的毒到底是誰下的,但想必是他信任的人。

一旦他喪命,這皇位落到誰手上,這個國家還能不能百年再百年,他不知能不能對得起黃泉路上的列祖列宗。皇帝一再打量著,與端明皇後有著一樣神貌的弘文,以及與自己一樣骨子里沸騰著好斗的弘弋,越是欣慰就越心寒。

如今,端明皇後十年祭日,皇帝又命在旦夕,如若弘文不抓緊這個機會,只怕一旦皇帝歸天,汪家會再次被皇貴妃黨打壓下去。有人傳聞皇帝在將傳位的聖旨擬好,如今正握在某個心腹大臣手中,唯恐有一日忽然暴斃,到時無人繼位,天下大亂。

許多人都猜測是李閣老手握聖旨,可當著皇帝在位的時候,都不敢貿然去問。王府的提親更加讓某些人確定了這個猜測,可惜李閣老不冷不熱地拒絕了,如今不斷有外人進京,恐怕流言傳道弘文要逼宮一事,只怕不是空穴來風。所以,李閣老和兒子孫子商量一番後,決定讓李勛卓帶著家眷離開京城,暫避風頭。

因為李勛卓並非官場中人,又常年在外走動,所以拖家帶口離開也不會被人說什么。然後再借口閭陽老家族長的病重,到時候就算守城人問起,也不會過於為難。

韶華聽到其中曲折後,李家的車隊已經緩緩駛出城門,李勛卓掀起車簾,回望城門,長長嘆了一口氣。

「老爺,咱們這番出來,還能回去嗎?」凌氏有些擔憂。

李勛卓沒好氣地瞪了她一眼,「說什么晦氣話,咱們只是去探望大伯,等他老人家身體康健後就回來。」說這話時,李勛卓有些沒底氣。

凌氏眨了眨眼,看著丈夫,心里直犯嘀咕:誰家這么積極,冰天雪地的臘月還要舉家大小地趕回去老家看望病人,想想都覺得不吉利。對於李閣老的安排,凌氏有些欷歔,一方面她又遺憾沒能和王府搭上親,要不然她走出門都要橫著去,另一方面又慶幸丈夫沒有從仕。那日聽到他口氣嚴肅地告誡她,可能要變天。似乎有一份名單在各家各戶傳著,如果有人不肯合作的,就會被威脅甚至扣押,而那份名單就是保舉弘文繼位的奏折。

城中已經有人家的妻女莫名地被捉了去,據說因為不肯順從,那娘子被脫光送了回去。這事引起不小的風波,可是因為對方極力否認,所以也沒人敢傳,但已經人心惶惶。拿家眷妻小來威脅人的,顯然是無恥之極,還這么詆毀一個娘子的清譽,不管是真是假,都足夠令人憤怒發指。

不過那被傳言的官員只是個小官員,又有人爆出,只是普通的綁匪所為,和弘文無關。只是不管有關無關,這也說明了,大皇子黨確實已經有所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