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分別(2 / 2)

步凡搖了搖腦袋。

「那是爺爺的家鄉!」老人說完後情緒很低落。

步凡頓時來了興趣,這么多年,他知道爺爺的名字叫車戰天,其余的什么也不知道,老人從來不說,問了也不答。突然聽到這個消息,猛地站了起來,朝著老人指的地方看去,看到的還是一片層層疊疊的群山。

老人坐了下來,嘴里低聲地呢喃:「快90了年了啊,家里估計也沒人認識我了。」

招呼步凡坐了過來,老人又說道:「小凡,你想聽聽關於爺爺的故事嗎?」

步凡拼命點了點頭。

老人摸了摸步凡的腦袋,「爺爺家的祖輩一直都生活在那個地方」老人指了指自己前面的地方,接著說到:「在明朝的時候,我的祖輩救了一個雲游的道人,那道人為了感謝我們家的救命之恩,贈給我們家一本道家的書,書的前半部分是一些練氣之法,後半部分是各種葯方和煉丹之法。祖上都不識字,只是覺得這書不簡單,於是就傳了下來。後來,我們家出了一位秀才,當他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決定棄文從醫,憑著書中的葯方,成了當時名震天下的神醫。後人於是得蔭於那位祖先,代代都是名醫。他們也修習書上得氣功,但是卻不重視,只是作為去病強身的法子,很多人一輩子也沒突破築基期。等到我出生了以後。也在父輩的安排下學習醫術和武學,那時候正是我華夏民族最苦難的時代,遭受列強的欺辱。我當時以為武學比醫術更能拯救民族,於是就勤練武術。黃天不負苦心人,我14歲的時候就能把氣發於體外。16歲的時候,我發現我的修為再無寸進,於是離家出走,去尋找突破武學瓶頸的方法。可惜,當時戰火四布,到處瘡痍,很多武學前輩遁隱,我走遍天下,也沒找到突破武學瓶頸的問題。」

老人說到這里眼神便暗了下來,頓了一頓「小凡,你有否發現,你每次朝體外發氣之後,自己體內的真氣就會少一些,要很久才能恢復。」

步凡點了點頭:「沒錯,我也發現了。」

「這也是爺爺當年的瓶頸,直到今天我也沒有突破。這幾年帶你出來,原本指望能說服少林武當等門派的高手,讓大家開誠布公地坐到一處探討一下,大家群策群力來解決這個瓶頸難題。可時至今日,他們的門戶之見還是那么深,他們寧可關起門來自己瞎練。」

步凡上次拜訪少林,聽說他們的羅漢堂首座只在各國元首訪問的時候才出來表演,當時以為那個和尚在擺架子,原來他們也是遭遇到瓶頸了。

老人繼續說道:「雖然沒有找到突破瓶頸的方法,但是爺爺我還是找到了解決的方向。」

步凡一聽,眼睛一亮,耳朵就豎了起來。

「氣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的黃帝時期,那時候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人類改造大自然只能靠自己,於是人們就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提高自己力量和強壯程度的時候,有人發現了人體的經絡和真氣,並找到了借助自然力來提高自己能力的方法,就是後來武學中的「天人合一」,但是這是個不可能人人都能達到的地步。後來人類進步了,發明了各種各樣的工具和武器,人們發現使用工具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且所受的限制也小,於是劍術,刀術等等之類的新武學出現了。而氣功因為門檻太高,只在少數的范圍繼續發展著,但是也發展的很猛。有人發現人一出生,體內就有一種先天之氣,通過人類後天的修煉可以增強這股先天真氣。先天真氣和自然之力非常類似,它決定著人是否能達到『天人合一』。非常遺憾的是等人成年,失去童貞之後,先天之氣隨即變得渾濁,再也不可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地步。根據這個發現,後人摸索出了很多方法來達到『天人合一』,大致分為正、邪、魔三種。正道講究修身養性,保持童貞之身,通過不斷修煉增強體內的先天真氣,來突破瓶頸;邪道是通過奇怪的方法刺激人體,強行突破瓶頸;而魔道則是通過采集之術,強采處子和未出生嬰孩的先天之氣據為己有。然而三種方法都有缺陷,正道終極一生也許也無法突破,邪道逆天而行,都活不過40歲,魔道造孽深重,天理難容。這使得修煉氣功的人不是很多,而修煉者又大多是佛道兩界的修行之人。」

老人說道這里,停頓了一下,步凡第一次聽到這些,有些目瞪口呆的感覺。

「等到了蒸氣機時代,洋人開著軍艦轟開我國門的時候,我們發現那冷兵器和血肉之軀根本不是槍炮的對手。這讓使用冷兵器的新武學也開始走向沒落了。而氣功更是因為年代久遠,門戶之見和其他一些原因,就此失傳了。」

步凡不禁「啊」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