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京城風波惡 第五十四章 殿試(上)(今天近萬字章節更新完畢,哭求月票)(2 / 2)

奪明 梧桐疏影 1595 字 2022-09-13

楊瀾知道他們在想什么,他已經從那道門進出過許多次了,他並沒有覺得從那里進出有什么好的,人不會因此而變成超人,還不過是普通的人,一樣吃飯,一樣上茅廁拉屎。

神聖?

榮耀?

狗屁而已!

穿過午門,透過皇極門,便能看見巍巍的三大殿。

皇極殿(今太和殿)巍峨地聳立在眾人面前,殿試便是在那里舉行,也是皇上召開朝會的地方,如今,朝會這東西已經名存實亡了,皇極殿唯一的功用便是三年一次地殿試了。

萬歷皇帝已經好多年沒有上朝理事,會見文武大臣了,這次殿試,他會親自出面出題做考嗎?

楊瀾眯著眼睛,眺望著皇極殿。

殿試和院試,鄉試,會試不同,不再主考八股文,而是進行策問,策問皆與當時地時事政務有關。皇帝命題稱制策,會試中式舉人答卷稱對策,也稱廷對。

策問理論上表面上是皇帝命題,實際上多是由廷臣起草,經皇帝確認使用。

問題是以經史和時政為論題,一般有三層內容。

第一層是選經義中有關治國方略的某一基本論題,讓對策者從經旨上闡述;第二層是讓對策者圍繞第一層中心論題,聯系歷代及本朝地相關治國實踐展開論述、分析;第三層是提出當今治國中存在的與主論相關的實際問題,讓考生們講自己的見解與主張。

策問主要是測試考生對經義的理解、掌握。又測試他們與經義密切相關的歷史知識,而讓考生們講對時政地看法,並提出有益的建策。

策問題型為三段式,就題而論,給對策者發揮的空間還是很大的,但就事而論,對策卷既不能離經叛道。士子們也不敢對當朝政治隨意指責,故而。一般的對策大多四平八穩,基本上不會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意見,講經義簡而切要,講歷史實踐則多歌功頌德之辭,講建議卻比較委婉。

當然,也有人膽大妄為。在廷對時直抒己見,言詞犀利。

有的自然是為人耿直,不通世事,以聖人之言為自己為人處世地標准,一腔熱血。以昭日月,這樣的狂生下場大多不好,一般都只能落得末等,之後入了官場,也會被諸位大臣給小鞋穿,從此,再無機會升遷,只能為一小吏也!

但是,也有些人這樣做是為了冒險一搏。揣測上意。

萬歷十四年殿試,舒弘志時年十九,策奇麗甚,而語多譏刺時政,說言官勢大強悍,大臣們惜身而不敢勇於任事,讀卷時,內閣大臣申時行沒有將其列入前三名,而萬歷帝卻從進呈最末卷中將其拔出。取為第三。

同樣也是這一年。顧允成地對策如下。

陛下以鄭妃勤於奉侍,冊為皇貴妃。廷臣不勝私憂過計,請立東宮,進封王恭妃,非報罷則峻逐。或不幸貴妃弄威福,,戚屬左右竊而張之,內外害可勝言?頃張居正罔上行私,陛下以為不足信,而付之二三匪人。恐居正之專,尚與陛下二。此屬之專,遂與陛下一。二則易間,一難圖也。

此策將矛頭直指內廷最敏感的問題,當時的內閣大臣驚恐不已,將其名置於末等。

所以,會試中式的名次其實不算什么,殿試才是決定一個人是就此飛黃騰達,還是沉淪至底的分界線。

殿試由內閣主持,皇帝親策,朝廷重臣任考官。

考官有讀卷官、授卷官、收卷官等名色。讀卷官審閱和品評對策卷,責任至重,一般是由內閣大學士擔任。收卷官、受卷官等相當於現代的考務人員,按例由翰林院、科道、中書舍人等充任。

今科殿試地主持正是內閣首輔方從哲大人。

楊瀾等人魚貫進入皇極殿後,殿內已經擺好了幾案,每個幾案前拜訪著一個低矮的錦凳,考生們就坐在錦凳上,於幾案上書寫。

每個幾案上都寫著考生的名字,考生們在監考官的引領下,按照順序來到自己的幾案前坐下,雖然數百人同聚一堂,大家都小心謹慎,唯恐提高了聲音,害怕驚擾了大殿地寂靜和肅穆。

方從哲站在大殿一角,手拂長須,瞧著眾考生尚還規矩,他滿意的點了點頭。

待眾考生皆安定下來之後,方從哲從角落行了出來,來到眾考生前方,照例,他需得說些什么,比如,講講考場規矩之類的,隨後,還要派人去將皇帝請出來,由他親自向眾考生發話,如此,才會發試卷給考生,讓他們應答。

方從哲板著一張焦黃的臉,他輕咳了一聲,然後開口說話了,聲音在大殿寬廣的空間內回盪,有些瓮聲瓮氣。

又是三千五百的章節,梧桐一向厚道,兄弟們,是不是該表示一下,接下來,楊瀾是高中一甲,身為狀元,榜眼,探花;還是考中二甲,賜進士出身;又或是淪為末等,賜同進士出身,這就要看兄弟月票推支持的程度了!梧桐攜楊瀾拜謝各位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