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百騎卷平崗 第二章 針對楊瀾的暗箭(1 / 2)

奪明 梧桐疏影 2596 字 2022-09-13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奪明最新章節!

楊瀾一行前往范縣最佳的旅程乃是從京師往天津衛,然後沿著運河南下,到達東昌府的首府聊城,在聊城換了公文,印信之後,再繼續沿運河南下,到達張秋鎮之後,再乘船沿廣濟渠西行,前往范縣。

在大明朝,要想從某地趕到某地,沿水路是最快的,輕松加快捷,比陸路快多了,也舒適得多,畢竟,要走陸路,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步行,步行的速度自然慢了許多,人也辛苦不少,除了步行之外,便是乘坐馬車,大明朝的馬車都是兩個輪子,這輪子沒有彈簧之類的,自然沒有什么減震設備,再加上國庫空虛,官道年久失修,一路上,坑坑窪窪無數,在這樣的路上乘坐這樣的馬車,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為了舒適,或是為了快速趕到范縣,楊瀾都應該選擇走水路,然而,他偏偏沒有這樣做。

一開始,他是沿著官道南下,到達保定,在繼續南下,到了滄州之後,這才放棄了馬車,踏上了一艘客船,這才開始沿運河南下。

這一路上,楊瀾到沒有什么,就算路途再是顛簸,他仍然談笑風生,薇薇,張落,楊凌卻吃了不少的苦頭,他們可沒有楊瀾這樣好的忍耐和控制力,不過,在楊瀾說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等等陳詞濫調之後,他們也只好悶著頭忍受著路途的顛簸和艱辛了。

到了滄州,上了客船之後,三人長長地松了一口氣。

坐船走水路,比乘馬車趕路,從舒適的角度來說,根本就沒有什么可比性,運河風浪又不大,所以,也不愁會有暈船的問題,就算是楊瀾。上了船,走上水路之後,他也不想再去乘馬車走陸路了。

楊瀾為什么會選擇那條艱辛的道路呢?

其實並沒有什么特別的理由,所謂查探民情,看看大明朝地方上的具體情況,這只是順帶的事情。其實一開始,楊瀾之所以決定先走一段陸路,是為了滿足他的旅行癖。

在後世,作為殺手的他自然也是走南闖北,國內國外,天下各地,很多大城市都留有他地腳印,然而,每到一地。除了觀察地形之外,他都窩在臨時借住的房子里,所謂臨時借助。是找一間暫時沒有人的空房子住進去,他很少住酒店,住酒店很容易暴露身份,雖然,他擅長化妝易容,手中的那些護照也真得不能再真了,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很多殺手都是因為露出了一些蛛絲馬跡,這才被人抓住。

住在空房子中就沒有這樣的顧慮,就算刺殺事件發生了,那些警察也不可能一間屋子一間屋子的搜捕,所以,這樣做非常安全。不過,為了盡量減少出錯地機會,一般情況下,楊瀾都會窩在那屋子里。哪兒也不去。

所以。他雖然到過不少地城市。然而。對那些城市他留下地最深刻地印象便是一間普通地民居而已。

骨子里。楊瀾是一個喜歡冒險和四處旅行地人。這也是他在年幼地時候便離家出走。混入那個馬戲團地原因。也因此成為了一名殺手。

到了這個時代之後。他仍然喜歡旅行。

這里地天空是那么地蔚藍。出城之後。便是一片綠色。很少有光禿禿地山坡和原野。跟後世完全不同。到了後世。除了極少數深山老林之外。你在任何地方。都會瞧見人類。

楊瀾喜歡這個世界。

雖然。這個世界沒有電腦。沒有電視。連抽水馬桶都沒有。但是。對物質享受地欲望極少地他來說。這些都並不重要。

這個世界遠比後世要安靜,僅僅是這點,楊瀾便分外喜歡。

張落,薇薇,楊凌三人自然不知道,就是因為楊瀾想看一看北方沿途官道的風景,便讓他們吃了這么大的苦頭。

幸好,楊瀾還想看看運河兩岸的風景,這才讓他們脫離了苦海。

運河內,南下北上的船只很多,時常便有掛著白帆的船只和客船交錯而過,這些船只中,有運糧的漕船,有載人的客船,也有打魚的烏篷小船……種類繁多,來來往往,甚是熱鬧。

兩岸地風景一片翠綠,河堤兩旁載滿了樹木,郁郁蒼蒼,間或可以瞧見一些田地,因為在運河兩岸的原因,所以就算干旱,田地也不會缺水,故而,這里的庄稼長得極好,和官道兩旁荒蕪的那些田地一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白天行船的時候,太陽光照射在水面上,波浪微微搖晃,漾起了層層金光,如絲如線,在水面上晃動不休,偶爾,有一條魚兒躍出水面,跳躍在金光之中,魚鱗反射著金光,晃眼得緊。

到了夜晚,在港灣或是碼頭泊船之後,四下里,細細的水波相擁的聲音,以及草叢中夏蟲歡快的鳴聲,反倒是夜色顯得更為安靜。

月兒懸掛在空中,當雲兒擋住它的時候,水面上便一片黑暗,唯有港灣附近地漁火閃耀,顯得分外凄清,當月兒從雲層後探出頭後,水面上便漾起了一層銀輝。

這運河兩岸的景致如此之美,讓楊瀾更是深有感觸。

有一天,戰火必定會摧毀這片寧靜,有一天,鮮血必定會染紅這條河流,有一天,屍體甚至會讓這河水斷流……

如果可能的話,楊瀾希望能夠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雖然,他明白,只要有人類存在,這殺戮便不可避免,但是,雖然看透了人類的本質,他仍然無法選擇放棄,仍然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船行的速度果然很快,沒有幾日,客船便從滄州放到了聊城。

到了聊城之後,楊瀾前往驛站安身,然而,因為聊城位於運河之上。乃是交通要沖之地,南來北往的許多官員都要在聊城打尖,因此,整個驛站人滿為患。

楊瀾,只是一個小小的七品芝麻官,雖然是今科狀元。然而,他在士林中的名聲卻不好,嗯,讓我們用一句話來形容吧,那就是臭名昭著!

東林黨掌握了士林地話語權,在他們地鼓噪和宣揚下,就連江南的士子們都曉得楊瀾是個利欲熏心地小人,以商賈之道治國,為了拍皇上地馬屁。竟然贊成征收礦稅,鼓動皇帝與民爭利,乃是個十足十的小人。

有江南士子竟然鼓動所有的讀書人。一起向萬歷帝上疏,希望皇帝剝奪楊瀾狀元的稱號。

聊城位於南北交通要道,士林的風聲穿得很快,楊瀾的形象也就顯得有些那個了,說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也許有點過分,至少,同樣為官地那些家伙是不恥與他交流的,如果,他是作為翰林院編撰離京。或許,還是有人會和他迎來送往,交流一下感情,談談人生,談談理想,可惜,他是作為一個七品芝麻官離的京城,這個,眾人自然要敬而遠之了。

實話。聊城的驛館雖然人滿為患,但是,騰出兩間屋子來安排楊瀾等人卻也不困難,畢竟,楊瀾一行只有四人,也沒有幾件行李。

但是,某個同樣離京南下前往南直隸為官的大佬發話了,他讓管家告訴驛館的負責任,讓他不許楊瀾入住驛館。管家說。老大人有潔癖,不和銅臭之人同居一地。所謂銅臭之人,便是指的楊瀾。

對方是正二品的大員,南京六部的某個尚書,楊瀾只是七品芝麻官,其間,該如何選擇,其實並不困難。

所以,楊瀾沒能住入驛館。

楊瀾並沒有發怒,也沒有軟語相求,他只是微笑著點點頭,然後便帶著薇薇等人離開了。

他行囊中帶有不少銀錢,不住驛館,住客棧便是了。

楊瀾非常清楚,要想創建一個新地天地,必定要將舊的東西全部摧毀,不然,就算他得到未來的天啟帝朱由校地信任,在三十多歲便入閣當首輔大臣,在那些文官集團的制約之下,他還是無法變革這個社會。

體制的力量非常強大,你要在體制內反對體制,就算強悍如張居正,也無法做到,張居正的變革是不徹底的,當他死去之後,立刻遭受反攻打算,最終,一切又恢復到了老一套。

以官僚地主為根基的文官集團就像吸血蟲一般牢牢地趴在大明朝這個肉團的身上,緩慢而堅決地吸著它的血,最終讓它失血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