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痛下殺手(2 / 2)

大隋帝國風雲 猛子 2589 字 2022-09-13

西北人出手了,迅速控制了巡察使團的船隊,並在堤岸上設下警戒線,把巡察使團和河北官員、豪望完全隔離。

伽藍根本不理睬游元和崔遜,大步離開了船艙,上了堤岸,負手立於橋頭。

傅端毅、薛德音和西行匆忙而來,急切詢問事由。

「河北叛賊殺來了?」

伽藍冷笑,「有人設下圈套,要借刀殺人。好,待某斷了他的刀,看他還怎么殺人。」

三人一聽就知道出事了,不是叛賊殺來了,而是有人要借叛賊這把刀誅殺龍衛統。難道是游元?難道他已經發現崔遜要借助伽藍這個「中間人」與裴氏聯手?抑或,游元與河北一些郡望豪強未能在河北整體利益訴求上達成一致,結果反目成仇,那些地方上的郡望豪強們迫不得已之下,毅然借助叛軍之手來脅迫游元?

雖然大家早有心理准備,知道西北人和河北人之間的廝殺遲早要來臨,但剛剛深入河北腹地,剛剛抵達白溝,河北人就揮刀相向,還是讓西北人大為不安,暗自驚凜。

皇帝從西北軍里召來伽藍和一群西北悍卒,擺明了就是拿來做「刀」用的,是拿來沖鋒陷陣攻擊對手的。這一點西北人心知肚明,河北人也知道,但伽藍也罷,游元和崔遜也罷,都不想拔刀相向,都想把矛頭對准黎陽的楊玄感,以維持目前的共處局面。

然而,伽藍的使命太大,他要保障永濟渠的暢通,要保證遠征軍的糧草,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保證黎陽的安全,就必須阻止楊玄感的叛亂或者以最快速度平叛,但要實現這一目標,除了依靠裴氏和崔氏的結盟從東都獲得幫助外,更重要的是要獲得河北人的支持。而要獲得河北人的支持,靠游元這些世家權貴遠遠不夠,像游元這樣的世家權貴是以整個河北利益為重,必要時為了確保自身的利益,他們會毫不猶豫地犧牲河北地方上的郡望豪強的利益。

河北地方上的郡望豪強比如平原郡的望族豪強,他們在帝國貴族階層中的底層位置和實力決定了他們在和平時期只能追求自身利益,兼顧一些地域利益,但一旦這些利益遭到大世家大權貴的吞噬之後,他們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必然會訴諸非常手段,以奪回本屬於自己的利益,一旦非常手段演變為最激烈的暴力手段,比如舉兵叛亂,那么他們也沒有退路了,不成功則成仁,必然要向大世家大權貴要求更多。如果雙方妥協,則你好我好,一旦妥協不了,那就只有魚死網破了。

游元南下巡察,名義上是督運糧草,實際上就是代表大世家大權貴與河北地方上的郡望豪強談判來了。假若雙方都能兼顧到河北權貴甚至山東權貴的整體利益,那么游元必能操控局勢發展,繼而實現自己的目標。

他的目標並沒有因為伽藍透漏了楊玄感可能要造反的機密而改變。楊玄感是不是真的要造反?他不敢確定,但既然伽藍告訴他了,那有一點可以肯定,楊玄感不造反也得造反,既然如此,那么二次東征假如失敗,他就可以把責任推給楊玄感,但前提是,他必須最大程度地打擊河北叛軍,以保證水道暢通,這樣楊玄感叛亂後水道即便不暢通了,那也是楊玄感造成的,與河北人無關,與他更無瓜葛了。

從他的利益出發,他還是要打河北叛軍,事實上也就是在與河北地方郡望豪強的談判中,他是強勢,而地方郡望豪強是弱勢,妥協的是對方,最後利益受損的甚至做了犧牲品的還是對方。

那天在長蘆城,元務本拿話試探伽藍,「側擊」游元和崔遜,結果這兩位始終保持沉默。其實這可以解讀為,如果伽藍和河北人發生了正面沖突,雙方打起來了,這兩位所代表的大世家大權貴是支持伽藍的。

結果巡察使團到了白橋,馬上就遭遇到了危機,而危機的制造者就是渤海和平原郡的地方郡望和豪強,實際上就是要逼著游元和崔遜馬上妥協,馬上改變立場,而做為妥協的犧牲品就是龍衛統,就是西北人。

伽藍在聽到危機之後,迅速做出了推斷,毅然決定反客為主,先行控制巡察使團,堅決斷絕游元和河北人之間的聯系,讓游元失去妥協和讓步的可能。等到戰斗打響,西北人開始殺戮河北人,雙方結下冤仇,游元也就被迫站在了西北人一邊,想妥協都絕無可能了。

自己的命運自己控制,而若想在河北生存,首先就要掌握形勢發展的主動權,絕不能像浮萍一樣陷入滔滔洪流,否則滅頂之災就在眼前。

伽藍把這些想法簡要一說,傅端毅和西行當然支持,薛德音也沒有提出反對意見,雖然他覺得伽藍把在西土的強悍跋扈的作風帶到河北來非常不妥,但他急切間也尋不到更好對策。

西土是個蠻荒之地,蠻荒之地只尊崇實力,唯「實力」論尊卑,有實力就有權力和財富,而實力的獲取則完全靠「拳頭」。中土不一樣,中土是個文明之地,今日中土尊崇的是門閥士族,唯「郡望堂號」論尊卑,有郡望就有權力和財富,而郡望的獲取則依靠千百余年來家族歷史和文化的代代傳承。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這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里有著迥然相異的生存法則。現在伽藍把西土的「生存法則」運用到中土,是不是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答案是否定的,看看過去三百多年的歷史,一代代的北方諸虜縱馬而下,飲馬黃河,最終一個個飲恨而亡,滅國滅族滅種者連綿不絕,最後統一中土的還是中土人,還是漢人,而致勝的法則正是中土的生存法則。

事急從權,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或許目前也唯有如此才能逃過一劫。

河北人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紛紛要求拜見游元和崔遜,但遭到了禁兵的拒絕。

出了這么大的事,游元和崔遜不可能避而不見,不可能不向他們解釋一下原因。事出反常即為妖,唯一的可能就是西北人察覺到了什么危險或者發生了什么誤會,一怒之下便借助武力控制了巡察使團。

平原郡的三個縣令和一些地方豪望即刻要求拜見伽藍。

伽藍拒絕。此刻河北人終於意識到皇帝為何要派遣一支完全由西北人組成的禁軍南下了。這些西北人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不僅僅會嚴重缺乏安全感,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更因為彼此言語不通,利益不同,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族群,不論山東哪一方勢力用何種手段都無法收買或者賄賂這支軍隊。這才是一支絕對忠誠於皇帝,而皇帝也對其十分信任的鋒利無比的「刀」,斬金斷玉,削鐵如泥,無往而不利。

河北人憤怒了,一幫西北野蠻人以為穿上一件禁兵的衣服就「高人一等」了?於是就有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正好又是月黑風高夜,突然就發射冷箭了。

西北人都是久經戰陣的悍將,尤其那些沙盜馬賊出身的西北虜人,更是晝伏夜出,擅長在月黑風高夜殺人越貨,一個個比狐狸還狡猾,比惡狼還凶狠。你暗算他,豈不是自尋死路?

河北人的冷箭一出,西北人的戰馬就動了。凌輝、大巫各帶著一隊游騎巡戈在人群之外,高度防備,突然看到有人射冷箭,當即火冒三丈,縱馬狂奔,也不管是不是撞到人,呼嘯而進,長刀馬槊摟頭就剁,霎時間人頭翻滾,慘叫聲沖天而起。

河北人沒想到西北人如此凶殘,揮刀就砍,痛下殺手,當即嚇得狼奔豕突,四散而逃。

伽藍傳令,凡逼近禁兵三十步以內者,斬

西北人殺人了,毫不猶豫地痛下殺手,導致形勢急轉直下,一發不可收拾。

游元怎么辦?崔遜怎么辦?是向伽藍低頭,還是借此機會聯合河北人殺了伽藍?

貴族的地位身份不允許游元和崔遜低頭,而形勢也更不允許兩人「借刀」殺了伽藍。游元和崔遜進退失據之下,一籌莫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