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各取其利(1 / 2)

大隋帝國風雲 猛子 2635 字 2022-09-13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大隋帝國風雲最新章節!

第一百三十章各取其利-

安德城外,禁軍龍衛統軍營戒備森嚴。

蘇氏父子的捧日團和元務本的東光鄉團分別扎營於左右,追隨游元而來的其他各地鄉團自成一營,緊鄰龍衛統而駐。[bsp;城外,謾山遍野,到處都是衣衫襤褸飢腸轆轆的人群。你說他們是叛賊估計沒人相信,但你說他們是難民,那絕對正確,而且還是頻臨死亡急待賑濟的飢餓之民。

仗是打贏了,西北人創造了奇跡,但沒人高興,更沒人為此歡呼雀躍,因為戰斗結束後,除了少得可憐的戰利品和兩千多顆人頭外,就是謾山遍野的「俘虜「。沒有人去計算「俘虜「的數量,獲勝者現在苦不堪言,面對這些處在死亡線上的「俘虜「他們必須做出選擇,是開倉放糧救濟他們,還是任由他們餓死在荒野上。

若要開倉放糧,必須開官倉,因為要救濟的人太多了,數不勝數,估計最少在十萬人以上,賑濟量太過龐大,必須奏報朝廷,由皇帝下旨開倉放糧,否則地方官員承擔的罪責太大。如今皇帝在遼東戰場,時間上來不及,如果地方官員拒絕開倉放糧,那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俘虜「餓死。

「俘虜「在官方的奏章上可以是難民,也可以是叛賊,這給了地方官員回旋余地,但問題是,你說他們是難民,你的治下出現了十幾萬難民,你這個官是怎么做的?同樣,你說有十幾萬俘虜,那就意味著有十幾萬叛賊,那你這個官做的就更失敗了,所以回旋余地是有了,但對地方官員卻統統不利。如此一來,地方官員只有置之不理,任由他們餓死,繼而逼迫這些人不得不馬上逃回豆子崗求生。總而言之一句話,只要把這些人驅趕出自己的視線那就萬事大吉。

然而豆子崗義軍戰敗了,僅有的一點糧食又給官軍繳獲了,那么這此人即便逃回去也沒有食物,義軍總不至於把自己僅存的那點口糧拿出來救濟老弱婦孺吧?那大家豈不一起死了?

既然逃回豆子崗也是死,倒不如留在平原郡首府安德城外,留在平原郡最大的官倉之外,好歹還有一絲生存的希望,凍許就能堅持到皇帝下旨放糧,或許就能看到平原太守大發善心冒死開倉了。

平原太守是關隴人,這次給「內間「出賣了被叛賊包圍在大柳集,差點掉了腦袋身首異處,對河北人切齒痛恨,不管是郡縣揍史還是叛賊,只有是河北人,都被他恨上了。開倉放糧?做夢去吧。他的理由很充足,我開倉放糧了,到底救活了誰?那些人本是賊,吃飽了,更有力氣造反難不成還會對我感激涕零,然後改惡向善回家種地去?治書侍御史游元和監察御史崔遜都是河北人,假如我擅自開倉放糧,他們馬上就會彈劾我,置我於死地。就算他們願意與我一起承擔責任,我也不會答應。他們的承諾能相信?我寧願相信叛賊,也不願相信他們。

但拒絕開倉放糧,無數人死在城外,兩位御史又豈會放過他?

所以,矛盾激化了。游元和崔遜勃然大怒強逼平原太守必須開倉放糧,必須承擔責任。我們救了你的命,救了你的平原郡,救了你的仕途,於情於理,你都要賣幾分面子給我們,否則大家撕破臉對誰都沒有好處。

平原太守卻是堅決,就是不答應,以等待皇帝聖旨為理由,極力拖延。其實大家心里都清楚根本就不會等到開倉放糧的聖旨?游元和崔遜心知肚明,他們不敢在奏章中稟奏實情地方官員就更不敢了。雖然大家都在報捷,都在請功,但都在竭力掩蓋事實真相,由此給皇帝和中樞的印象就是,河北的確有叛賊,不過不成氣候,河北還是很穩定,完全可以保證永濟渠的暢通。這種情況下,皇帝怎會下旨開倉放糧?不下旨加大征發糧食和力役就算格外「開恩「了。

人肯定是要救的,關隴權貴可以不顧河北人的死活,但河北權貴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為此,在游元和崔遜向地方官員施壓的同時,蘇氏父子和一幫地方豪強也向伽藍施壓。

伽藍完全沒有預料這一狀況,當他和禁軍龍衛被安德城拒之門外,當他看到謾山遍野的難民頻臨死亡,當他得知地方官員堅決拒絕開倉放糧後,他才意識到自己掉進了一個更大的陷阱。此時此刻,他不能不惡意地去揣測游元和崔遜為了實現他們的目的,蓄意欺騙和利用了龍衛統,一門心思要置西北人於死地。

攻擊河北義軍是陷阱嗎?不是,目前看來,攻擊河北義軍不過是引誘自己掉進陷阱的誘餌而已。

這一局,自己終究還是輸了,不論如何掙扎,甚至自以為搶到了主動權,但到了這一刻,終於看到了結果,自己就是游元和崔遜手上的一把刀,而主動權也始終被他們所控制。自己打贏了這一仗,卻輸掉了全部。

伽藍封鎖了營察,封鎖了消息,讓西北人暫時「龜縮「於陷阱之中,獨自一人品嘗養「失敗「的痛苦,尋找「突圍「之策。

西北人並沒有沉浸在勝利之中。做為蠻荒之地的人,對飢餓和死亡的理解非常深刻,當他們看到謾山遍野的難民,也就知道自己所取得的勝利沒有任何意義。現在,這么多難民失去了庇護之所,失去了維持生存的口糧,如果他們都死了,就死在安德城外,就死在龍衛統的軍營之外,那么,憤怒的河北人會群起而攻之,會把他們活活撕成碎片。

西北人突然之間成了眾矢之的,成了河北人的公敵。

西北人不能死在這里,乘著形勢還沒有惡化,乘著暴風雨還沒有來臨,趕快離開,挾持著巡察使團急速趕赴黎陽,徹底擺脫危局。

西行、江成之、布衣、盧龍等人紛紛進言,催逼伽藍趕快離開平原。

傅端毅、薛德音搖擺不定,面對撲面而至的危機,當然以「逃離「為上策,但「逃離「了此地」並沒有「逃離「危機。危機是十幾萬難民的死活」一旦他們死了,餓死了,河北地方官員肯定會把責任推給西北人,西北人除非逃離中土,逃離帝國,否則必死無疑。

河北鄉團似乎料到西北人可能要「逃「之天天,於是在禁軍四周扎營,把龍衛統圍在了中間。

~蘇琶、蘇定方父子一次次找到伽藍,一次次催逼伽藍,以武力脅迫地方官員開倉放糧。這實際上就是逼迫西北人去開倉放糧。

伽藍怒火中燒」但他沒辦法,他被河北人算計了,掉進了陷阱,不但逃不出來,還成了河北人的「盤中餐「。

河北義軍為什么要打平原郡?要劫掠永濟渠?歸根結底一句話,要糧食。

義軍壯勇不多,多的是老弱婦孺,這么多人光吃飯,不耕種,其結果可想而知。為什么不去耕種?根本沒有條件」一是各路義軍之間不但互相搶糧食,還搶人口」擄掠的人口越多,壯勇就越多,實力就越強:其次官府和地方上的世家豪望為了防止義軍實力強大後危害到他們的生存,也是竭盡所能地遇制他們壯大,所以局勢非常混亂,生存成為一種奢望。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對於貧賤看來說,死路一條。

形勢發展到這一步」只要官府開倉放糧,救活了難民,實際上也就救活了義軍。這些難民吃飽了,度過了難關,就算回家種地,很快也會被義軍席卷而走,但如此一來」義軍暫時就不會劫掠永濟渠,而游元和崔遜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永濟渠肯定要被切斷,但關鍵是時機。現在游元和崔遜成功地爭取到了時間,當然」前提是西北人必須幫助他們開倉放糧。

西北人是關隴勢力,伽藍的背後也是關隴權貴」而控制平原郡的主要地方官員也是關隴人,讓關隴人自相殘殺,河北人則從中渣翁得利,多么完美的一件事。

伽藍如何選擇?

游元和崔遜在看,地方官員在看,河北世家豪望在看,河北義軍在看,河北難民更是「翹首以待「。

伽藍別無選擇,只有用武力手段強行開倉放糧,由自己來承擔所有罪責,而其背後的裴世矩和薛世雄是否會因為「用人不察「而受到連累,已經不在他的考慮之列,他也顧及不到了,他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河北難民餓死,更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西北兄弟和自己一起死在異土他鄉。再說,特殊情況下以武力強行開倉放糧是有先例的,那就是齊郡的張須陀。去年底張須陀曾不顧太守的反對,強行開倉放糧,而皇帝並沒有懲罰他,反而予以褒獎。有這樣的先例,伽藍決心賭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