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三章 越王楊侗(1 / 2)

大隋帝國風雲 猛子 1767 字 2022-09-13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大隋帝國風雲最新章節!

第兩百零三章 越王楊侗

------------

第兩百零三章越王楊侗

越王楊侗開口求助,一個九歲少年給予了伽藍充分信任,這種信任或許源自他對無邊佛法的膜拜,或許源自他對師父明概上座的尊敬,或許源自他對英雄的崇拜,也或許是源自其背後貴族集團的暗示,然而,伽藍無心考量了,能否守住東都,關鍵就在這個少年,為此,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讓這個少年摧毀這場風暴,建下顯赫功勛,繼而贏得無上威權,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在帝國危難時刻,這個少年能力挽狂瀾,一舉逆轉中土的命運。

伽藍在黃昏中尋找理想,楊侗在夕陽下孤獨前行。兩人一前一後,走下清涼台,漫步於林間曲徑之上。

忽爾,遠處走來一位發須灰白的紫袍老者,步伐穩健,儀容儼雅,氣度卓然。

楊侗停下腳步,執弟子禮,以「師傅」呼之。

伽藍便知道這位老者是楊侗的老師,越王府長史崔賾,遂恭敬施禮,「驍果龍衛敦煌,拜見先生。」

崔賾先是驚詫。清涼台是白馬寺最深之處,毗盧閣更是佛典秘藏重地,就連王府屬吏和親衛都駐足於外,更不要說其他人了,哪料越王身邊竟然出現了一位陌生的禁軍軍官,這是怎么回事?此人從何而來?這時耳畔便傳來伽藍的聲音,崔賾頓時解惑,臉上悄然浮出一絲和藹笑容。原來是他,也唯有此子,才能在明概上座的引介下,悄無聲息地出現在越王身邊。

崔賾徐徐走到伽藍身邊,虛手以扶,「尊師安好?」

「有勞先生掛念。」伽藍再拜,「師傅目下在溫城,一切安好。」

崔賾乃山東名儒,以經文學著稱於世,與洛陽元善、河東柳抃、太原王劭、吳興姚察、琅邪諸葛潁、信都劉焯、河間劉炫等天下大儒皆為好友,時常相聚,清談竟日,傳為佳話。由崔賾此問,便可推斷出崔賾自崔遜處獲知相關機密後,十分關注伽藍的舉動,而主動問及劉炫,顯然有拉近雙方距離的示好之意,也就是說,在楊玄感叛亂成為事實之後,崔氏對他的態度有了根本性轉變,至於是何種轉變,目前無從估猜。

伽藍的回答中規中矩,但主動提及溫城,顯然是一種積極的暗示。

「溫城如何?」崔賾不動聲色地繼續問道。

這一問非常含糊,可以理解為試探伽藍是否回歸了太史堂,抑或是打探河內局勢,又或是詢問司馬氏在這場風暴中可能采取的立場。

「軍情緊急,未曾停留。」伽藍恭敬回道,「不過師傅傳某口訊,溫城將竭盡全力襄助殿下拱衛東都。」

伽藍回應了崔賾的示好,給予崔賾正面答復。他沒有回歸太史堂,但溫城司馬氏堅決站在皇帝一邊,並公開支持越王楊侗。這一立場的確出自溫城,司馬同憲親口承諾,但表明立場是一回事,是否付諸行動則是另外一回事。伽藍不知道司馬氏會不會付諸行動,所以借劉炫之口表述司馬氏的立場,以留下回旋之地。

崔賾笑容更盛。這是個好消息,只要司馬氏不支持楊玄感,東都就不會陷入南北夾擊之危,局勢就不至於惡劣到極致。

「今晨,某在北邙山凈域寺拜見了裴大監。」

伽藍不待崔賾繼續詢問,便把渡河南來和邙山相遇裴弘策一事詳細告知,並拿出了裴弘策的符信。

崔賾正在為此事憂心如焚,昨日裴弘策兩戰兩敗,凌晨之後便失去了聯系,而今日達奚善意全軍覆沒於漢王寺,更預示著裴弘策可能遭遇厄難,誰知伽藍竟帶來了好消息,裴弘策撤到了北邙山,手上還有兩千精兵。假如裴弘策能得到河內的軍需支持,與東都形成呼應之勢,那么堅守東都還是有一線希望。

毋庸置疑,伽藍疾馳東都的使命就是輔佐越王拱衛東都,而且,從其南下河北的一系列舉動來看,其必受命於皇帝,那么,皇帝有何策略堅守東都?

崔賾無從估猜,也沒有必要問,很多時候,形式不由人,再好的謀算也是紙上談兵,能否實現預期目標,關鍵還在於執行者。伽藍就是執行者,所以,有必要重視伽藍,而對崔氏來說,伽藍早已發出了善意的告誡,崔遜更是不顧一切趕到了東都,試圖說服崔氏的幾位決策者盡早圖謀,但形勢變化太快,突然間楊玄感就舉旗叛亂了,崔氏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

崔氏在十分被動的情況下,認識到伽藍的「告誡」是何等重要,正是得益於這一「告誡」,讓崔氏對形勢做出了准確的判斷。這場風暴真正的發起者是皇帝,皇帝的目的是打擊整個貴族集團,不論是關隴人還是山東人,都是他的目標。山東人推波助瀾,試圖挑起關隴人的自相殘殺,某種意義上是「自欺欺人」,試問皇帝和關隴人難道都是睜眼瞎?崔氏身陷風暴,首當其沖,禍根之源便是皇統,而皇統卻像夢魘一般纏繞著他們,無從擺脫,所以生存下去的唯一辦法就是矢志不渝地忠誠皇帝,拿楊玄感的頭顱敬獻皇帝,否則掉腦袋的便是他們。

好在楊玄感叛亂之後,樊子蓋和裴弘策為爭奪軍權展開了「廝殺」,越王楊侗的支持隨即成為雙方勝負的關鍵。這時裴弘策主動向崔氏示好,畢竟大家都是朝堂上的保守派,利益一致,而樊子蓋則認為崔氏做為山東貴族集團的第一世家,理所當然伸以援手,畢竟這是一場關隴人和山東人的戰爭。結果樊子蓋錯誤地估計了形勢,崔氏「倒」向了裴弘策,樊子蓋措手不及,拱手讓出了兵權。